李青
摘 要: 美育不僅是能夠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更是對學生進行情操、心靈上的教育,在學生成長道路上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美育對人的影響過程是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能幫助人煥發精神,撫慰心靈。大學生處在塑造人格奠定道路的關鍵時期,需要著重提升文化自信、培育人文情懷。高校大力開展美育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本文主要對當前體育院校美育工作現狀進行研究,探索新時代體育院校美育工作提升路徑。
關 鍵 詞: 體育院校;美育;路徑研究
大學生作為中國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肩負著中國實現偉大復興夢想責任的一群人。對高校學生進行美育教育是提升學生審美趣味以及藝術素養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塑造美的人格,體現個人價值,實現人生理想。新時期背景下,美育教育被賦予了新的期待,那就是傳播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弘揚當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此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發展[1]。
據了解,2020年全國美育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課程建設進展迅速,課程資源日益豐富,美育受益群體不斷擴大,相關課程開課率也大幅提高。截至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已經建成1500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和106個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另一方面,學校美育評價機制也正在不斷地完善與進步,美育被列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并被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截止到目前,我國已有9個省份進行中考改革試點,分值為10-30。
作為體育類院校,學校有責任為祖國體育事業培養值得信賴的人才,也有責任開展工作以更好地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在這樣的要求下,體育院校在發展中應當尋找體育教育與美育教育二者之間和諧的融合點,積極培養價值觀、榮譽觀正確,能夠為我國體育事業做出貢獻的人才。
一、當前體育院校美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院校對美育教育工作重視不足
每個高校都有自己的發展重點,很容易忽視某些部分。體育院校歷來重視學生的體育技能與知識培養,各院校領導層沒有把美育工作放在學校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重要位置,公共藝術教師的待遇及相關政策還未得到具體落實。組織機構等仍停留在簡單設置層面,具體人員配置并不完善,各院校雖設有美育或藝術教育中心(部、教研室),但僅有極少數體育院校設有專職人員從事公共藝術教育工作,并不能充分發揮該機構在提升美育工作方面的作用。同時各職能部門對美育教育沒有足夠重視,未能與藝術教育部門密切配合,共同提升美育工作成效;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組織等開展的活動對與美育工作的提升效果不顯著。
(二)體育院校美育教育的載體不完善
美育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是藝術課程教學與課外藝術實踐活動,這是美育工作的核心部分[2]。然而當前各體育院校公共藝術課程體系設置不全面,大部分院校僅開設選修課,未開設必修課;藝術課形式單一,僅開一種或兩種類型的課程,且形式不規范。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學生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顯著等問題,藝術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也未能找到良好契合點,沒能進行有機結合。且現有公共藝術課程沒有固定教材,所用教材脫離高校實際,不符合高校學生需求。課外藝術實踐活動開展活動單一,較少舉行大型文化藝術活動。
(三)體育院校美育教育基礎薄弱
基礎建設方面,師資隊伍建設較弱,現有師資數量配置不夠,其次在體育院校中,缺乏專業、高職稱、高水平的公共藝術課程教師,外聘師資力量不足,無法滿足當前“開足開齊美育課程”的需求。由于美育工作并未放在學校建設的重點地位,對于其投入資源較少,美育條件不足,缺乏專項經費,相關圖書影像資料不齊全,教學設備不完整,藝術活動場所不固定、設備不完整。這一系列問題都成為阻礙美育工作提升的物質基礎。
(四)體育院校美育教育教學與科研成果不豐富
從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藝術審美素質、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考察,以上幾個問題共同導致體育院校美育教育教學成果并不顯著、成效不高。基于此,教師科研缺乏具體材料支撐,很難開展科研活動,科研成果不豐富。
二、體育院校美育提升路徑
(一)緊跟國家方向,完善頂層設計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美育教育提升,發布了多項政策以促進美育工作發展。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件對現階段美育工作提出相關指示,在教育體系方面提出要構建五育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在制度方面提出高校美育工作要有據可循、有規可依。文件的出臺為打造更高質量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切實提供了重要保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文件明確了未來高校美育改革發展目標,強調了三個堅持的工作原則——即堅持正確方向;堅持面向全體;堅持改革創新。此外,文件對課程和教材體系、教學改革、辦學條件、組織保障方面也作出了相關指示。
體育院校要在研讀政策的基礎上,堅持正確方向,研判自身發展趨勢,因地制宜制定學校政策,完善頂層設計,明確學校美育工作的方向、重點和標準,讓后續工作的開展有據可依。學校要重視黨委在全院美育工作中的中央領導作用,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美育管理機構,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工作協調、決策咨詢和評估;要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定期研究美育工作和相關學科專業發展。建立有關部門和院系負責制,建立學校領導負責制、部門分工負責制、主體協作負責制。
(二)加強硬件與軟件保障
目前為止,體育院校中美育相關課程教師多為音樂、舞蹈專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應嚴格貫徹落實國家、地方教委及學校制定的美育工作政策文件,加強美育教師的隊伍建設,明確學校師資不全面這一痛點,積極探索新途徑,采用“校內教師+外聘教師”相互補充配合的模式,或與其他高校進行合作、交流,發揮各自院校特長、各取所需等方法,合理解決這一突出問題。學校應盡快建立與美育課程及教師素質相符的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和評價機制,以更好地促進美育教師職稱晉升、專業發展、科研成果評定等方面。
均衡學校各方面資源,加強資金支持,以更好地開展美育工作。進行查漏補缺,補充美育課程所需物資、規劃相應固定場所,配齊配足各類設施。要不斷完善課程體系,科學定位課程目標,加強教材體系建設,廣泛開設美育課程,豐富藝術實踐
(三)結合自身特色,創造性地開展美育教育活動
要切實推進學校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相結合,由五育并舉到五育融合轉變。對于體育院校而言,應充分發揮特色,加強美育與教學、實踐、創新創業的融合。當下被學生需要的美育課程一定是融合了時代特點,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網絡化與智能數字化水平高的課程;可以抓時機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網絡教學課程打造出一批高質量的精品美育慕課。此外,可以將美育作為抓手,傳統文化與時代特征為重點,大力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例如天津體育學院積極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舉辦曲藝、書法、禮儀教育等講座,深受學生喜愛。近期也在積極探索中華傳統文化社團,力求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在這些活動中起到美育浸潤心靈的作用。
三、結語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答記者問時囑托青年學生打牢基本功:樹高千尺,營養還在根部,基礎打牢,將來可以觸類旁通,行行都可以精彩。當今社會要求青年學生全面發展,越來越注重綜合素質的考量,美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成為了衡量學生素質的標準之一。歸根到底,青年學生們要在自身引起重視,在教師和學校的大力引導和教育下,把美育提升放在和知識技能提高并重的位置。體育院校絕不能只抓體育技能提升,應該做到把體育美育相融合,讓美育教育成為體育院校思政教育、立德樹人的載體,以大愛之心育莘莘學子,以大美之藝塑棟梁之才,在健其體魄的同時注以美的教育,努力培養心美、形美、言美、行美的全面發展新青年,為國家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奠基。
參考文獻:
[1]齊晶.新媒體時代高校美育教學研究[J].記者搖籃,2021(03):46-47.
[2]龔曉雪.獨立學院美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0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