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不斷發展建設的過程當中,各企業對經濟有著推動性的作用,而供應鏈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的一種特殊性競爭方式,它的效率提升對企業的整體運營和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而且提高供應鏈財務管理也能為各企業自身競爭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是在目前多元化社會背景下,各企業所面臨的生存環境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如果稍有不慎就會被時代所淘汰,那么如何才能保證供應鏈運作效率這已然成為各企業目前所要重視的任務。本文先闡述了供應鏈財務管理的理論概述和供應鏈財務管理對于供應鏈運作效率的作用表現這兩個方面,然后又對供應鏈財務管理對供應鏈運作效率提升的有效措施展開討論,并提出了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供應鏈:財務管理:運作效率:促進作用
引言:供應鏈的管理當中會融合很多學科專業的知識理論,而且也能生成很多新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市場進程不斷創新變化的基礎上,各企業之間雖然存在很大的競爭,但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上上下游企業和同行業之間的密切聯系,這樣就能形成很多的供應鏈關系,它對于現代化企業的發展運營有著很大的作用效果,所以受到很多企業的認可。財務作為企業發展的命門,它在供應鏈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我國的發展建設相比于西方的發達國家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并且在供應鏈研究上理論和實踐都不多,所以可以借鑒的內容比較少,針對這一問題,就需要從供應鏈運作效率為基準,以此來展開財務管理的建議討論。
一、供應鏈財務管理的理論概述
供應鏈指的是企業在生產過程當中,將所涉及的產品和服務提供給用戶這一活動中上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簡單來說供應鏈就是企業之間在實物、信息以及資金上有機結合而形成的網絡,對于它的管理主要是應對以上三個方向的整合與分配,而且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且密不可分的,如果任何一個要素出現了問題,那么就有可能導致整個供應鏈都出現損傷或者崩潰。在以往的企業財務管理當中,最終的目標只是局限在對資金的管理和如何獲得經濟效益上,所以企業大多都比較注重產品的生產、銷售以及再生產等方面的質量和效率,但是對于一些外部的影響要素并不加以重視和分析。而現如今的供應鏈財務管理就能夠彌補這些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能夠將企業的內外部因素都考慮在內,就連和企業生產、銷售等過程中涉及到的供應商、銷售商等或作組織都會涉及到。通常來講企業作為供應鏈當中的組成部分,它自身的財務運行狀態對供應鏈中其它組織都有著一定的影響,而且那些供銷商的效率同樣也會影響到供應鏈。供應鏈當中的企業包括供應商、生產商以及銷售商,從這里就能看出他們之間的聯系是極為密切的,用一句話比喻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只要其中的一個部分受到損傷,那么其他的組織都會受到牽連效應,也就是說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對于供應鏈中所有的企業都會產生一定的效率影響。如果是供應商企業,他們的財務管理水平要是提升,那么就會有效的降低成本,其它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的管理成本也都會隨之降低,銷售商的供應鏈財務管理則會對整個供應鏈有著直接性的影響。從另一個方向上來看,各企業之間在供需關系基礎上所形成的供應鏈系統在市場當中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在財務管理上互相遞進,并且節點是供應鏈節點企業,其中的各內部組成結構要素之間都要進行財務管理,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企業自身的運作效率。企業在融入到供應鏈以后,需要基于自身對供應鏈加以財務規劃、控制以及分析。
二、供應鏈財務管理對于供應鏈運作效率的作用表現
(一)可以降低供應鏈的風險
