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香,吳 婷,周偉濤,,3,孫洋洋,杜 姍,張曉莉
(1.中原工學院 河南省功能性紡織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南 鄭州 451191;2.中原工學院 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1191;3.紡織服裝產業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河南 鄭州 451191)
錦綸6(PA6)織物具有質輕、柔軟、耐磨、強度高、回彈性和耐疲勞性好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服裝和輪胎簾子線等領域[1],但其耐光耐熱性差,在高溫和光照下易發黃變軟、硬度下降,嚴重影響其服用性能[2];因此,改善錦綸6織物的耐光性具有重要意義。
錦綸織物的改性方法可分為物理改性和化學改性[3]。物理改性是通過改善紡絲工藝來調控纖維的聚集態結構和形態結構,進而達到改善纖維性能的效果[4],主要有復合紡絲、異形紡絲、共混紡絲等。通過物理改性方法可得到各種特殊性能的紡織產品,但具有工藝較復雜、耗時長、成本較高等缺點[3]?;瘜W改性是通過表面接枝、聚合、化學交聯和絡合[5-6]等方式改變纖維大分子鏈上的原子或原子團種類,將基團引入材料表面,賦予其特殊性能[3]。這種改性方法簡單快捷,容易實現,改性后纖維的超分子結構受到某種程度的破壞,強度略有降低,伸長率增加,手感變差,但通常對纖維制品的服用性能影響不大。
近年來,表面接枝改性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7-9]。李夢穎等[10]以丙烯腈為單體,過硫酸鉀為引發劑,對錦綸織物進行化學表面接枝改性來提高織物的吸濕發熱性能。桑偉等[11]利用電子束引發丙烯酸單體接枝錦綸66織物,研究不同接枝條件對接枝反應的影響。Xie等[12]采用表面接枝與苯胺聚合相結合的方法,對錦綸進行高導電性能改性。Peng等[13]利用馬來酸酐(MA)和2-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的對錦綸66進行表面化學接枝來提高織物的防火性能。王雅珍等[14]通過在玻璃纖維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發現,改性后玻璃纖維的拉伸強度和沖擊強度明顯提高。王芳等[15]在滌綸(PET)織物表面接枝大豆蛋白,改性后PET織物的親水性和耐洗性較好,斷裂強力顯著增強,并很好地保持了原織物的柔軟性。
錦綸織物的改性主要集中在耐熱、阻燃和強度等方面,而針對耐光性方面的改性研究較少。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單體,雙氧水/抗壞血酸為引發劑對錦綸6織物進行表面接枝改性以改善其耐光性,主要研究影響錦綸6接枝率的因素,并探討其接枝改性機制。
錦綸6平紋織物(面密度為29.5 g/m2),市售;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抗壞血酸(H2A)、雙氧水(H2O2)、無水碳酸鈉、丙酮,均為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先將PA6織物置于質量分數為0.4%的碳酸鈉溶液中,煮沸30 min以除去表面油劑;然后將織物放入一定濃度的MMA水溶液中,加入適量引發劑H2O2/H2A,將體系置于振蕩式恒溫水浴鍋中反應,調整反應溫度和時間探索接枝工藝對PA6接枝率的影響。以丙酮作為萃取劑,用索氏提取器于60 ℃下處理20 min,去除織物表面多余均聚物。最后將索氏提取后的樣品放置于50 ℃真空烘箱中干燥至質量恒定,得到接枝改性的PA6織物。
接枝率測試:稱取接枝前后PA6織物的質量,按下式計算接枝率(GR)。實驗重復3次,取平均值。
式中,w和wg為接枝前后織物的質量,g。
表面形貌觀察:利用Phenom Pur 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上海飛納科學儀器有限公司)觀察接枝前后PA6的表面微觀形貌,實驗前噴金處理60 s,噴金電壓為5 kV。
化學結構測試:利用哈氏切片器(769YP-15A,天光光學儀器有限公司)將接枝前后的PA6樣品切碎,用溴化鉀壓片法于NEXUS670型紅外光譜儀(美國尼高力公司)上分析其化學結構變化。掃描分辨率為2 cm-1,波數范圍為4 000~400 cm-1。
耐光性能測試:根據GB/T 8430—1998《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人造氣候色牢度:氙弧》,通過Q-SUN B02型日曬牢度儀(美國Q-LAB公司)測試接枝前后PA6織物的白度,以分析其耐光性能。
織物硬挺度和光滑度測試:將接枝前后的PA6織物置于恒溫恒濕(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5±3)%)環境中放置24 h;然后,用圓形取樣器裁取100 cm2試樣各3塊,稱取質量、測量厚度后錄入F1S3型豐寶儀(美國DeFelsko公司)中測試織物的硬挺度和光滑度,結果取平均值。
以H2O2/H2A為引發體系產生自由基,引發MMA接枝改性PA6,其機制如式(1)~(11)所示。
鏈引發:
鏈增長:

