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光偉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一篇作文能體現出學生整體語文綜合能力,而學生作文的質量也和教師的教學方法密切相關。進入初中后,學生已經具備了自我思考、初步推理和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怎樣引導學生正確發揮寫作能力,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文是教師工作的難點,也是關鍵。
【關鍵詞】作文;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4?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7-0150-02
Dilemma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onglin Middle School, Sansui County, Guizhou Province,China) JIANG Guangwei
【Abstract】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 composition can reflect the students' overall comprehensive Chinese a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composition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After enter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already possessed the ability of self-thinking, preliminary reasoning and certain logical thinking.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writing ability and create better compositions is the difficulty and key of teachers' work.
【Keywords】Compositio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一、初中作文教學的困境
呆板成規、沒有活力,這是目前一些初中教師進行作文教學時展現出的通病。教師通常會布置簡單的題目,讓學生自由發揮,然后選取其中幾個案例講解。這是低效且枯燥的教學方式,學生參與感不強,逐漸失去興趣,從而對作文和寫作甚至閱讀都感到厭煩,最終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且教師對學生的教導有時候更關注應試技巧,初中作文完全為應試教育服務,難以逃出規則,為了得到更多分數進行訓練,無法對學生獲得真正的寫作能力產生幫助。寫出的文章毫無趣味性,沒有半點真實所想,越來越長篇大論,失去了鍛煉系統化的寫作能力和吐露心聲的能力。比如在一次課堂上,教材上雖然定下了常規的作文寫作題材,但教師課間見到學生討論最近一次春游中發生的趣事。那么教師就可以拋棄常規,將學生正感興趣的春游作為作文的題材,讓學生自由寫作,不摻雜虛假。最終寫出的文章果然更有感情,指導其中語病和成語的用法時,學生也會格外聚精會神。
教學所處的環境同樣重要,卻總是得不到重視。有的作文教學,整個課堂死氣沉沉,肅穆無半點聲音,只有教師講案和學生偶爾的回應,臺上講得疲憊,臺下聽得困倦,這樣的環境是無法產生積極樂觀的寫作精神的。想要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喜愛作文,讓學生擁有不斷追尋和能從寫作中獲得樂趣的信心。由于許多教師忽視了這一點,導致學生在寫作時總是需要寫出道德倫理、大愛情懷,充滿著壓力,對寫作本身就沒有一個輕松的心態,反而是經常苦著臉,沒有半點活潑、好奇,失去了一顆熱愛寫作的本心。同時有許多課本上的選題過于偏離現實,給學生帶來的感覺是浮在空中,沒有半點真實體會,只能靠著胡編亂湊,最終寫出一些沒有營養的內容。在選題上,教師也不應該過于死板,應該更貼近現實,貼近時事,讓學生寫真實可見的東西,寫生活中的事情,寫一些真正帶有體會和感情的東西,教會學生如何表述,傳授表達情緒和思想的寫作技巧,而不是逼迫學生胡編亂湊。
二、教學方法起到關鍵作用
