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楠
摘要:稅是現在眾多企業關注的重點,同時也是國家收入的重要來源,與我們的生活更是息息相關。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上升,餐飲行業在當今的市場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國家稅收政策的不斷完善調整,推動了餐飲業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之前還有營業稅,自打2016年之后營改增之后,需要籌劃增值稅,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是餐飲行業的兩大重要稅種,在此次稅改中,對于餐飲行業提出了新要求,作為一個餐飲企業,不僅需要對稅收進行籌劃,更要規避不合理經營的風險,這將是較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忽視的重點。本文基于中國稅收制度,并結合餐飲行業的特點,提出了幾點關于餐飲公司稅務的籌劃點,并以小例子的數據為樣,提出籌劃前后的對比效果,希望能對其他的餐飲企業有所借鑒幫助。
關鍵詞:稅務籌劃;餐飲企業;方法
第一章 稅務籌劃簡析
提到稅務籌劃,首先要提到稅。稅收是國家重要的收入來源。稅是政府收來用于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是強制性、無償性的。稅收是跟著國家走的,依據當地的國情,也會有所變動。稅收的政策、制度以及分類都不同。就以美國為例,美國的稅收大多來自于美國公民本身,是以直接稅為重點的。反之,中國的稅收來源主要是針對中國的企業,是實行間接稅的。由此,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可以根據自己國家的政策、制度進行稅收籌劃,大衛.里夫森說過: 納稅人應該有權為了利用預期激勵而構建自己的交易項目,不多繳超過法定的稅款。在中國,企業要想在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要相應的減少成本,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降低企業的稅,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減少稅,就要進行稅務籌劃,確保其籌劃可以高效、合理地運行。稅務籌劃并不是偷稅、漏稅的意思。它是對公司收益的正當維護,是通過一系列合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活動籌劃所得的結果,并不是違法行為。
第二章 餐飲業現狀
餐飲業屬于第三產業,既不同于商業、工業,也不是純服務業,它包括生產、加工、銷售以及服務等,是一種綜合性的行業。從改革開放到如今的二十一世紀,餐飲業不斷革新、不斷拼搏,越來越科學化、信息化,發展越來越好。據數據統計,各個行業的增長率各有千秋,而餐飲行業屬于增長率較高的,要比其他行業至少高出十幾個百分點。古話說,民以食為天,加上中國的人口眾多,帶動和促進餐飲行業的蓬勃發展,而且,餐飲行業的門檻較低,許多創業的人都會想加入,在行業競爭激烈時,不僅要有自己的經營理念,還需要降低成本,實現價值最大化。
第三章 餐飲企業稅務籌劃的方法簡析
3.1利用餐飲企業的自身特色優勢降低名義工資
餐飲企業自身的優勢就是餐飲,企業可以考慮降低員工名義工資, 而改為提供一日三餐的方式增加員工的實際工資。這樣,一方面減少銷售剩余,避免浪費,充分利用餐飲企業無法銷售完的商品,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員工個人所應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2020年度,某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的餐館擁有員工50人,人均年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為0.6萬元,該餐館員工一日三餐均需要自己解決。該餐館每年由于商品無法銷售出去而產生的損失為6萬元。 這是就可以考慮運用餐廳優勢的稅務籌劃方法。該企業每年應當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0.6×3%×50=0.9(萬元)。 該企業可以考慮為員工免費提供一日三餐,這些餐飲是在企業經營以后 剩余的商品中提供,一方面避免了由于商品無法銷售出去而產生的損失 6萬元,另一方面可以將職工的人均年工資降低0.6萬元。這樣,該企 業不需要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減輕個人所得稅負擔0.9萬元,另一方面可以避免6萬元的浪費,實現利益最大化。
