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平
山東省東營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內科,山東東營257500
慢性腎小球腎炎即慢性腎炎,屬于臨床常見疾病,是一種由呼吸道、消化道、尿道等感染后導致自身免疫損傷所產(chǎn)生的無菌性炎癥。該病病情進展緩慢,對患者腎臟造成緩慢性損傷,以蛋白尿、水腫、血尿等為主要癥狀,隨著病情發(fā)展會引起腎衰竭等癥狀,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臨床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以藥物為主,以便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延緩疾病對腎臟造成的損傷[1-4]。氯沙坦鉀是臨床常見治療該病的藥物之一,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功能,從而減少蛋白尿含量,但該藥屬于一種間歇性刺激藥物,因此,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存在局限性[5-6]。近年來,前列地爾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多,具有一定效果。基于此,該文2019年7月—2020年7月該院收治的93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探討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93例進行研究,隨機數(shù)表法分兩組。對照組(46例):28例男,18例女;年齡36~74歲,平均(55.13±2.08)歲。觀察組(47例):31例男,16例女;年齡38~73歲,平均(55.73±2.09)歲。一般資料比較,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臨床確診為腎小球腎炎者,肌酐清除率<60 mL/min,且持續(xù)時間≥3個月,腎臟B超顯示腎臟縮小,皮質變薄[7];②均在知情前提下參與該研究;③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開展。
排除標準:①存在惡性腫瘤者;②合并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③精神、意識障礙者;④對該研究藥物過敏者;⑤治療依從性較差者;⑥臨床資料不全者。
均給予兩組常規(guī)治療,包括使用抗生素進行抗炎、抗感染治療,使用針對性藥物進行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治療,同時,給予患者控制血壓等治療,給予針對性飲食指導。
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氯沙坦鉀(國藥準字H20074021)治療,50 mg/次,1次/d,根據(jù)患者反應調整給藥劑量,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125 mg。7 d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
給予觀察組氯沙坦鉀聯(lián)合前列地爾,其中,氯沙坦鉀使用方式與對照組相同;前列地爾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03100),將1~2 mL前列地爾融入1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緩慢滴注,1次/d。7d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
①評估臨床療效。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變化情況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為依據(jù)進行療效分析,顯效:癥狀消失,24例數(shù)h尿蛋白定量在正常范圍內,尿紅細胞計數(shù)及血肌酐水平恢復正常;有效:水腫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24例數(shù)h尿蛋白定量檢測結果較治療前減少>40%,尿紅細胞計數(shù)減少≥40%;無效:癥狀無變化,24 h尿蛋白定量無變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②評估腎功能。分別于治療前后,取患者靜脈血液即尿液進行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分析,比較治療前后及組間數(shù)值。
③觀察不良反應。治療期間,統(tǒng)計不良反應例數(shù),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不良反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④比較炎性因子水平。治療前后,取患者靜脈血液,離心分離血清,檢測炎性因子指標,包括hs-CRP、TNF-α、IL-6,比較數(shù)值。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8.26%,觀察組為93.62%,組間比較,觀察組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兩組3項腎功能指標經(jīng)治療后均降低(P<0.05),且觀察組各項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0.87%,觀察組為8.51%,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兩組3項炎性因子治療后水平均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Table 4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與治療前比差異顯著,P<0.05
?
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在勞累、壓力大、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下,慢性腎小球腎炎發(fā)病率越來越高,該病對患者腎功能造成嚴重損害,影響其身心健康。慢性腎小球腎炎發(fā)病緩慢,早期癥狀不明顯,以水腫、少量尿蛋白等最為常見。隨著病情發(fā)展,癥狀逐漸加重,對腎臟造成不可逆損害,患者出現(xiàn)明顯不適感,因此,需積極治療[8-10]。
慢性腎小球腎炎部分患者存在輕、中度高血壓表現(xiàn),因此,在該病治療期間,控制血壓成為治療該病措施之一。氯沙坦鉀是常見降壓藥物之一,屬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能促使血管收縮,增加醛固酮釋放量,促進血液循環(huán),從而達到降壓目的。在降壓的同時,該藥能減少蛋白尿含量,延緩腎臟損傷[11-15]。但該藥主要用于降壓,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效果存在局限,需配伍使用其他藥物,聯(lián)合發(fā)揮作用。前列地爾是一種天然前列腺素類物質,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紅細胞變形等作用。腎小球腎炎會影響患者機體代謝功能,造成代謝紊亂,降低前列腺素生成量,提升血漿內皮素-1(ET-1)水平,使其產(chǎn)生毒性,進而對腎臟造成進一步損傷,提升炎性因子水平,加重慢性腎小球腎炎癥狀。給藥前列地爾后,其迅速發(fā)揮藥效,降低ET-1水平,減少對腎臟造成的損傷,促使機體炎性因子水平恢復正常。同時,前列地爾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從而增加腎臟血液流量,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達到改善腎臟功能的作用[16-23]。
氯沙坦鉀與前列地爾聯(lián)合使用,擴張血管作用更顯著,同時降低血清尿酸、減少蛋白尿,降低ET-1水平,進一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少疾病對腎臟造成的損害。余筱燕等[24]人研究表明,觀察組聯(lián)合使用氯沙坦鉀與前列地爾進行治療,總療效為97.37%,對照組單純使用氯沙坦鉀治療,總療效為79.49%,組間比較,觀察組較高(P<0.05)。該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8.26%,觀察組為93.62%,觀察組較高(P<0.05),該結果與余筱燕等人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氯沙坦鉀與前列地爾治療腎臟疾病,能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同時,對兩組腎功能進行檢查,結果顯示,觀察組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氯沙坦鉀與前列地爾聯(lián)合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能降低患者腎功能指標,達到改善腎功能的目的;分析不良反應,結果顯示,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氯沙坦鉀與前列地爾治療該病,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單純使用氯沙坦鉀所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相近,即不增加患者不良反應。同時,對兩組患者機體炎性因子水平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后各項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能有效降低患者機體炎癥因子水平。
綜上所述,常規(guī)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對控制患者病情具有一定效果,改善患者腎功能指標,但由于單一用藥存在局限性,因此,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氯沙坦鉀與前列地爾治療該病可明顯改善患者腎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療效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