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高年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基礎知識,同時可以有效發展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本文將從結合教材課文,拓展課外閱讀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通過多元化的閱讀途徑,提升閱讀學習效率等方面,對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實踐英語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7-0171-02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uoche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Shandan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CHEN Gaonian
【Abstract】Reading is the key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link in Chinese teaching,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accumulate more basic knowledge of Chinese, and at the same time can effectively develop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ability.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extbooks and texts to expand the content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reading habits; improve reading learning efficiency through diversified reading approaches, and analyze the practical and applied measures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Extracurricular reading;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Practical English
課外閱讀在小學階段經常被運用,是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重要途徑。為了提升學生課外閱讀學習效果,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習期間,應當依據學生學齡、學生特點及其語文基礎等綜合情況,為學生設計個性化的課外閱讀教學方案,引導學生通過多元化的課外閱讀內容提升語文學習效果、積累語文知識,充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學習興趣,并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一、結合教材課文,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在課外閱讀教學工作中,小學生不善于自主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資料,因此教師的引導作用非常重要。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教材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拓展課外閱讀,一方面可以提升課外閱讀質量,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學習語文教材內容,從而達到發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教育目標。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課文的體裁進行課外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閱讀與課文相同體裁的課外讀物,從而提升學生對體裁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例如,在小學語文《坐井觀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即可依據其寓言故事的文章體裁,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學習期間以寓言故事為核心進行學習。學生對寓言故事的興趣較強,延伸課外寓言故事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使學生通過多元化的寓言故事閱讀拓展學習范圍,提升閱讀效果。其次,結合課文內容進行課外閱讀,可以通過教材中課文的中心思想進行拓展。語文教材中課文的中心思想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和探究方向,為了提升學生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探究與課文相關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發展學生正確價值觀與情感態度的教學目標。因此,利用教材課文拓展課外閱讀內容,其運用方式是多樣化的,語文教師要加強探究更多具體的引導方式,從而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提升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
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工作中,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學生在閱讀學習期間雖然閱讀數量較多,但是質量卻未能達到既定標準,其根本原因便是學生缺乏良好的課外閱讀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良好閱讀學習習慣要通過多個方向進行分析和探究。首先,要培養學生堅持閱讀學習的良好習慣,將持之以恒的學習信心和學習模式運用至課外閱讀學習中。在不斷地堅持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掌握更全面的語文知識,不斷堅實語文基礎,進而達到良好的閱讀學習效果。其次,教師要培養學生養成書寫閱讀筆記的良好習慣,在語文課外閱讀學習中,閱讀筆記是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根本元素。課外閱讀學習中,學生會遇到難以理解的詞匯和句子,為了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課外閱讀期間遇到的難以理解的詞匯記錄下來,同時結合詞典、互聯網等途徑分析并理解其根本含義,結合閱讀內容上下文對其進行理解和掌握,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積累習慣,使其將積累的知識運用至語文寫作等多項學習環節中。另外,要培養學生閱讀思考能力。單純的閱讀是無法達到較強的閱讀效果的,教師要指導學生將閱讀與思考相結合,通過閱讀內容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促使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掌握語文知識,達到良好的閱讀學習效果。因此,在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影響著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更是發展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
三、通過多元化閱讀途徑,提升閱讀學習效率
課外閱讀教學應當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深入,使學生在豐富的閱讀途徑總提升閱讀學習興趣,強化閱讀學習效果。在傳統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途徑十分單一,多以圖書館等為主要閱讀途徑。傳統課外閱讀途徑單一化不僅影響了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同時不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深入,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較大的輔助作用,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途徑逐漸多元化,可以拓展延伸至多種方式中,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課外閱讀學習效率,同時培養了學生較強的閱讀學習興趣。例如,依據互聯網形式進行課外閱讀,便是效率較高的學習方式。互聯網靈活性與共享性較強,是學生十分喜愛的學習途徑。教師可以將教材拓展閱讀的教學方式與互聯網閱讀途徑相結合,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搜集與課文相關的課外閱讀內容,從而改善傳統課外閱讀形式中效率低的弊端。例如,在小學語文課文《昆蟲備忘錄》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開展課外閱讀教學工作期間,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課外閱讀學習。課文中主要描述了多種昆蟲的形態,以生動有趣的語言表達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可通過互聯網途徑搜集更多與描寫昆蟲或動物的文章進行閱讀學習,進而提升自身的課外閱讀效果。因此,適當拓展多樣化的語文課外閱讀學習途徑,是增強學生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
四、利用家校聯合方式創設良好閱讀環境
課外閱讀教學不僅是教師的主要責任,家庭教育中的課外閱讀同樣也十分重要。家庭環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家校聯合的教學方式,引導家長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首先,引導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家庭教育中與孩子形成一致性,在每天的固定時間內,與孩子共同進行閱讀學習,為孩子創設良好的閱讀學習環境。例如,在與家長進行家校聯合教育模式期間,教師可以為家長推薦與語文教材中詩歌、寓言故事、記敘文等相關的課外閱讀資料,使家長帶領孩子在家庭學習時間中進行課外閱讀學習,以此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環境,進而達到提升學生課外閱讀學習效果的目的。
五、組織開展閱讀實踐活動
通過課外閱讀內容組織開展閱讀實踐活動,是效果較強的教學方案,其形式比較靈活,可以包含更多元化的發展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例如,教師可以依據語文教學內容為學生組織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如《火燒云》《海底世界》等課文,其中描述了世界上奇妙的自然現象,教師可以以此開展“奇妙的自然世界”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分享與自然相關的閱讀資料,同時結合合作探究等活動流程,發展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在愉快的實踐活動中掌握更多知識,閱讀更多課外書籍。
總之,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中,課外閱讀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和途徑。要想提升課外閱讀質量,教師就要從多個角度,結合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從而促使學生在豐富的課外閱讀內容和多樣化的課外閱讀途徑中掌握更多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孫金影.分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技資訊,2019(23).
[2]夏興慧.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才智,2019(21).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