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張娟
泰安市中醫二院急診科,山東泰安271000
臨床實踐研究可知,心血管疾病仍然是老年患者常見的致殘以及致死疾病,而老年患者的冠心病癥狀常不典型,診斷延誤,故而在治療時已經出現嚴重的動脈病變,增加了治療難度,且并發癥增多。有研究指出,冠心病發生的原因與血液流變學關系密切,因此多以抗血小板以及抗凝藥物進行治療,以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其中以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常用[1]。但是從臨床實踐中可知,該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大,影響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繼而不能達到治療目的。中醫認為冠心病歸屬于“心痛”“胸痹”等范疇,病理機制屬于“本虛標實”,治療時當以“血病血治”為治療方針[2]。復方丹參滴丸是一種純中藥制劑,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效用,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進而緩解臨床癥狀,改善身體狀態[3]。該研究選擇2017年3月—2020年3月該院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給予就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后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90例就診于該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抽簽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例。納入標準[4]:①年齡超過60歲;②符合冠心病相關癥狀的診斷標準;③臨床資料完整,且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伴有肝腎功能嚴重損害傷;②伴有血液系統、甲狀腺功能異常、惡性腫瘤、感染性疾病等;③長期使用肝素等影響血液流變學的藥物;④過敏性體質,或者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藥物過敏。觀察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61~84歲,平均(76.52±3.69)歲;病程3~12年,平均(6.58±2.55)年。對照組中男27例,女18例;年 齡62~84歲,平均(76.88±3.55)歲;病程1~12年,平均(6.14±2.36)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中醫診斷標準:①通過《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5]對患者進行疾病判定;②有面色晦滯、少氣懶言等癥狀,且伴有胸脅處疼痛如刺針狀,痛處拒按、不移,舌淡暗,后者有紫斑。
對照組患者在參與研究前2周,擴張血管藥物、降血脂藥物以及影響血液流變學藥物,同時給予β受體阻滯劑、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規治療藥物,并給予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國藥準字H20030418),10 mg/次,3次/d。
觀察組在此治療方案上給予復方丹參滴丸(國藥準字Z10950111),8粒/次,早中晚各服藥1次。兩組患者均接受3個月治療。
①患者接受治療前、治療后3個月的血脂水平,例如總膽固醇(2.86~5.98 mmol/L)、三酰甘油(0.22~1.21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0~2.1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2 mmol/L)。
②采集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5 mL靜脈血,并加入含有低分子抗凝劑管中,使用BH-YDA-IVA型血液流變學監測儀器檢測紅細胞聚集指數、血液黏度、纖維蛋白原。
③兩組治療后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包括再發心肌梗死、缺血、血栓、出血。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予以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高密度脂蛋白(2.49±0.47)mmol/L水平明顯高,總膽固醇(3.59±0.87)mmol/L、三酰甘油(0.65±0.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2.49±0.41)mmol/L水平明顯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對比[(±s),m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ol/L]

表1 兩組患者血脂水平對比[(±s),m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mol/L]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
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紅細胞聚集指數(2.02±0.25)、血液黏度(1.51±0.23)mPa·s、纖維蛋白(3.11±0.76)g/L水平明顯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
觀察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4.44%)比對照組(22.22%)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54,P=0.013),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對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老年冠心病多在年齡超過60歲以上人群發生冠心病,據相關統計可知,2014年底我國老年患者突破了2.12億人;且據最新的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指出,心腦血管病出院總人數高達1 793.86萬人次,其中心血管疾病占有總人數的6.63%[6]。老年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退化,且對疼痛的敏感度降低,痛覺神經傳導延遲,導致心絞痛癥狀不具有典型性,部分患者即使發生心肌梗死,也常表現為無痛性,只有心悸、胸悶、喘憋等非特異性癥狀,容易被誤診以及忽視[7]。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病程長,病變的過程復雜且嚴重,基礎疾病多,故而病情復雜,增加了診斷以及治療的難度,因此臨床上當前給予老年冠心病的治療目標為減輕癥狀,預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降低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8]。
