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
摘要:黨的十九大建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帶動了地方經濟建設和發展。本文針對我國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對鄉村振興的具體建設成效以及面臨梗阻進行總體分析歸納,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單位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鄉村振興;對策
我國十九大報告中積極提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并分析了牧犬農村發展存在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人才人力資源好勞動力等問題,并針對“三農”小康社會建設短板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夠促進金融振興提供有效的改革建議。
一、分析目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具體表現
了解農村經濟建設現狀,確定金融扶持農村經濟的重要措施是現代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途徑。
從現有的金融扶持現狀來看,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積極開展金融產品創新活動,為農業個體經營戶提供了營業貸款,并推出農業機械貸款、農業消費貸款等活動,涉及的工作范圍包括了農戶養殖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等,為農戶的基本生活和生活管理提供了重要的資源。
此外,市農聯社積極延展農信貸領域,針對種植、生產、銷售等環節也提供了特色扶持貸款,幫助農戶發展特色農業建設,做農業產品種植管理和加工銷售等提供了重要的幫助。
再具體的貸款發放方面地方法人機構都加強了內部工作管理,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機械設備如自助貸款機等,為農戶的快捷、便利的抵押貸款服務提供了重要的幫助。
二、分析鄉村振興建設存在的梗阻
以上可知,我國的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建設項目的力度不斷加大,在國家的各項政策和農戶的積極合作下,獲得了初步成績,但是因為我國的農村人口眾多,農業鄉村多而散,存在處理繁雜的問題,需要進行長期持久的控制處理,面臨的主要梗阻問題如下。
1.農村信用的環境不佳
因為農村的建設環境存在問題,農戶對個人征信的重視程度不足,整體收入有限,因此存在還款難、逃債的問題,催債清收的難度大,信用環境不佳;此外,我國現已建立了農村信用社體系,但是大部分的農戶的信用體系建設不完善,雖然已經錄入了信用體系平臺,但是很多平臺的經濟效益發揮不顯著,信息更新的速度慢,貸款的發放簡單,收回難,直接影響了金融機構的資金流動性。
2.金融創新產品的推廣力度不足
目前我國的農業貸款方式主要是抵押、質押貸款,但是農村農民的抵押資產少,僅有土地和農作物,因此貸款數額有限,不能夠在短時間有大范圍的發展;因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風險授權管理內容有限,在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地方的規章制度下,地方法人的金融扶持力度也影響了鄉村振興發展。存在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中土地經營權流轉糾紛,房屋貸款業務的問題多,若遭遇自然災害或者是糧食經濟市場波動,農民的還貸能力也有待爭議。
3.金融服務的力度存在較大問題
針對我國農村的經濟建設情況和人力資源分布來看,農村存在地廣人稀的問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物理網點數量少,專業技術人員不多,基礎設施差,因此宣傳、后期管理的力度不足,服務質量有待提高。
4.鄉村振興的激勵政策不夠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由于前期貸款投放較多,周期跨度較長,相關的費用也較高。此外,政府部門和央行對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給予的相關優惠政策仍在制定或完善階段,沒有形成激勵合力,考核機制不健全,不能夠充分調動地方法人機構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針對地方金融法人支持鄉村振興的戰略措施建議
1.不斷完善農村的信用環境建設
建議相關單位針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策略,加強基層央行和地方法人的金融機構建設,全面加強征信體系構建,通過宣傳知識,加強商業改革構建出適合當地法人機構建設風險管理體系,最終維護好各方的正當權益,保證農村征信體系好又快發展。
2.創新農村的金融產品
在多方面的經濟和環境影響下,我國的金融同業競爭的壓力越來越明顯,地方法人的金融機構要有憂患意識,加強制度建設和經濟管理,結合“三農”的整體建設特點不斷調整運營策略,做好“農作物貸”、“大棚貸”、“畜牧貸”等工作,最終加大金融服務創新建設力度,創新資金產業的增長點,全面促進金融改革發展。
3.做好農村金融服務的整體綜合建設
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要結合三農服務的技術關鍵點和服務關鍵要素,做好基礎設施、金融網點和人員配備、績效考核等多方面創新,為農民貸款做好“最后一公里”建設,最終為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等提供科學有效的金融支持和保障服務,全面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和質量。
4.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
國家要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重視“三農”環境下的金融扶持鄉村振興戰略活動,并結合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見色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的政策;對于存在的財務壞賬核銷要給予補貼;適當降低費率,減少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對于作用大,成效明顯的機構可以開辟綠色通道,最終在利率和農業貸款等多角度基于優惠和擴大額度,最終激發法人金融機構的綜合建設積極性和能動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地方法人的金融機構建設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但是因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生產環境的影響,其建設價值體現不明顯,且存在建設梗阻,建議相關單位因地制宜,積極和農聯社,國家相關機構合作,改善生產經營方式,結合農業的生產特點創新產品,最終合理走向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胡國有,李華昕,李星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的梗阻及對策——以松原市為例[J].吉林金融研究,2020(08):39-41.
[2].關于地方政府支持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發揮鄉村振興支農主力軍作用的建議[J].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0(02):63-64.
[3]中國人民銀行海西州中心支行課題組,王廷芳.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發展——以青海省海西州為例[J].青海金融,2020(02):60-64.
[4]龍建平.欠發達地區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路徑選擇[J].金融與經濟,2018(1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