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先永
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云南景洪666100
作為神經外科常見疾病,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造成的腦實質血管自發性出血,多發于中老年人,影響因素包括作息規律、生活習慣、社會壓力等,臨床表現為頭痛頭暈、惡心嘔吐、早期存在偏癱、失語癥狀,后期則會出現意識障礙、癲癇等癥狀,且機體損傷存在進行性加重的特點[1]。高血壓腦出血若治療不及時,患者腦部會持續存在血腫,造成損傷性物質的產生,繼而增加組織缺血壞死、組織水腫等并發癥,危害性極大[2-3]。近年來,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得到應用,其特點是能在局部麻醉狀態下開展手術,不會過多損傷到腦部組織,優勢明顯[4]?;诖?,該研究選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該院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旨在研究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開顱血腫清除術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8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組,微創組(n=40),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為(60.47±5.13)歲;GCS評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3~10分,平均GCS評分(7.65±1.33);出血部位:21例為丘腦區,15例為基底節區,4例為腦葉區。開顱組(n=40)有女性19例,男性21例;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為(61.88±5.44)歲;GCS評分3~9分,平均GCS評分(6.82±1.41)分;出血部位:20例為丘腦區,14例為基底節區,6例為腦葉區。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者;簽署該研究知情同意書者;發病至治療時間在48 h以內者;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凝血機制異常者;嚴重出血傾向者;精神類疾病者;臟器功能嚴重異常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
微創組: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術前在頭顱CT引導下確定腦出血位置,頭顱CT片上血腫的最大層面中心點確定為穿刺靶點,依據頭顱CT片計算穿刺深度,行穿刺路徑、穿刺針的選擇,同時確定體表穿刺部位并標記。局部麻醉后依據穿刺部位切開頭皮,長度約為2~3 cm,通過電鉆在顱頂部位鉆出骨孔,直徑約為1 cm,避開皮質表面血管及重要功能區后,由選定穿刺路徑進入血腫中心,后通過注射液行抽吸處理,成功后置入軟通道引流管,同時要控制初次抽吸量,抽吸部分血腫后,對血腫部位行無菌生理鹽水灌洗處理,此期間對血壓嚴格控制。治療6 h后行頭顱CT復查,若血腫殘余量在10 mL以上,則需將30 000 U尿激酶(國藥準字H32023290)加入在3 mL生理鹽水中,向血腫腔內注入并夾閉引流管,夾閉時間為2 h,浸潤充分后行沖洗操作,沖洗液顏色變至淡紅色即可。
開顱組:開顱手術,術前用CT定位血腫位置并標記,行全身麻醉,取仰臥位,行氣管插管處理,在血腫處作弧形或馬蹄形切口,骨瓣游離后開顱,分離額葉與顳葉,暴露出島葉,避開血管區及功能區,切開腦組織將血腫清除,后行雙極電凝止血處理,將顱內壓情況作為依據開展骨瓣減壓處理即可。
分析兩組臨床指標、恢復情況、并發癥及臨床療效。臨床指標: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手術時間等?;謴颓闆r: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依據為NIHSS評分,分值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為負相關)及血腫殘余量。并發癥:消化道出血、顱內出血、顱內感染等。臨床療效:①顯效:血腫在CT檢查中顯示為完全清除,神經功能基本恢復,生活不受影響。②有效:血腫在CT檢查中有少量殘留,神經功能明顯恢復,生活受到輕微影響。③無效:血腫在CT檢查中存在大量殘留,神經功能未恢復,生活無法自理。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在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微創組臨床指標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Table 1 Comparisi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對比(±s)Table 1 Comparisi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
微創組術后NIHSS評分更低,血腫殘余量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對比(±s)Table 2 Comparision of the reco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對比(±s)Table 2 Comparision of the recov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
微創組并發癥發生率(5.00%)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Table 3 Comparisi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微創組治療有效率(97.50%)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Table 4 Comparisi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patients
作為高血壓嚴重并發癥,高血壓腦出血是血壓長時間升高引起腦動脈病理性改變所致,其特點是動脈血管壁存在纖維樣或玻璃樣壞死、缺血、變性等,血管壁強度會隨之改變,導致微小動脈瘤的形成,加之體力勞動、情緒激動等外力因素的影響,會導致腦血管發生破裂出血,其致死率較高[5]。相關研究發現,多數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在發病30 min內出血會停止并形成血腫,出血完全停止時間則在6 h內,而此期間血腫周圍常會出現低灌注的缺血區域,炎性介質的大量釋放會導致腦水腫的形成,造成腦組織周圍液化壞死,嚴重影響患者神經功能,若患者局部血腫壓迫時間較長,會損傷到周圍腦組織,且此過程是不可逆的,進一步增加患者病死率[6-7]。
開顱血腫清除術需行全麻處理,增加了麻醉風險性,且頭皮切開等操作會造成較大的手術創面,在操作時可能會對其他正常腦組織造成損傷,安全性欠佳[8]。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在高血壓腦出血治療中價值顯著,通過影像學方法對病灶進行準確定位,僅需切開小部分硬膜組織,將特質引流管置入后緩慢抽取血腫組織即可,還能行液化劑注射溶解血腫組織,達到較高的血腫清除率。此外,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可選擇局部麻醉,可有效降低麻醉風險,且引流管的固定性及密閉性較好,能避免腦部組織的二次損傷。由于血腫液化劑注射的基礎是流體力學原理,液流經沖洗針射出后呈霧狀,可擴大血腫作用面積,對血腫行充分液化處理,且此過程不會反復牽拉到腦組織,能避免神經功能缺損,優勢明顯[9-11]。
該研究中,微創組臨床指標更優,NIHSS評分更低,血腫殘余量更少,并發癥發生率(5.00%)更低,治療有效率(97.50%)更高(P<0.05)??梢娤啾扔陂_顱血腫清除術,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在高血壓腦出血治療中效果更好,較少的血腫殘余量及較短的手術時間能有效減輕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較少的并發癥則提升了手術安全性。李強[12]研究了108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行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治療的為研究組,此組治療有效率數據是95.75%,比對照組(78.72%)高(P<0.05)。結果與該研究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行微創軟通道穿刺引流術治療后,神經功能有所改善,血腫清除效果較好,并發癥較少,且手術及住院時間較短,與開顱血腫清除術相比優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