臨床治療老年冠心病的最佳藥物為抗缺血藥物,能夠有效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次數,增加活動耐受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除了常用的抗心絞痛、抗血小板聚集等藥物,還給予患者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類藥物。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是當前治療冠心病患者的一線藥物,屬于長效硝酸酯類藥物,作用于人體后,可選擇性地擴張肺部血管,使得血管阻力降低,進而降低中心靜脈壓、肺動脈壓等,加將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但是臨床實踐研究顯示,單一使用單硝酸異山梨酯藥物需要的相對劑量較大,且患者復發率高,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中醫認為該病發生的根本原因為“虛”,導致疾病加重的重要環節為“脈絡阻滯”,且冠心病的整個發展過程是“虛、毒、痰、郁、瘀”等反復夾雜、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單純使用西藥擴張血管、消除血栓等藥物只能緩解心絞痛、心肌缺血等表征,但是遠期效果一般,且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高[9]。中醫針對導致冠心病根本原因的虛實夾雜之癥,實施“從血治論”法,不僅可以調整機體狀態,而且可以鞏固已有的治療效果。
復方丹參滴丸屬于純中藥制劑,其含有冰片、丹參、三七等中藥,其中丹參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癥狀,并且對重新灌流的心臟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能夠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將微循環加以改善,促進側支循環的開放,也能夠提高機體抗缺氧能力,將自由基清除,調節機體狀態,促進修復;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功效,且作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可以改善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栓溶解,改善血流動力學,增加營養性心肌血流量,并且能夠降低心臟的負荷,減少心肌耗氧量,糾正心肌缺血、心絞痛等。
該研究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復方丹參滴丸起到了較好的效果,西藥可迅速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加之復方丹參滴丸能夠發揮活血化瘀、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并且可抑制冠狀動脈痙攣,對血管內皮有著較好的保護作用,故而可改善冠狀動脈彈性,利于血流通行,患者的臨床癥狀得以緩解。
當前諸多研究[10]認為,冠心病的發生與血液黏稠度有著一定的相關性,紅細胞聚集指數可反應紅細胞聚集程度,紅細胞加速聚集后,會導致血液灌注量的增加,容易形成血栓。纖維蛋白由肝臟合成,形成與纖維素、纖維粥樣斑塊形成有著密切的聯系,當誘發因子侵入機體后,如吸煙等因素,引發血漿纖原激活物質抑制劑增加,可降低纖溶酶原合成,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為纖維素的生成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丹參滴丸用藥后,其中的三七、丹參等成分,能夠改善患者的血液黏稠度以及紅細胞壓積,進一步提高了血流動力效果。該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紅細胞聚集指數、血液黏度、纖維蛋白原明顯低(P<0.05)。
冠心病諸多影響因素中,高血脂是誘發該病的最重要因素,當機體長期處于高血脂狀態,會導致血脂功能紊亂,加之患者長期情緒波動異常、不良生活習慣等,會對導致動脈損傷,使得本來不滲入血管壁的血脂成分進入動脈管壁,并逐漸沉積,形成微小血栓,進而使血管腔變狹窄,導致血流速度減慢,降低了血管壁的彈性,動脈粥樣形成。而丹參素作用于人體后,可以提高肉毒堿棕櫚酰轉移酶-Ⅰ在肝臟中的表達水平,繼而加速脂肪流動性,減少血脂的沉積,長期用藥可起到脂質代謝作用,避免了機體長期誘因的存在,患者的身體狀況恢復好,臨床癥狀緩解明顯,且明顯減少了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該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高密度脂蛋白(2.49±0.47)mmol/L水平明顯高,總膽固醇(3.59±0.87)mmol/L、三酰甘油(0.65±0.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2.49±0.41)mmol/L水平明顯低(P<0.05),葉莎等[11]的研究結果與該研究結果相似,其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高密度脂蛋白(1.59±0.37)mmol/L高、總膽固醇(4.38±1.02)mmol/L、三酰甘油(1.41±0.33)mmol/L、低密度脂蛋白(2.43±0.42)mmol/L低于對照組 (1.41±0.34)、(5.72±1.25)、(1.96±0.32)、(3.04±0.42)mmol/L(P<0.05),其認為復方丹參滴丸能夠改善患者的血脂狀態,維持細胞環境的穩定性,繼而促進患者身體恢復。
綜上所述,復方丹參滴丸應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明顯改善了機體血脂狀態以及血流動力,促使臨床癥狀緩解,且提高預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