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莉莎
【摘? 要】閱讀要立足于學生的自讀,由學生自己產生問題,自主思考。批注式閱讀是一種比較高效的自主閱讀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迅速地從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精華,對作者的寫作思想產生深刻的體悟。本文從預讀環節,問題思考,課后復習,教師示范,因材施教五個角度分析批注式閱讀的有效應用,為培養小學生優秀的閱讀素養提供有力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批注式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7-0187-02
Annotation, Le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Mark
(Hongqiao Central Primary School, Guangling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MAO Lisha
【Abstract】Read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tudents' self-reading,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to produce problems, autonomous thinking. Annotated reading is an efficient way of autonomous reading,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quickly master the essence of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learning and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s writing though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annotated re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e-reading, question thinking, after-class review, teachers' demonstration, and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so as to provide powerful help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upils' excellent reading literac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Annotated reading
一、預讀文本內容,用批注梳理文章內容
小學生想要學好一篇文章,不能突兀地在閱讀課上毫無鋪墊地直接開始新課,需要先進行良好的課前預習,大致熟悉文章的框架。如果學生只是單純地略讀文章,那么只能簡單地了解文章描述的劇情。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速度偏快,學生就有可能跟不上教學進度。因此,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就要通過批注來有條理地梳理文章內容,對自己產生疑問的地方或提出見解的部分進行標記。這樣再去聽教師的閱讀分析時,就能迅速找到聽課重點,有效提高閱讀學習的效率。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觀潮》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按照批注式閱讀額方式來預讀這篇文章。比如“人聲鼎沸”這個詞,小學生讀了以后有些不理解,就可以用直線標記出來?;蛘弋斝W生預讀到“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時,感覺到一種身臨其境的震撼感,就可以用波浪線標記出來。再比如,小學生基于學習景色描寫的目的來預讀文章,那么在迅速略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用三角形標記出描述景色的片段,隨后再進行二次預讀,著重品味標記出的寫景句子。如果小學生按照批注式閱讀完成預習環節,無論是課堂閱讀學習還是課后向教師請教,都能抓準課文的知識要點。
二、結合教師講解,用批注帶動問題思考
即使學生在課前預讀環節準備得再充分,也需要在閱讀課堂上經歷教師細致的閱讀指導。如果小學生自認為預習得萬事俱備,忽略了正式閱讀課堂的學習,必然會出現得不償失、弄巧成拙的結果。對此,教師需要在閱讀課堂上針對文本內容提出思考問題,并且鼓勵學生嘗試通過批注式閱讀的方式來回答教師詢問的題目。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小學生閱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學會結合批注內容來聯系上下文進行分析,將難以理解的地方充分吃透。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走月亮》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綜合全文,對學生提問,這篇文章一共提到多少次“啊,我和阿媽走月亮”?每次提到的“走月亮”,描述的情景有什么不同之處?這個問題考查的是小學生對批注的細致程度,能否將重復、突出的地方重點標記出來。小學生通過批注不難發現,文中一共提到四次“我和阿媽走月亮”,每次都與前一段的內容有所聯系。此時,教師可以進一步加深問題難度:“既然提到月亮升起來了,為什么要添加‘從洱海升起這個條件,為何不直接說從花園處升起?”這個問題需要小學生結合批注內容與下文進行聯系思考。比如小學生在第二段的批注中寫道:“月亮是在洱海里淘洗過嗎?”重復了第一段提到的洱海,可見作者描述走月亮的地點可能是在洱海這個地方發生的。由此,也讓教師提出的問題有了合理的解釋。
三、強化課后復習,用批注記錄讀書感悟
課后復習也是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要環節,如果小學生不反復回顧知識點,那么就算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再好,也難以逃脫遺忘的結果。因此,語文教師應當著重加強監督小學生的復習學習,指導學生拓展課后訓練,通過批注式閱讀來記錄讀書感悟。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文章進行反復的閱讀加工,鞏固、內化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點。對此,教師要適當地把控監督力度,不要為學生布置太過復雜、疲累的批注式閱讀復習任務。要把握好點到為止的原則,這樣才能避免批注式閱讀教學起到反作用。以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琥珀》的教學為例,小學生在課后復習環節中,可以針對課文中的某個詞匯或句子,分別批注一到兩句話的閱讀感悟。比如在“許多老松樹滲出厚厚的松脂”這里,批注“形成琥珀的原因”?;蛘咴陂喿x完“又是幾百萬年過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以后,標記出疑惑之處“幾百萬年之前,地球上有蒼蠅、蜘蛛、松樹嗎?是否過于夸張,不符合實情?”以此為例,小學生可以隨時針對文章的內容來記錄感悟。遇到疑惑不解的地方,也能通過網絡查詢相關的資料,更好地進行閱讀論證。由此,經過不斷地拓展與記錄,小學生的閱讀體悟會更加的深刻。
四、注重示范引導,用批注培養閱讀習慣
通過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后復習三個環節循序漸進地訓練,小學生已經對批注式閱讀產生了全面的了解。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思維能力均處于上升時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對批注式閱讀的應用相對比較粗糙,語文教師應當為小學生做好示范引導工作。展示如何能規范化、有條理地靈活應用批注方式開展閱讀學習,這樣才能潤物無聲地為學生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珍珠鳥》的教學為例,教師需要在小學生閱讀之前展示自己的批注閱讀方法。比如閱讀到“能輕易地由疏格的籠子里鉆出來”時,不懂“疏格”這個詞的意思,可以在旁邊標記上問號,先閱讀下面的部分,不要因為卡頓在這個地方就讓整個閱讀的流程停滯不前?;蛘唛喿x到“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時,用波浪線進行標記,同時記錄道:“寫得十分形象”。小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示范提示,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重新批注閱讀這篇課文,經過規范性的訓練來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逐漸達到熟練應用的程度,充分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學習素養。
五、把握實際學情,用批注貫徹因材施教
語文教師在教導學生批注式閱讀方法的同時,也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學情,不能讓學生一味地照搬照抄教師展示的方式。因為教師的批注模式是基于自己的習慣與長期的總結形成的閱讀方法,適合教師卻未必適合學生。小學生彼此之間的語文基礎、學習習慣、性格愛好均有差異之處,批注式閱讀也要遵循學生實際學情的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從個性化的角度入手,這樣才能更加契合小學生的閱讀需要。比如,有的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習慣以標記的方式為主,他們認為通過各種特殊符號將文章的內容重新劃分,讀起來會更加規整。也有的學生在應用批注式閱讀模式時,習慣多書寫思想感悟,他們認為自己的想法比較多,多記錄這些內容有助于提升閱讀效率。除此之外,還有提取關鍵詞、增加點評、提出質疑等多元化的批注方法。語文教師需要指導小學生根據閱讀需求、文本內容、思維理解等自由創新批注的方式,從而更好地體現批注式閱讀的應用效果。
總之,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批注式閱讀,梳理文章框架,深入思考問題、記錄感悟。教師也要注意做好親身示范,教導學生怎樣規范的應用批注式閱讀方法,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進行細致的調整。
參考文獻:
[1]張雪芬.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初探[J].教育觀察,2019(08).
[2]韋聰維.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新閱讀,2020(11).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