教學的方式至關重要,教師既起到傳授知識的作用,也要關注如何引導,關注學生的情緒,情緒才是作文的靈魂,也是學生真正應該學會表達出的事物。初中作文教學,首先需要教師明確自己的真正教學目的是什么,是為了讓學生寫出慷慨激昂、有大徹大悟大道理的文章,還是教會學生寫作技巧,使其學會如何表述,如何在紙面上寫出想要表達的東西。按照年齡和階段,初中作文只不過是作文,還遠遠不應該跨越到文章,不應該讓學生人人都成為文學家、藝術家,所以教師不必過分強調家國情懷、大徹大悟,或者悲痛欲絕,或者喜不勝收。教師就應該將如何寫出一篇文章的技巧和方式傳授給學生,幫助其正確表達內心情感即可。作文的教學方法不應該局限于作文,應該拓展思路,讓學生從更多角度得到想法和靈感。如果只是想從名句中摘抄以豐富字數,學生是無法得到提升的,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品讀課外讀物,豐富閱讀的數量。只有更大的閱讀量才能創造更好的理解和好奇心,讓學生對文字產生興趣,對描述的方式產生興趣。作文的內容要切合實際,作文的命題可以是體育課上最活潑、最能讓人開懷大笑的某個學生,可以是嚴肅的班長的某個糗事,讓學生自由發揮,描述的過程也是學習,最后再由教師進行總結,學生也就真的知道如何去寫一篇文章,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真實的作文了。教師作為學生的榜樣更應該端正態度,發揮榜樣的作用,嚴于律己,自己要寫出出色的文章,每個學生的作文都要認真翻閱,仔細批改,不能一味批評,要賞罰分明,更多地進行鼓勵能讓學生的動力更充足,提高興趣,一定的物質獎勵,比如糖果,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只有教師認真對待,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逐漸提高,充分鍛煉。教學的順序要循序漸進,教師要有自己的方針并且逐步進行,先讓學生嘗試寫作,建立寫作興趣,然后逐漸學會切合主題,之后再進行自由寫作。同時教師在批改的時候應該認真閱讀,不能只寫幾個簡單的評語,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毫無幫助。應該主動為每個人記錄存在的不足、改進的方法、優秀的方面,主動與其溝通,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最終才能得到理想的成果。
三、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對策
首先是教師應該規劃好教學方案,讓學生從產生興趣,到漸漸了解,再到獨立寫出作文、逐步完善作文的寫作手法。比如讓七年級學生隨意閱讀趣味讀物,自由寫作、八年級學生規范寫作手法,系統教學、九年級學生先自由寫作,之后再由教師細心批改。教師同樣應該注重學習時候的環境氛圍,應該時刻處于一種互動和愉快的狀態,不能讓學生過于壓抑、沉悶,甚至感到厭煩。上課時候教師要活躍氣氛,注意學生的表情、心理,課下也應該對學生悉心幫助,努力成為亦師亦友的關系,逐漸為學生建立好學、想學、喜歡閱讀的習慣,之后初中作文的教學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教師不應該否認課外讀物,如果是有害的讀物,也不應該擺出過于嚴肅的態度,反而會讓學生戰戰兢兢,最后對閱讀和寫作本身都產生厭惡心理。教師應該耐心、平靜地向學生講述有些書好在什么地方、有些書不好到底是因為什么,讓學生也能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鍛煉學生的是非觀,之后學生就能夠自主甄別課外讀物的類別,從而自主學習,培養好奇心,在閱讀和寫作道路上越走越遠。教師也應該時常帶領學生外出,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機,讓學生玩耍,寫作的內容就可以從中取材,一切有趣的、見到的,能夠拿來描寫的事物都是最真實、最完美的素材。學生有參與感,教師也能收獲最好的教學效果,作文教學質量也就有了顯著提升。教師同樣不可或缺的是關心學生的心理,多夸獎,批評則是陳述,不過分指責,擁有健康、自信、自強心理的學生才能陽光向上,對各種事物產生積極的態度,才能寫出有趣的文章。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負責,不能因為數量就有所松懈,對作文的批改只做簡單的閱讀和簡單的評語。應該思考學生的性格、寫作的問題、優點,仔細思考,分別進行溝通、評論,幫助學生改正寫作錯誤。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應該不驕不躁,不應過分擺弄上位者姿態,應當平易近人,與學生成為亦師亦友的關系,暢所欲言。只有學生打開了思路,才能說出所有內心中的想法,教師才能知道真實狀況,方便幫助學生進步,教學方案也能因人而異進行靈活變動。
綜上所述,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是重點,而想要教好,方法是關鍵。教師應該大膽嘗試,不局限于課堂練習和書本上的作文本身,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認真思考學生闡述的觀點,盡力讓學生處在積極的氛圍中,活躍氣氛,讓寫作成為學生愿意做、喜歡做的事情。這樣作文教學效率才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學生也能夠擁有獨立自主的思維,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參考文獻:
[1]許多慶.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及解決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20(79).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