3.2合理選擇組織形式
現如今,大多餐飲企業都是連鎖經營的,一方面擴大規模,增加收益擴大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擴大知名度,比如海底撈、必勝客、肯德基等等。這些連鎖的餐飲店大多是以母子公司的組織形式,子公司是獨立申報的。假如,某連鎖餐飲企業總共有20家子公司,預計未來一年,10家盈利,10家虧損。盈利店總計盈利約2000萬元,而另外10家虧損額約為1000萬元。按照公司原先的組織形式,盈利公司需要根據其盈利的金額,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也就是2000x 25%=500萬元,虧損公司,盈利為負數,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這時,如果選擇設立分公司,繳納稅額就會減少,分公司是匯總申報稅額,依據稅法,應將20家公司的盈虧相互抵減,最終應納稅所得額為2000-1000=1000萬元,應納稅額為1000x25%=250萬元,比之前少納稅了一半金額,減輕了稅負。
子公司變更為分公司首先第一步就是要進行吸收合并,也就是將子公司合并入總公司,這種合并需要做出一份合并決議,主要負責人為公司的股東。合并的各方要求編制出資產負債表等報表以及財產的一些清單,之后,簽署合并協議為字據,在作出協議后十天內要通知各個債權人,三十日內要做出公告,整理各方的報表,匯總調賬,合并后要驗證實收資本,決議后四十五天內要向所屬機關申請登記。第二步由總公司在原來子公司的地區,重新登記設立分公司,完成變換。成立之后的分公司虧損情況可以遞減總公司的盈利,從而減少稅額。
3.3通過投資者身份向員工身份轉變的稅收籌劃
投資者就是個人從被投資的企業獲得相應的股息,當個人不再以投資者的身份,而是作為一名員工時,可以將自己應得的股息轉為工資。員工的工資原則上在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是可以扣除掉的。這種稅收籌劃方式也可用于個人創辦餐飲公司,比如說小江開了一家餐飲,2020年度總共能獲得80萬元的股息,小江并未在公司任職,也不從公司領工資,獲取股息,小江需要繳納16萬元的個人所得稅,這樣的話,最后只能收到64萬元的收益。如果他采用身份轉化,任職為企業的名譽總經理,主要的工作就是規劃公司未來的發展。這樣的話,年薪38.4萬,年末獎金24萬元,就相當于公司的工資中增加開支了62.4萬元。由此,最終分配的稅后股息將減少80-62.4×75%=33.2萬元,(38.4-6)×25%-3.192=4.908萬元,年末獎金的稅額為24×20%-1.692=3.108萬,股息的應納稅額為33.2×20%=6.64萬,合計4.908+3.108+6.64=14.656萬,稅后所得為62.4+33.2-14.656=80.944萬,通過這樣的稅務籌劃方式,江先生稅后純收入為15.944萬元。
3.4不同促銷活動的納稅籌劃
不論是什么企業,在賣東西時都會采用一些活動來搞促銷吸引消費者,線下超市也存在這種情況,就連線上也會選擇女王節、年中大促、雙十一大促等活動。一般促銷活動分為滿多少減錢、滿多少送優惠券以及滿多少返現金,直接打折等等眾多方式。選擇這些促銷方式,能夠帶來稅務減輕的程度是不同的。接下來以返券方式和直接打折的方式為例,假如某個餐飲公司采用滿100返20的銷售活動,返的券只能在下次消費時使用。如果當天這家企業的銷售額達到了8000元,則該公司需要返1600元的券,此時該企業應該繳納的增值稅為8 000÷(1+3%) ×3%=233.01元,換一種促銷方式,返20改為打八折,則當總銷售額為8000時,只需支付6400元,應納的增值稅為6400÷(1+3%)×3%=186.41元,相比之下,打折的方式要比返券的方式少交增值稅,少交46.6元,實現公司更好的稅務優化。
3.5增值稅分開核算的納稅籌劃
