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運河之星幼兒園 張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盡量為幼兒創設探索和學習的環境,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當代的幼兒教育一直在強調環境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環境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年齡與環境的影響成反比,也就是說年齡越小影響會越深刻。因此,怎樣為幼兒創造一個符合其身心發展需求的自然角環境,讓幼兒能在其中發揮最大的探索性,實現自然角的教育價值,最終達到探索活動與教學活動的整合,成為我們關注的問題。
筆者所在的教室在中間、前后都沒有空余的地方給幼兒種植,幼兒開始出謀劃策,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最后達成共識,將我們的種植區從窗戶上垂到窗臺上,就跟動畫片《哆啦A 夢》中的空中花園一樣。在確定好設計方案后,教師引導幼兒分工合作,有的拉住皺紋紙做藤條,有的剪綠葉,有的涂彩色杯子。基本環境落成之后,我們把觀賞類的安全植物放在杯子里,將需要觀察的種子放在窗臺上。在一次數學活動——認識圖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中,有幼兒突發奇想,想用這些種子做出各種各樣的圖形,細細一想,這樣既鞏固了幼兒對圖形的認識,又改變了枯燥的種子擺放,一舉兩得。教師在思考過后同意幼兒的想法,引導幼兒一起動手制作了麥苗的圓形、紅豆的方形、黑豆的三角形等。面對形態各異的種子,幼兒對于自己親手設計和布置的自然角也變得格外關注,他們觀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在自然角創設完畢后,幼兒習慣于每天進教室前都在自然角駐足停留,細細察看一會,或者是三三兩兩地討論著各自的新發現,有的幼兒甚至會跟經過這里的其他班幼兒強調:走過時一定要小心點,不能弄壞我們的自然角。可見,這次自然角環境的創設有效地培養了幼兒的協作精神、集體觀念和主人翁意識,同時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讓其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到參與合作的歡愉。總而言之,自然角的有效創設能夠發揮重大的教育功能,讓幼兒獲得關鍵經驗,提高了其手能力和創造力。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這一要求在自然角活動中同樣適用。春天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很多幼兒容易生病,老人常說春天要多吃點所謂的臭菜對身體好,于是,常識活動《洋蔥和大蒜頭》衍生了。因為洋蔥和大蒜頭長得很像,但是它們又是不同的植物,洋蔥的身體是圓圓的,大蒜頭的身體是扁扁的。為此,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對這兩種植物進行對比種植、觀察,讓幼兒能夠正確區分洋蔥和大蒜頭。活動結束后,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把洋蔥和大蒜頭放到了我們的自然角。其實,自然角的東西除了觀賞,應該要發揮它們更大的教育作用。為此教師又開展了一個新的活動“探究:大蒜頭和洋蔥可以用水培植嗎?”問題剛拋給幼兒,他們就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為了驗證誰說得對,教師請幼兒分別帶來了洋蔥和大蒜頭,一部分種土里,一部分放在水里,一起放在自然角,鼓勵幼兒在此過程中仔細留意土里和水里的洋蔥和大蒜頭的變化,直到一周后土里和水里的大蒜頭都發芽了,洋蔥頭還沒有發芽,幼兒此時的心情開始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但是教師并未完全參與其中,只是告訴幼兒耐心等待即可。直到20天后土里和水里的洋蔥也陸續發芽了,幼兒興奮地說:“老師,老師,大蒜頭和洋蔥都喜歡土和水的,他們都發芽了。”教師抓住此次機會乘勝追擊,搜集了一些水生植物的資料,引導幼兒在認識水生植物的基礎上,又進一步了解了水生植物的習性、喜好等,這就是自然角的價值所在。自然角的投放與選擇不是隨意的,應在幼兒感興趣和需要的基礎上創設,盡可能做到與主題活動同步,使自然角與主題活動互為補充、互相滲透與促進。
自然角里植物是具有生命力的,而且是與眾不同的,它們每一次的生長變化,都能激勵幼兒不斷地探索。幼兒在親身參與自然角的種植、管理中,能培養自身的愛心、責任心,習得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觀察事物等方面的能力,能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在自然角的管理中,教師組織幼兒通過討論和協商的方式開展管理。幼兒分工明確,有的擔任澆水工,有的負責清理其中的雜物,還有的進行簡單的測量,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幼兒一起解決遇到的難題,并分享經驗。這些都體現了幼兒互助、合作、分享的精神,在輪流照料中逐步樹立主人翁的意識和責任感,同時感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如:幼兒紛紛選擇了自己中意的種子進行種植,他們有的選擇了小麥,有的選擇了蠶豆、黃豆、黑豆……每個幼兒小心翼翼地將這些種子放入杯子中,給種子澆水時各持己見,有的說:“水放少點好!”有的說:“不對!應該多放一點!”一番爭論后,幼兒求助教師:“老師,到底要放多少水呀?”此時,教師沒有直接介入,而是退到幼兒身后,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請幼兒觀察杯中的水量。經過一番觀察,幼兒總結發現:杯子里的水有的多有的少,各不相同。“那到底誰的豆寶寶長得更好呢?”幼兒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觀察。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斷驗證、嘗試各種種植方法,獲得不同的結果。這樣的活動一方面改變了幼兒的學習方式,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豐富了幼兒的自然知識,激發了幼兒關心植物、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
自然角是幼兒生活環境的一部分,充滿生命力,幼兒在這“大自然”的一角盡情探索動植物生長的規律與奧秘;自然角是課程的補充者,呵護著幼兒的童心,為幼兒提供適宜有效的材料,能激發幼兒科學探究的興趣,是支持幼兒進行科學探索活動的窗口,發揮著指導者和幫助者的作用;自然角是幼兒的“百草園”,是開啟科學探索的基地,在這里幼兒能體驗到游戲的快樂與自由發現的滿足,盡情地插上智慧的翅膀去編織知識的夢想。正如《綱要》中所說:“幼兒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因此引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究,從自然角的創設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