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喜 張 陽 張景尚 安 瑩 鄧世靖 萬修華 曹 凱 王進達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學與視覺科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05
干眼癥是影響視覺與生活質量最常見的眼表疾病[1]。干眼癥的臨床輔助診斷檢查方法很多,但缺乏“金標準”[2]。淚膜干涉成像儀作為干眼癥診斷的重要檢查手段,可直接觀測眼表淚膜脂質層的形態及穩定性,具有非接觸、無創傷、方便快捷、直觀、重復性強、操作簡單等特點[3],對脂質缺乏型干眼癥患者的淚膜穩定性評價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應用的淚膜干涉成像儀多為進口,價格昂貴[4]且對眼科技師要求高[5],推廣困難。國產LY-121 淚膜干涉成像儀已經初步研制成功,但相關的評價工作鮮有開展。本研究利用國產LY-121 淚膜干涉成像儀對干眼癥患者進行評估并與國外成熟設備進行比較,評價國產淚膜干涉成像儀的對淚膜分級的可靠性和可重復性。
本研究收集2018 年3 月至9 月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以下簡稱“我院”)眼科門診就診的有干眼癥狀的患者22 例(43 眼)。所有入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方案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干眼癥的診斷標準:淚膜破裂時間<10 s;Shirmer Ⅰ試驗<10 mm;眼表活體染色異常。3 個檢測中滿足2 項即可診斷為干眼癥[6-7]。
納入標準:①年齡18~60 歲,有干澀、異物感或痛灼熱感、畏光、視力波動等癥狀;②自愿參與檢查。
排除標準:①患眼部或全身系統性疾病;②有眼部外傷史或手術史;③眼部結構存在先天異常;④有眼部或全身長期用藥史。
所有患者均進行國產LY-121 淚膜干涉成像儀(北京諾亞康醫療科技公司)檢查。采用淚膜干涉成像儀與裂隙燈成像系統相結合的呈現方式,該檢查項目為非接觸無創性檢查,每位受檢者雙眼圖像采集時間為1~2 min。診斷分級為1~4 級,其中1 級:淚膜分布均勻,無明顯干涉條紋;2 級:淚膜分布均勻,有少量干涉條紋;3 級:淚膜分布不均,有較多干涉條紋,無明顯色彩變化;4 級:淚膜分布不均,有大量干涉條紋,色彩變化明顯。
所有淚膜圖像診斷分級均由一名經驗豐富的角膜病醫師進行并記錄封存。先由一名經過培訓的眼科醫師(副高職稱,工作年限15 年),參考日本產DR-I淚膜干涉成像儀分級診斷標準對國產淚膜干涉成像儀所采集淚膜圖像在不同時段進行2 次分級診斷。比較兩次診斷的一致性。由第二名經過培訓的眼科醫師(副高職稱,工作年限17 年)在同樣的標準下對同一批淚膜圖像進行分級診斷,比較兩名醫師的一致性。最后采用OCULUS 眼表綜合分析儀對患者進行淚膜診斷分級,比較其與國產設備的一致性。
采用開源R 語言(版本4.0.4,http://r-project.org/)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加權Kappa 系數及其95%CI 進行一致性分析,1≤Kappa≤0.8 為幾乎完全一致,0.8<Kappa≤0.6 為高度一致,0.6<Kappa≤0.4 為中度一致,Kappa<0.4 為一致性較弱[8]。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共收集臨床有干眼癥狀的患者22 例(43 眼),年齡18~60 歲,平均(39.6±14.5)歲;男12例,女10 例。
同一名醫師兩次診斷結果一致的比例為88.4%(38/43),兩次診斷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兩名醫師診斷一致的比例為76.7%(33/43),兩者的診斷分級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一致性評價結果顯示:同一名醫師兩次檢查結果的Kappa值為0.818(95%CI:0.707,0.929),兩名醫師檢查結果的Kappa 值為0.781(95%CI:0.775,0.787),均在0.750以上。見表1~2。
表1 同一醫師兩次測量的結果比較(眼)
表2 不同醫師之間的測量結果比較(眼)
國產LY-121 淚膜干涉成像儀與OCULUS 眼表綜合分析儀的淚膜分級結果比較,診斷一致的比例達到90.69%(39/43),Kappa 值達0.862(95%CI:0.803,0.921);兩款設備的診斷分級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可靠性評價(眼)
本研究發現國產LY-121 淚膜干涉成像儀能夠獲得清晰的淚膜干涉圖像,其淚膜分級結果與進口產品比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有良好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干眼癥患者數量近年來大幅增加[8-18],目前臨床輔助檢查方法雖然較多,但缺乏公認的“金標準”,實際工作中往往基于多種檢查方法聯合診斷。最常用的輔助檢查方法是Schirmer 試驗和淚膜破裂時間,但Schirmer 試驗對于脂質層分泌過少(或者脂質層功能減弱)的患者存在假陰性的情況[17]。隨著成像技術的發展[3-4,19-22],臨床已實現非接觸的淚膜評估,其中淚膜干涉成像是成熟方法[23-27]。淚膜干涉成像可直接觀測眼表淚膜的形態及穩定性,與Schirmer 試驗、淚膜破裂時間及角膜熒光素染色結合可輔助診斷大部分干眼癥,且具有非接觸、無損傷、檢查客觀準確、方便快捷(檢查全過程1~2 min 完成)等優點。
本研究證實了國產LY-121 淚膜干涉成像儀的成像分級結果與國外成熟的OCULUS 眼表綜合分析儀的淚膜分級結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性能上完全不劣于進口產品。本研究還從多個方面探討了國產LY-121 淚膜干涉成像儀的診斷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同一操作者在不同時間的測量結果,乃至不同操作者之間的測量結果,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國產LY-121 淚膜干涉成像儀可很好的應用于臨床干眼癥輔助診斷工作。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結果雖然初步證實了國產LY-121 淚膜干涉成像儀在診斷干眼癥方面的價值,但該儀器與淚膜破裂時間、角膜熒光素染色等輔助檢查方法的相關性仍需深入探討,以對其性能進行全面評估,促進其更好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