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有穩定的運行環境作為支持,能夠影響到他們的因素有經濟上的宏觀穩定性、各行業之間的競爭以及金融環境,也就是說企業內外部經濟環境都有可能帶來財務風險。但是采用財務管理就能夠對企業所掌握的先進和產品進行實時監督管理,就算遇到了風險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調整,而且面對不同的環境都能從容應對。在供應鏈的運營中,很多被限制的企業已經沖破了枷鎖,向著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著,但是所要承擔的風險也變得更多,這些都是在企業的供應鏈平穩與高效率之間所呈現出來的矛盾體,如果兩者之間的管理不能實現平衡的話,企業的供應鏈就極有可能出現風險,從而制約企業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企業供應鏈財務管理需要做出有效的應對措施,通過科學的監督管理和控制,對供應鏈的每一個要素都實時跟蹤,掌握它的運行狀態,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作出應對措施。還可以對于實地進行調查抽樣再分析,就是當風險發生之前就做好充分的預防,避免它出現,當發生后要注意控制的得當,防止損失擴大,在之后要合理的做出總結反饋,再加上財務管理的監督系統,如此供應鏈的風險才能達到標準化的控制效果。另外,需要在企業的供應鏈財務管理過程之中對風險控制實行全面化覆蓋,覆蓋范圍是信用、市場以及操作等管理層面。
(二)提高供應鏈財務管理的水平
在供應鏈運作過程中進行財務管理最明顯的就是可以達到規劃和控制的效果,這樣一來企業才能在對資源的使用和分配上達到最大化效率,從而避免浪費現象的出現。在科學的統籌規劃下,企業能節省很多流動的資金,防止被占用,當這些流動資金的使用方向是正確的時候,那么整個供應鏈的運行過程中就能呈現出很好的效率,其中包含的各企業之間也能獲得效益。并且在財務管理基礎上對供應鏈中各企業的財務活動展開策劃并從中控制,因為直接參與,所以獲得的各種財務資金數據才更加全面、真實、可靠,這些都能為供應鏈的運行效率作為理論依據。我們需要認識到財務在供應鏈的管理上是核心部分,它會給供應鏈開展各項活動提供經濟支持,所以說它有著特殊性,如果能夠對財務加以科學的管控,供應鏈的運行自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再者,財務進行策劃當中會生成很多的信息數據,這些都能作為供應鏈中各企業之間的信息流動提供依據,而且能最大化降低風險的出現,同時提高供應鏈的整體效益。此外,在供應鏈中進行財務管理應當在有效的計劃基礎上對財務活動加以控制,做好秩序上的維護,這是提高供應鏈運作效率和營造公平公正競爭環境的重要因素。
(三)對供應鏈的持續優化
現階段我國大多數企業在對財務進行分析的時候采用的方法基本上就是在事情發生以后才會落實,比方說把以往的財務報表拿出來和近期的財務運營情況做對比再分析評價,這樣的方式有點就是對那些財務信息的獲取比較容易,而且也能長期進行,但是單一的財務報表并不能把企業所有的情況都反映出來,還有很多的信息都無法在報表上呈現,它有著很明顯的滯后性,因此那些沒有涉及到的因素難免會給日后的管理工作帶來潛在的隱患并造成經濟損失。在供應鏈當中財務管理與企業之間的生產經營是有著關聯的,所以也對很多的信息、資金以及產品都能夠踐行管理控制,并且企業當中的每一個生產環節都能涉及到,這也為日后供應鏈的管理決策打下了良好的鋪墊。而且把那些管理的程序都細化分析,并融入到每一個生產和經營的環節當中,在管理的時候才是能盡快的實現轉型,而整個供應鏈的運行效率也會得到實質性提升。
三、供應鏈財務管理對供應鏈運作效率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供應鏈管理認識
供應鏈的管理應當在企業中的每個生產和經營環節都有所滲透,及時的對管理方式更新,這些都是提高供應鏈運行效率和企業生產管理質量的保障。企業的管理者要有遠光,在制定戰略措施的時候必須意識到供應鏈管理效率的重要性,進行管理的時候秉承著可持續發展觀念,處理好其中的各方面事務,讓企業在成本的投入和收入的效益形成正比,如此方可實現均衡全面的發展。另外,要對企業內外部諸多環境要素全面化分析調查,根據各要素調整供應鏈,使其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多對工作人員開展培訓,讓供應鏈管理這一觀點可以在職工的腦海中扎根。當供應鏈管理落實以后,下一步就是對企業中財務管理制定規范且嚴格的制度體系,讓企業盡可能的走向集約和規范的管理。在財務人員的培訓方面,尤其是一些政府新發布的政策法規,是必須要在培訓中體現出來的,定期的展開針對性培訓,將知識和技能有機結合。具體上要實行責任落實個人的制度,也就是在工作上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對財務人員進行抽查,一旦發現他們沒有按照標準的程序或者是在法律合法范圍內完成自身的任務或者出現違法犯罪行為,這些都要將所有責任落實到個人的身上,只有這樣才能對所有的人員達到約束,也要建立一個應急處理部門,他們會針對一些突發事件及時的做出分析和應對措施,這些都能體現出供應鏈管理信息傳遞上存在的優勢。
