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寶積鎮賀家川小學 雷彩生
目前,農村小學教育在當代社會影響下呈現出學生較少的現象,此類現象給教師的教育模式帶來了挑戰的同時,也為教育改革帶來很大機遇,教師可針對農村小班額的現狀,深入開展學生的素質教育,積極培養學生個性、創新和實踐方面的能力,與大容量班級相比,小班額有很大的優越性,教師可有效實施因材施教。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農村子女隨父母進城就學等趨勢影響,農村小學近年來呈現出學生數量大幅度減少的現象,個別村鎮小學班級人數甚至低于10 人。針對此類現象,教師應改變現有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思考如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小班額的優勢,提高學在授課過程中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進而增加教育質量,保證農村小學教育的穩定發展。
相關數據指出,大容班級的師生感情紐帶相對脆弱,原因在于當前學生的個體差異較大,若班級內學生較多,無形中加大了教師管理整個班級的難度,相反小班額的教育模式會有效改善此類情況,因為受教人數的減少,學生的受教時間得到了有效改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與單一學生交往的頻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培養。另外大容班級的課堂座位比例有很大局限性,大部分學生由于班級人數較多只能坐在班級后排,大幅度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而班級人數較少時,教師可針對教室空間結構靈活安排學生座位,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實時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也可增加與每個學生的互動,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在“小班化”教學中,教師空間較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圍繞當堂課具體知識結構,對重難點知識設計實踐環節,創設自由討論、分組討論、或辯論會等活動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因此教師應在發揮教室空間優勢的同時,積極指導學生解決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并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由于學生較少,在實踐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時間發揮自身優勢,在開展激烈討論的同時,學生不僅表達出了自身的想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宇宙生命之謎》這一課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對宇宙的好奇心提問:“同學們,請大家發揮自己想象力,幻想一下我們可不可以去火星上居住,如果去火星居住的話需要什么樣的生活環境呢”學生通過積極回答問題使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課堂保持活躍的氛圍,學生在課堂中有話敢說,有疑能質,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教育的束縛,創新了新課改的教育模式。
在學科基礎教育中,教師常用的教學組織形式為小組學習,教師在設計小組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應該考慮小組人數,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能力及習慣等的不同,均衡分配,使每組學生的學習水平相差較小,如此在小組學習中,學習能力及習慣相對較差的學生可在能力較好學生的帶領下,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在分組學習中,實現“兵教兵”的學習模式,小組之間相互合作,使學生既幫助自己鞏固掌握知識,又幫助了其他同學。在小組學習結束后,教師可組織小測驗,實時掌握學生學習成果,并根據學習成果積極調整小組人員,保證每個小組可始終保持良性發展狀態,滿足現階段教學的發展目標。例如:在《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程的講解中,對學生進行分組,引導他們討論五位戰士的英雄氣概,總結體現戰士們英雄氣概的詞語,在學生完成討論后,教師可及時進行總結,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效果是影響他們整體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生的自主學習主要表現在課前預習、課中提問、課后鞏固等三個階段,首先,在學習新課之前,教師應及時安排小班額學生做好預習新課的作業,并讓學生借助教材以及相關工具書進行自學,對不懂的問題應及時標注,并通過新課涉及的知識查找相關書籍及媒體資料,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其次,在新課講解中,教師應在課堂中積極引導學生將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提出,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針對部分學生的難點問題進行深入且延伸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課程中的重難點。最后,在新課程學習結束后,教師應及時教育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技巧,讓學生在課下通過教師的指導進行記、算、說、寫,對所學的新知識進行鞏固的同時,也可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古詩三首》這一課程的學習中,教師可在課前布置閱讀作業:熟讀《浪淘沙》《江南春》《書湖陰先生壁》三首古詩。并在課堂中積極引導學生提問,在課后布置相關作業。教育學生背誦古詩的重點在于理解,需先理解古詩內容,可使背誦時間縮短很多。
教師在組織實踐活動之前,需要根據由淺至深的設計理念設計活動環節,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每個活動環節的目的及順序,避免學生的實踐活動無序雜亂。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積極參與每個活動環節,時刻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對學生的提問給出相應的對策,加以指導,防止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偏離教學目標或實踐活動中斷等。同時,教師應時刻控制活動秩序,關注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使學生在有序地實踐活動中自主學習,從而實現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例如在《迎接蠶寶寶》這一課程中,教師可設置小組環節,為每個小組設置一個觀察計劃,引導每組學生探討蠶卵的表現特征以及孵出蠶寶寶需要什么樣的氣候條件等,研究蠶的一生生長變化過程等,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中的知識。
綜上所述,小班額教學在教師教學過程中雖提高了教師的教學難度,但在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具有不容小覷的優勢。小班額教育策略不僅在農村可實現成熟運用,更值得在城鎮學校教育中推廣,故而在教師及廣大教育工作者,應及時認識到“小班化”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對該教育模式進行探究,使之在未來的教育事業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