增值稅針對不同的業務情況是有不同的稅率的,餐飲企業提供的餐飲服務適用 6%的稅率,有些規模比較大的餐飲企業還同時兼營企業項目,如銷售一些當地的煙酒等貨物,銷售貨物時適用就是最高稅率,百分之十三。有的餐廳也會提 供有形動產、不動產租賃服務,分別適用13%和 9%的稅率,還有的在自己的田園中種植一些農作物,賣出這些農產品,這樣的項目,是屬于免征增值稅的。如果企業同時提供上述不同的銷售項目,此時,企業就應當將不同的經營項目獨立核算,或者分別由不同的子公司予以經營,以避免從高適用稅率。
H公司是一家餐飲公司,2020年度,這家公司在餐飲服務上的總銷售額為250萬元,銷售H市本地的特產,獲得收入100萬元,H公司還在自家種植了花生,并對外銷售,收入為10萬元。這家公司一開始并沒有分開核算,而是混為一談,最終計算得出的增值稅應稅收入為餐飲總收入250萬元加上特產收入100萬元加上花生銷售10萬元,共計360萬元。由于公司統一核算,只能按著最高的稅率統一計算,也就是按照13%的稅率,計算得出,該公司增值稅銷項稅額為:360÷(1+13%)×13%=41.41(萬元),應當繳納增值稅:41.41-10=31.41(萬元)由于公司項目較多,適用稅率也不同,如果分開核算,就會減少許多稅。如果分開核算,自產的花生就不要成為基數,不用算稅,最后的稅額為250÷(1+6%) ×6%+100÷(1+13%)×13%-10=15.65
這樣一比,相當于少交了一半的增值稅。
3.6合理運用稅率優惠政策節稅
當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在不同稅率的邊界徘徊時,可以充分的利用企業所得稅中的一些優惠政策。譬如,公司員工30人,公司年末應納稅所得額為302萬時,按照國家稅法規定,年應納稅所得超過300萬時,需要按照25%的稅率納稅,也就是302x25%=75.5萬元,稅后收益為302-75.5=226.5萬元,如果公司在年底通過公益捐贈或者采取一些打折讓利、滿減活動等行為,使得公司年末的應納稅所得額降到300萬元,就可以合理的應用企業所得稅的相關優惠,當年的應納企業所得稅就變為100x25%x20%+200x50%x20%=25萬元,公司的凈利潤變為300-25=275萬元,在稅額上降低了50.5萬的稅,增加了48.5萬元的收益。
第四章 總結
通過上面的分析,只是介紹了幾種稅務籌劃的方法,還有許多餐飲企業可以在稅務籌劃上利用的方法。上述的方法通過數據直接的反映出了稅務籌劃前后的不同,也可以直觀的看到籌劃后,節省下來的稅,更有利于企業拿著這些剩下了稅去發展公司的其他地方,但是,這些方法也不是絕對的,還需要結合公司的實際去考慮,不能單方面的就認為打折一定會比返券好。稅務籌劃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僅關于稅上的籌劃,還需要整個公司的運籌與運作。通過幾個數據的顯示,希望能引起餐飲企業對于稅務籌劃的重視,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貝貝.A房地產企業的稅務籌劃研究[D].江蘇大學,2017.
[2]盧輝明.淺談營改增對餐飲企業的影響及其稅務籌劃建議[J]. 財經界(學術版),2018(09):130-131.
[3]吳麗芳.“營改增”后企業稅務籌劃研究[J]. 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03):108-112.
[4]寧宏茹,白俊雅.“營改增”后餐飲企業稅務籌劃相關問題探討[J]. 財會通訊,2017(20):121-124.
[5]張雷.稅務籌劃角度下餐飲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研究[J]. 納稅,2020,14(07):28-29.
[6]趙韌.從稅務籌劃角度看中小餐飲企業采購成本控制[J]. 現代企業,2018(12):81-82.
[7]曹夢瑤.中小餐飲企業的稅務籌劃[J]. 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4):57.
[8]王娟.企業稅務籌劃的風險分析及對策研究[J]. 財會學習,2019(21):170+172.
[9]程璐璐.企業的稅務籌劃[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
[10]常紅云.大數據時代企業稅務籌劃管理[J]. 納稅,2020,14(0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