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六壩鎮寄宿制小學 武碧云
英語閱讀是提高小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一個重心,小學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學習英語已經成為社會生活所必需的一項技能。因此,教師要清楚學生的英語詞匯、語法等閱讀基礎,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相應的教學策略制定,保證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在傳統教育模式之下,小學英語閱讀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只是灌輸式教學,教師的側重點在于教,對于知識的傳授沒有以學生為主體,而學生則對于英語閱讀只是看一遍、寫一遍、讀一遍和只注重對于筆記的記述,這就導致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毫無效率可言,英語閱讀能力參差不齊。這種現象導致了能力優秀的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能簡單理解并且可以概括知識點、找到簡單的語法知識;但其中能力較差的學生所遇到的問題難度較大,從而降低閱讀興趣,不利于自身閱讀能力的培養。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某些能力方面的重要時期,小學階段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偏向抽象化思維,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可以促使學生收獲更多的課內課外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豐富情感,同時也能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學生在日常鍛煉自主閱讀能力的時候,不但可以加深自身在閱讀過程中情感方面的體驗,還可以形成良好的語感,為學生之后的寫作提供了幫助。
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必須有深厚英語基礎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英語基礎知識的訓練,讓學生會背、理解單詞并掌握運用重點語法,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在單詞之間建立聯系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來有效地記憶單詞,對于重點的語法知識教師可以進行授課使學生充分地了解語法知識,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英語基礎知識運用能力。但是教材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教材內容也必須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不能使小學生產生厭煩、抵觸心理,要為小學生選擇簡單易懂、有趣、有深刻意義的閱讀文章、閱讀材料,讓學生享受閱讀英文文章,并且從中獲得相應的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
例如,關于閱讀中的重難點單詞、文章段落,教師可以在課前五分鐘、十分鐘讓學生背誦檢查,或者教師整理在一個月內學習的重難點知識進行一個月測,以便檢查學生在平常的學習。教師講解的關于英語閱讀的基本知識學生要做到熟記于心,在英語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詞匯、詞組或者復雜的句子時,學生要學會獨立自主地查字典,并且記住該詞匯、詞組的意思,同時整理到筆記本中以便以后的學習記憶。基礎知識是英語閱讀的重中之重,教師和學生必須重視起來。
一個好的習慣受益一生。小學生自己對于英語閱讀要有正確的科學方法,教師也要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轉化為主動積極的學習,體會到英文閱讀真正帶來的樂趣,并且享受這個氛圍。但是對小學生來說,僅有英語閱讀氛圍是不夠的,他們需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學校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獨自閱讀、大量閱讀;在家庭中,家長可以結合學校教學制定一個閱讀習慣養成計劃,父母姐妹兄弟一個家庭共同參與,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閱讀習慣,這樣的閱讀計劃同樣促進了家庭中的情感交流和家庭和諧。如果有條件的話,家長可以帶領學生去參加有關英語的展覽,增強學生的見識,讓學生能夠親身體會;學校還可以與其他外國的學校聯系,為學生組建筆友交流活動,讓學生了解其他國家的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并且了解他們學習什么或讀什么類別的書籍。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閱讀注意力集中度不高,思維具有跳躍性和發散性。為了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提升英語閱讀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增添一些新奇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融入游戲教學,保證小學英語閱讀的生動性和有趣性,在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的能力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各項思維,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教材Unit 2 Colours,學生學習顏色時,教師可以在操場或者課堂教室內進行游戲活動蘿卜蹲,教師把班內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一個同學選擇一個自己所喜歡的顏色、兩個組內同學的顏色不能相同,兩個組內的同學進行比賽蘿卜蹲,讓每個組內的同學用英文進行比賽,這樣學生在活動中就會了解關于顏色。利用歡快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起來,充分帶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單詞、詞匯,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質量。
讓學生擁有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再加上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才能使學生閱讀能力全方面發展。課文的篇幅如果較長,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學生的頭腦會處于混亂煩躁中,學生就會不再愿意閱讀了,會對閱讀產生厭煩心理。因此教師要教會學生快速瀏覽文章的方法,讓學生在快速瀏覽中簡單了解并進行概述總結,腦海中對于這篇文章條理分明。對于閱讀的效果而言,精讀文章是對問題做精準的準備,略讀才是日常應用的主體,對于一些簡單易懂、單一的文章可以用略讀的方法讓學生自行學習,提高閱讀自主性。
因為剛剛進入小學英語閱讀的學習階段,學生可能對長篇幅的閱讀文章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教師教學生的方法是有一定必要的,學生可以先從最基礎的備注開始,在文章中遇見不懂或不會讀的詞語,可以勾畫出來。在閱讀過程中,合理運用閱讀方法,對文章進行理解和分析,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有意義的,這樣閱讀文章有利于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重難點,大致理解文章的內容,為之后的深入閱讀和解決問題奠定基礎。
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三次閱讀的方法。第一次閱讀通讀文章內容,給文章自然段依次標上序號,確定每個段落的聯系,把具有聯系的關鍵點標明。第二次細讀文章,將重要的語句和認為可以積累下來的好詞好句勾畫出來并摘抄到筆記本中,這些可以運用到以后的閱讀寫作或口語表達中。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發現文章精彩部分的能力,簡單了解了文章的重難點并且培養了自主閱讀的能力。第三次閱讀,這是對文章內容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學生要明確閱讀目的,把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具體知識描述出來,可以用自己的熟悉的記法記下,以便自己再次看到時可以明白備注的意思。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教師要適應新的教學理念,在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的基礎上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案,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學校和家庭要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指導學生相關閱讀方法,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