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樂義
摘要:我國的殘疾人就業保障工作發展迅速,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和管理的工作也變得日益重要,我們要規范使用殘疾人保障金,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壓實部門責任,有效發揮殘疾人保障金作用,為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提供更好環境和更多支持,及時協調解決殘疾人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關鍵詞:人力資源;殘疾人;保障金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稅務總局、中國殘聯印發《關于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 更好促進殘疾人就業的總體方案》,要求各級單位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穩定制度框架、優化征收結構、規范資金使用、健全激勵約束的思路,以完善殘保金征收使用管理制度為切入點,進一步提高殘疾人就業能力和殘疾人就業服務能力,共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因此,如何加強人力資源管理,規范使用殘疾人保障金成為做好此項工作的關鍵點。
一、目前我國殘疾人保障金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國內殘疾人就業保障工作的堅實后盾,是樹立殘疾人就業信心和鼓勵殘疾人參加工作以及自主創業的動力。但是目前國內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管理工作存在著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合理開展人力資源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一,一些企業和單位不能夠嚴格按照相關法規的要求及時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不能夠安排殘疾人就業或者數量不符合標準要求的企業和單位,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但是,據統計大部分企業不能夠足額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而事業單位也對繳納殘疾人保障金不夠重視。第二,殘疾人保障金的預算及使用不夠科學合理。由于沒有具體規定殘疾人保障金資金流向的文件,導致許多地區的殘疾人保障金財務管理部門對于殘疾人保障金的預算比較混亂,只有部分資金會真正用于保障殘疾人就業工作。這就大大減少了殘疾人的受益范圍,違背了設立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初衷。第三,一些服務部門在進行殘疾人保障金財務管理工作時,會有亂收費現象出現,不出具正規的票據,沒有建立完整的賬目信息并及時歸檔。沒有形成強有力的監督機制來確保殘疾人保障金收繳工作的透明和公正。
二、規范使用殘疾人保障金的基本原則
一要堅持統籌兼顧。統籌完善、系統優化殘保金征收結構,既穩定殘保金征收制度框架,又積極回應企業等用人單位訴求,更好發揮殘保金制度作用,促進用人單位增加殘疾人就業崗位,逐步形成就業增、成本降的良性循環,實現殘疾人就業與用人單位健康發展互利共贏。
二要堅持以人為本。禁止在就業中歧視殘疾人。進一步用好用足殘保金,完善精準獎補政策,鼓勵用人單位以崗適人、因人設崗,更好滿足殘疾人就業需求,創造更具包容和人文關懷的就業環境,提升殘疾人就業能力,推動殘疾人實現更加穩定、更有質量的就業。
三要堅持多措并舉。針對當前殘疾人就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完善殘保金制度為抓手,同步健全殘疾人就業保護、就業支持、就業服務,著力強弱項、補短板,充分調動殘疾人就業創業積極性,發揮多元主體合力,更好保障殘疾人就業。
三、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我們必須要根據社會發展要求,樹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加強人力資源管理,規范使用殘疾人保障金。
一要轉變服務理念。從原先的管理人理念轉變成服務人、影響人的理念,從對人才的維持轉變到人才的開發上。同時,在組織上也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構建包括人才的引進、開發和管理在內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保證人力資源管理各要素的有效配合和銜接,確保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現代化和生命力。例如在完善殘疾人就業服務保障機制方面,要積極發揮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服務的作用,主動協助企業、殘疾人職工、就業服務機構簽訂三方協議。
二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人才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最主要的財富和生產要素,保證各行各業的發展。因此,事業單位要想真正克服各種體制性障礙,得到發展,必須要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構建科學有效的培養機制。同時對于殘疾人就業保障服務部門也要進行“精兵簡政”,剔除不必要的部門以及服務人員,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消耗,盡量做到殘疾人就業保障服務部門內部的收支平衡,盡量自給自足。切實做到殘疾人保障金專項資金的專項用途。
三要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首先要保證事業單位人力資源考核制度的公正性。將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聯系,實現考核制度的標準化和嚴格性,保證員工都能根據考核得到客觀的評價;其次,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意見反饋機制??冃гu估作為一個評估機構,只有充分收集員工的意見和建議才能真正對他們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保證評價的準確性。
四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的建立是激發員工主動性,實現組織目標的重要手段。但是,傳統人事管理所采取的激勵方式具有單一性,難以滿足員工需要。因此,事業單位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穩定的薪酬管理機制。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在事業單位內部實施競爭上崗、優化組合等制度,保證人才的脫穎而出,并達到優化人才資源配資的目的,形成人人具有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的氛圍,激勵學生通過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勵機制。除了物質上的激勵,事業單位管理者也應該從滿足員工的精神需要出發,關心和理解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四、結語
殘疾人保障金管理工作對于改善殘疾人就業情況,提高殘疾人的社會地位影響十分重要。通過合理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監督保障金的收繳以及科學合理的運用,保證殘疾人保障金落到實處,能夠切實解決殘疾人就業保障的實際問題。重視殘疾人保障金的管理工作,發揮其實際的效力,能夠改善國內殘疾人就業工作的現狀,保持社會安定,促進和諧發展。這也體現了政府對于弱勢群體的重視和關心,符合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雷宗瑜.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管理使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審計,2008(2):1,26 .
[2]尚b.淺談殘疾人保障金制度實施中的問題[J]. 職業, 2009(17).
[3]卜濤我國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J].北方經濟,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