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明
(撫州市水電勘測設計院勘測室,江西 撫州 34400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便是消除鄉村貧困并改善民生發展,進而促進鄉村實現共同富裕與進步,鄉村振興戰略正是促進鄉村高效發展的關鍵。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能夠發揮出極為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有必要對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進行研究。
小流域地處江西東部南豐縣,屬于撫河流域。流域南北長度55km、東西寬度60km,曾家豐小流域治理行政區隸屬南豐縣,治理土地面積綜述為42.84km2,涉及人口數量為11279人。由于小流域具有較為優質的自然條件,蜜桔更是當地的核心產業,所以該地區具有非常大的開發潛力,通過開展綜合治理,能夠推動當地經濟的長期持續發展。
曾家豐小流域的侵蝕問題以水利侵蝕為主要形式,小流域內部的水土流失面積綜述為12.23km2,其中輕度流失占據總面積的84.87%,中度流失為15.13%,當地年度土壤侵蝕量為3.80萬t,坡地果園的土壤侵蝕情況相對最為嚴重,主要侵蝕為由強降雨所導致的坡面沖刷,林下水土流失極其嚴重。
小流域人均土地、耕地面積為0.38hm2、0.056hm2,就目前情況而言,當地的農業具有一定發展空間,但是因為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所以農村經濟將會受到一定影響[1]。
由于小流域的農業發展潛力較大,因此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要從農業層面入手,主要建設任務為面源污染、水土流失防治以及流域水體治理,在小流域生態清潔建設期間,人們的居住環境將會有所改善。通過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能夠助力地方實現水土、污染控制,生態環境將會得到明顯改善。2020年曾家豐小流域的計劃綜合治理面積為12.0hm2。
生態清潔小流域在建設期間要通過山、水、田、園等方面的綜合治理來改善當地的環境情況,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要注意突出地域特色,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實現鄉村振興。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分區可以劃分為生態自然區、人居環境區、水土治理區3類,通過分類治理能夠結合實際需求明確水土治理方向。
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應該以小流域為建設核心,將水源保護當作建設中心,以此來達到控制水土流失、治理污染的目的。只有通過統籌規劃、預防保護,才能夠令小流域建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針對生態自然修復區域進行治理時,應該主要采用封禁對策來保護小流域植物,在此期間還應該通過設置警示牌來避免出現人為擾動破壞的情況發生。在對人居環境治理區域進行治理時,要注意村容村貌以及人居環境的整治,從衛生出發逐步實現人居環境的綠化、美化建設,然后通過岸坡整治等方式來改善人居水環境。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區在治理期間應該重點關注水質情況,通過全面推廣配方施肥技術來降低化肥、農藥用量,只有將肥料使用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才能夠避免小流域水體出現富養化的情況。
在小流域建設期間,應該始終堅持以政府為導向的建設方向,因地制宜地優化小流域布局,這樣能夠讓綜合治理變得更加具有科學性。在鄉村振興戰略下,要將生態環境治理與新農村建設相融合,進而實現地域環境的合理優化。在此期間,應該注意統籌規劃,專注建設期間的重點環節,通過協調發展能夠助力小流域建設變得更加簡單。除此之外,還應該將人文、自然景觀相結合,只有同時兼顧小流域生態性與經濟性,才能夠令小流域實現長期持續發展。
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期間,要針對不同時段的水保效益、環境影響進行監管,污染源監測點要專門進行布置,然后結合抽樣調查的方式來分析水體流失治理質量情況。水土監測的關鍵時間點為治理期,而污染源監測時間則是治理期間與治理后一年,只有結合對應時段進行治理監測,才能夠讓監測效果達到最佳[2]。
水土治理期間可以選擇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可以通過修建蓄水池、沉沙地來進行蓄水保土,植物種植可以提高水土穩定性。通過構建生態護坡,能夠令當地的糧食產量得到顯著提高。在水土治理中,可以通過封山育林的方式來進行生態環境優化,在環境污染處理期間,要對污染源如農村垃圾、污水進行針對性處理,并專門開展水資源保護,進而保證水體質量。在對溝渠湖塘進行整治時,要修建廣場與各種基礎設施,通過改善生產環境的方式能夠令人居環境得到改善,進而實現鄉村振興建設。
本區總面積1.85km2,一方面推廣配方施肥技術,鼓勵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使各類化肥、農藥的使用種類及數量,使每年化肥使用量≤250kg/hm2,農藥種類和用量符合GB4285規定,保護流域內水體不被富營養化;另一方面布設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在蜜桔林坡地新增坎下竹節溝,總長2800m;沿排水溝布設蓄水池29座、沉沙池66座、攔蓄坡面徑流,將徑流經沉沙后流入蓄水池,既減少入河泥沙量又可實現坡面徑流的蓄積與利用;對現有生產道路的土質路面進行碎石鋪墊,生產道路總長2870m,其中新建2m砂石路770m,新建3m砂石路(兩側帶溝)2100m,新建排水溝1908m,新建灌溉渠857m,布設水土保持宣傳牌7個。
3.1.1 C20混凝土灌排溝渠、路邊溝建設
通過新增排水溝渠,能夠有效提高坡面徑流雨水的疏導質量,排水溝渠可以利用C20混凝土結構,然后設置厚度為5cm的C15混凝土墊層,兩側需要通過素土進行夯實處理。排水溝的設計標準要結合小流域歷史氣候數據來判斷,防御暴雨標準為10a一遇24h最大降雨量參數。在開展溝渠平面布置、斷面設計時,要對其各項參數進行分別計算,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參數精確性。
3.1.2 混凝土預制涵管
為了保證溝道過路要求,在綜合治理期間可以在人居區域增加混凝土預制涵管,涵管可以直接到市場進行采購,增設期間要在涵管下鋪設15cm的砂礫墊層,而上方填土則應該>30cm,涵管接口位置要利用瀝青麻絲來堵塞涵管。
3.1.3 生產道路建設
生產道路主要在登家樁果園、大昌下果園進行修建,其中登家樁果園的原有道路主要為普通土質道路,因有道路長時間裸露在外,所以水土流失相對比較嚴重,通過在當地構建生產道路能夠適當緩解水土流失問題[3]。道路建設為3m、2m碎石砂路,其中3m砂路為上山路段,共有600m,在道路兩旁專門構建了截排水溝,截排水溝的大致寬度為50cm。2m砂路屬于果園間道路,長度為770m。大昌下果園與登家樁果園的建設方式類似,砂路總長度為1500m。表1為生產道路規格與工程量。