(4)

(5)

(6)

(7)
鏈終止:
PA—(M)n—M·+·M—(M)n—

(8)

PA—(M)n-1—M2—(M)n-1—PA
(9)

(10)

HO—(M)n—M2—(M)n—OH
(11)
首先,引發劑H2O2與H2A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HO·,見式(1));其次,這些HO·分別進攻MMA單體和PA6分子鏈中離羰基最近的—CH2,引發生成HO—M·和PA·鏈自由基(見式(2)、(3)),賦予其反應活性;然后,這些鏈自由基(HO—M·和PA·)與體系中的單體或鏈自由基發生鏈增長反應(見式(4)~(7)),形成活性大分子鏈;最后,這些活性大分子鏈自身或與其他活性大分子鏈發生鏈終止反應(見式(8)~(11))。
在引發劑H2O2/H2A質量分數為25%,MMA濃度為1.0 mol/L,溫度為60 ℃條件下進行接枝反應,反應時間對PA6織物接枝率的影響見圖1。可觀察到,在前60 min內,PA6織物的接枝率隨時間的增加而增加,接枝率與時間成正比,在60 min時接枝率達到最高,為1.1%。繼續延長接枝時間,PA6織物的接枝率反而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初始階段時引發劑及單體的濃度較高,引發劑分解較快,生成的單體自由基較多,使接枝反應速率加快,但隨著引發劑及單體的消耗,接枝率逐漸變小,最后趨于穩定,因此,PA6織物接枝反應時間應控制在60 min內。

圖1 反應時間對PA6織物接枝率的影響
在引發劑H2O2/H2A質量分數為25%,MMA濃度為1.0 mol/L,不同溫度下接枝反應60 min,反應溫度對PA6織物接枝率的影響見圖2。可知,當溫度在50~70 ℃范圍內時,PA6織物的接枝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呈線性關系,并在70 ℃時達最高值1.94%。這是由于溫度升高增強了單體分子的動能,使其從反應混合物中擴散到織物上反應活性位點的速率增加所致。當溫度大于70 ℃時,PA6織物的接枝率開始下降,這可能是由于溫度過高,副反應速率增加過快所致;因此,PA6織物接枝反應溫度應控制在70 ℃以下。

圖2 反應溫度對PA6織物接枝率的影響
在MMA濃度為1.0 mol/L,溫度為60 ℃條件下接枝反應60 min,引發劑H2O2/H2A質量分數對PA6織物接枝率的影響見圖3。可看出,當引發劑質量分數小于30%(以單體質量計)時,PA6織物的接枝率隨引發劑質量分數的增加而升高,這可能由于反應過程中產生的HO·增多,有效提高了PA6織物與MMA的反應概率。當引發劑的質量分數為30%時,PA6織物的接枝率最高可達1.68%。進一步提高引發劑質量分數后,織物接枝率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形成均聚物的量增多阻礙了接枝反應的進行,因此,PA6織物接枝反應中引發劑質量分數應控制在30%以內。