(二)完善供應鏈財務管理的水平
我國在企業供應鏈財務管理上發展的時間并不長,有很多的企業管理人員他們對此了解較少,也沒有形成財務管理的觀念,就算實行了供應鏈也沒有經驗可借鑒,所以在運用上存在諸多問題。針對于此,應當根據供應鏈的財務管理工作實際情況來制定管理標準,提出一些規范意見,再科學的做出推廣,將那些成功的案例作為宣傳核心內容,組織相關的科研人員對此深入的分析,這些都能成為各企業的借鑒依據。從供應鏈的整個方向看去,雖然說各行業之間存在差異性,但是也能從一些節點作為突破口以供應鏈為中心作出統一的管理系統,各部門認真負責自己工作發揮出職能效果,全部人員參與管理,哪個企業或者部門出現差錯,就要他們付出代價。除此之外,財務中預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會計人員是管理企業財務的,他們在進行預算的時候為了確保準確、全面以及標準特性,就應當有超遠的目光,仔細且精準的展開預算工作,對各部門的工作制定量化目標,提出要求以后部門乃至工作人員都將指導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目標是什么,將評價和他們的薪酬掛鉤,這是提高供應鏈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三)推動供應鏈財務管理的全面化
要想讓供應鏈發揮出它的真正價值,那就需要將財務管理工作進一步落實,并不能局限在表面。具體分析財務管理的制度規范屬于硬件基礎,其中的人員才是各方面工作的重點,他們能夠靈活的做出調控,所以企業應加強培訓體制的建立,通過獎罰來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約束。在供應鏈運行當中,根據各崗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工作標準,要求工作人員按照程序完成任務,做好福利政策,對表現優異的進行獎勵,不認真對待工作的懲罰,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內部環境且推動供應鏈財務管理的全面化。在各崗位基礎上,給員工的個人素養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運行效率,所以企業就要根據他們在職的崗位工作上的方向來引導人員參與學習。這其中要先了解每一個部門的實際情況,在不斷創新管理理念的同時要形成規范化的程序,還要全程進行檢測,及時的發現工作人員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的對其業務培訓,這樣也有利于找到某些工作人員在供應鏈管理上的具體需求。接著是要形成一個動態且能夠吸引員工自我提升綜合能力的環境系統,開展定期和專項培訓,不斷提高各員工的業務能力。從他們的思想和素質上著手,讓他們能夠正視自己的工作并重視起來,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參加工作和學習。為了讓供應鏈的運行長久華,企業要根據財務管理的特性調整內部結構,讓員工的思想和工作能力與時俱進。
四、總結:
綜上所述,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監管是確保供應鏈運行合理化的重要舉措,因此企業必須要從各方面因素作為出發點不斷的進行優化創新,以此來確保供應鏈的穩定和可持續運行。
參考文獻:
[1] 徐娜. ?財務管理中的供應鏈價值運用及分析[J].中國商論. 2017(21)
[2] 吳佳明. ?基于供應鏈的財務管理模式探析[J].經貿實踐. 2018(14)
[3] 田帥,張桂仁. 供應鏈管理中的財務監控[J].現代經濟信息. 2015(22)
[4] 戴新民,朱佳翔. 供應鏈管理與財務管理的整合[J].財會通訊. 2006(05)
[5] 吳江. ?基于供應鏈的財務管理模式探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21(04)
[6] 周海坤. ?供應鏈的挑戰是信任不充分[J].中國儲運. 2011(08)
[7] 宋冀東. ?如何打造供應鏈的核心企業[J].企業活力. 2011(09)
[8] 張君卿,于立娜. ?供應鏈管理中不確定性問題研究[J].時代經貿(下旬刊). 2008(11)
作者簡介:
沈明星(1993—),女,漢族,籍貫:河北衡水人,河北工程大學管理工程與商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會計,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