表1 生產道路設計規格與單位工程量
3.1.4 蓄水池、沉砂池與竹節溝建設
為了滿足果園需求,需要在兩個果園中共修建15個蓄水池,其中登家樁果園為9個蓄水池,蓄水池的池壁材料為等級達到C20的鋼筋混凝土,蓄水池內設置了磚砌人梯,池頂有圍欄。為了方便后續進行生產使用,蓄水池容量均為10m3,開敞式方形蓄水池能夠滿足果園的大部分需求。
沉砂池需要布設在排灌溝渠中或蓄水池入口處,沉砂池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沖與沉沙,能夠有效提果園安全性。沉砂池整體為矩形設計,其側墻以及底板利用了混凝土現澆的方式進行施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效果。
竹節溝在布設時要與道路周圍的排灌溝渠進行連接,竹節溝為2800m。坎下竹節溝的形式為梯形斷面,每間隔3m需要設置一道高度為0.15m的土坎[4]。表2為坎下竹節溝工程量。

表2 坎下竹節溝單位工程量
本區總面積0.36km2,本次主要建設內容為:C20混凝土渠道1195m,涵管32 m,清淤工程1066 m3。
3.2.1 排水溝
居民生活區域要在綜合治理期間建設用于疏導雨水、山體匯水的排水溝渠,溝渠的總長度為1195m,溝渠分布在多個村落,能夠結合村落的實際情況來實現水流的疏導。排水溝為C20混凝土結構,其左右兩側分別利用素土進行夯實,設計標準為10a一遇的24h最大降雨量參數。
3.2.2 混凝土預制涵管
為了滿足過水要求,要在各個村落新增過水涵管,涵管建設期間,其下方砂礫墊層為15cm,上方填土則要超過30m,建設期間要在市場購買瀝青麻絲進行封堵,以此來保證涵管運行質量。
3.2.3 清淤工程
清淤工程是修筑水溝的先決條件,通過開展渠道、水塘清淤能夠讓水溝修筑變得更加簡單。清淤量要根據修筑水溝的需求來進行測算,清理出的淤泥可以在周圍橘林的低洼處進行處理,并在淤泥表面播撒草種。表3為清淤工程量。

表3 清淤工程量表
水土保持監測的主要內容為水質、污染、監測效果等參數的監管,根據需求的不同,監測時段將會有所差別。小流域作為水力侵蝕區,需要針對降水因子進行重點監測,然后結合氣象資料來完成降雨量、強度等參數的計算。監測點可以布設在小流域自然村的農田地區與垃圾收集處,然后利用抽樣調查的方式來監測水土流失情況。當監測點布置到封禁治理地塊時,則要利用坡面觀測法來進行監測數據的觀測。除此之外,監測點還應該針對整個小流域進行全方位監測,若在監測期間出現暴雨等一系列特殊天氣,則要利用傳統監測方式與無人機航測來了解水土流失的實際情況。
水土流失的監測關鍵時段為建設施工區,其中污染源監測為治理期間與治理完成后一年,水土流失監測還要考慮治理前一年,不同的監測內容其監測時段各有不同,只要找出適合的監測方式,就能夠保證監測效果滿足生態治理的實際需求。為了保證監測方法的可行性,要利用監測、巡測相結合的方式來獲取觀測結果,這樣還能夠對發展、變化全過程進行觀測,進而保證結果的精確性[5]。在此期間還可以結合遙感技術對水土保持情況進行調查,這樣還能進一步優化調查結果。表4為水土保持監測表。

表4 水土保持監測表
在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過程中,通過構建一套合理的水土保持體系,水土流失面積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治理效果達到了預期。在綜合治理過程中,小流域的土壤養分得到了優化,土壤的滲透性與抗蝕性得到顯著增強。除此之外,各項綜合治理方案的落實,還可以增強調蓄洪水的能力,即便面對洪澇災害,小流域的抵抗能力同樣會有所提高。
結論:總而言之,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具有非常強的環境、社會價值,通過對小流域的綜合治理進行分析,能夠在保證小流域總體質量的同時提高防洪等一系列能力。相信隨著更多人了解到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的重要性,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方式一定會變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