圖3 引發劑質量分數對PA6織物接枝率的影響
在引發劑H2O2/H2A質量分數為25%,60 ℃條件下接枝反應60 min,MMA濃度對PA6織物接枝率的影響見圖4??煽闯觯琍A6織物的接枝率隨MMA濃度增加而增加,這是由于隨著MMA濃度的增加,其與織物的反應概率增加。當MMA濃度為1.5 mol/L時,PA6織物的接枝率達到最大值2.40%,繼續增加MMA濃度,接枝率反而下降。這可能是由于MMA自身發生均聚反應(見式(11)),導致接枝率降低,因此,PA6織物接枝反應中單體MMA濃度應控制在1.5 mol/L以內。

圖4 MMA濃度對PA6織物接枝率的影響
綜上所述,可通過優化反應時間、溫度、引發劑質量分數和單體濃度來調控PA6織物接枝率的效果。
在引發劑質量分數為30%,溫度為70 ℃條件下反應60 min,改變MMA濃度(0.5~2.0 mol/L)得到不同接枝率的PA6織物,并對其進行形貌觀察,結果如圖5所示??芍琍A6織物的接枝率最高可達到2.40%。由圖5(a)可看出,未改性PA6織物纖維表面平整光滑,結構致密。與未改性PA6織物相比,經接枝改性后PA6織物表面形貌有較大變化:當織物接枝率較低時,接枝改性PA6織物仍保持纖維形貌,直徑略有增加,且表面均勻分布著顆粒狀物質,表明PMMA在PA6織物表面接枝成功;隨著接枝率的增加,PA6纖維之間發生明顯的黏連,且表面形成明顯的塊狀物,這是由于MMA聚集所致(見圖5(d))。

圖5 不同接枝率的PA6織物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6 接枝前后PA6織物的紅外光譜圖
表1示出不同接枝率PA6織物經光照8 h前后的白度對比結果??煽闯?,經光照8 h后,未改性PA6織物的白度下降至60%以下,耐光性較差,這主要是光照導致PA6纖維斷鍵分解,引起泛黃,使其白度下降[18]。與未改性PA6織物相比,經接枝改性后PA6織物的白度隨接枝率增大而增加。這可能是由于HO·的漂白作用所致[19]。經光照8 h后,接枝后PA6織物的白度幾乎沒有變化,接枝率為2.40%的PA6織物白度達70.53%,說明其耐光性明顯改善。這是由于PA6織物表面接枝引入MMA,對纖維起到保護作用,避免了長期光照下PA6纖維鍵的斷裂,使其耐光性能提高。

表1 不同接枝率下PA6織物光照前后的白度
不同接枝率PA6織物的硬挺度、光滑度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可知,在本文實驗范圍內,PA6織物的硬挺度和光滑度均隨著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大。當PA6織物的接枝率為2.40%時,PA6織物的硬挺度由未改性的10.7增加至23.6,提高了120.56%。這是由于MMA接枝過程中大分子鏈發生交聯(見式(8)~(10))使織物硬挺度增強;同時,當PA6織物的接枝率為2.40%時,PA6織物的光滑度由未改性的71.7增加至80.3,這可能是由于接枝MMA后,其在PA6織物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膜,提高了織物的光滑度。

表2 接枝率對PA6織物硬挺度和光滑度的影響
本文以H2O2/H2A氧化還原體系引發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錦綸6(PA6)織物,提高了PA6織物的耐光性,改善了PA6織物在長期光照下泛黃嚴重的問題,有利于保持其服用性能。通過優化接枝時間、溫度、引發劑質量分數和單體濃度實現PA6織物接枝率連續可調。在MAA 的濃度為2 mol/L,引發劑質量分數為30%(相對于單體質量),反應溫度為70 ℃,反應時間為60 min條件下,PA6織物的接枝率可達到2.40%,此時PA6織物經光照8 h后白度仍達70.53%,表明接枝后PA6織物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能,硬挺度達23.6,光滑度達80.3,表明接枝后PA6織物具有良好的耐光性能,且硬挺度和光滑度也有所提高。
FZ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