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
魏 國? 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病理學組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皮膚科分會(醫促會皮膚科分會)華夏皮膚影像人工智能協作組組員,第一屆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能聯盟皮膚科委員會專家委員,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皮膚性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等。擅長脂溢性脫發,斑禿及各類毛發相關性疾病,銀屑病,白癜風,痤瘡、尖銳濕疣,瘢痕疙瘩,皮膚激光美容,手足癬、皮膚腫瘤等的診治及疑難皮膚病的病理診斷。
門診時間:周一全天、周四全天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脫發人群調查數據,中國已經有超過2.5億人正飽受脫發的摧殘。也就是說,平均每6個人里就有1人存在脫發問題。脫發已成為時下人們最有共鳴的話題之一。為了應對脫發,很多脫發患者嘗試了各式各樣的偏方,可到頭來脫發的情況非但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
脫發是一類以頭部毛發減少為特征的疾病,引起脫發的因素紛繁復雜。因此,要真正解決脫發的問題,首先查明脫發的原因。
人類每天都會經歷頭發的脫落,但并不是所有的脫發都是疾病引起的。一般來說,人體正常的生理性脫發不超過100根,這屬于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但是,如果每天脫落的頭發數量在150根以上,連續超過1個月且沒有停止的跡象,部分區域出現明顯稀疏時,就可能是病理性脫發,需要及時就醫了。
“拉發自測法”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自己的脫發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操作方法是:
(1)把五指伸開,插入頭發根部,手掌緊貼頭頂,然后并攏五指夾住頭發,注意不要夾得太松。
(2)輕拉頭發,做6~8次,如果手指縫里夾掉的頭發每次都在六七根以上就可能出現了脫發,可考慮去醫院的皮膚科進行相關檢查。
病理性脫發是由遺傳、藥物、內分泌失調等多種因素引起頭發的非正常脫落,常見的類型有瘢痕性脫發,比如紅斑狼瘡、扁平苔蘚,毛囊炎等引起的脫發;非瘢痕性脫發,比如雄激素性脫發、斑禿、牽拉性脫發等;還有毛發脆弱引起的脫發,這一類一般都是先天性的。
不同類型的脫發治療方式不盡相同,醫生會通過皮膚鏡檢查、抽血檢查等來判定患者的脫發類型。
目前臨床上最多見的脫發類型為雄激素性脫發,也稱脂溢性脫發,主要與體內睪酮、5α-還原酶和二氫睪酮水平及毛囊雄激素受體敏感性密切相關,遺傳、精神壓力、頭皮微循環等也會對其造成影響。
即使是同一種雄激素性脫發,治療時也要根據性別和脫發程度進行調整:男性一般需要口服非那雄胺、外用5%的米諾地爾;女性一般不需要口服藥物,以外用2%的米諾地爾為主,嚴重者需要配合口服其他藥物。
接受治療期間,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不要隨意增減藥量,并做好接受長期治療的準備。口服藥物并不會造成身體其他部位的毛發生長,大家不用擔心變得“毛手毛腳”,但服藥期一般長達半年以上。
不少脫發患者常常會收集各種“生發攻略”,但往往容易誤入歧途,加重了疾病的進展,下面幾種常見的誤區并不能改善脫發,一定要及時止損。
有很多人相信涂抹生姜能治脫發,一旦發現脫發便直接拿生姜在頭皮上涂抹。但姜片擦頭皮并不適用于脫發患者,如早期斑禿患者,他們的頭皮中還存在部分有生發可能的毛囊,這時用姜片反復摩擦頭皮,反而容易造成毛囊的壞死,人為造成毛發的繼發脫落和損害,不利于病情的恢復。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吃芝麻、核桃可以生發的說法,甚至還有商家打著黑發、生發的旗號出售芝麻丸等食品。但芝麻、核桃等堅果油脂含量大,吃多了只會引起肥胖,對生發并沒有作用。
市面上一些防脫或者生發產品,比如洗液、生長液、精油等,里面可能含有促進毛發生長的成分,但作用有限,并不治本。此外,市面上有一些號稱可促進毛發生長的保健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缺乏有效的臨床證據,不要盲目輕信,長時間服用可能還會引起肝腎功能受損。
除了生發,網絡上甚至還有“白發轉黑”的各種所謂的“秘方”。我們需要明白一點:正常的生理性白發一旦生成,是自然衰老的生理現象,沒辦法轉黑。但臨床上有一種叫作毛囊性白癜風的疾病,通過合理的治療可以實現毛發的轉黑,但這并不是生理性白發的轉黑。
(林? ? 雨、孫? ? 淼? ? 整理)
(編輯? ? 楊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