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罡,王越,梁肖
邯鄲市永年區海翔機械廠 河北邯鄲 057150
某離心飛重轉速調節器(見圖1)在高速狀態(轉速5000r/min左右)工作中深溝球軸承磨損嚴重,深溝球軸承使用壽命僅為300h,檢修時必須更換或調整軸承間隙。軸承間隙調整后,圖1 中的H值也需要隨之調整。在調整離心飛重轉速調節器時,需要使用厚度為0.2mm的薄墊圈(見圖2)。庫存只有厚度為1mm的調整墊圈,厚度0.2mm的硬化狀態1Cr18Ni9帶材暫時供貨緊缺,為滿足臨時修理需要,特進行厚墊圈改薄的試驗。

圖1 離心飛重轉速調節器

圖2 調整墊圈A(薄墊圈)
厚度切割方案如圖3所示。線切割割開縫隙的寬度假設為0.22mm,每件平面磨削假設需要0.18mm余量,每件平面校平假設需要0.01mm余量,這樣就滿足了每個厚1mm的墊圈改制成兩個厚度0.2mm墊圈的要求,即0.2×2+0.22+(0.18+0.01)×2=1(mm)。

圖3 厚度切割方案
(1)線切割加工 將夾具找正固定在線切割工作臺上,調整墊圈A的裝夾方法如圖4所示,用壓板螺釘壓緊,用502膠水沿待割墊圈外周點固,沿厚度中心割開。割開后用丙酮溶劑將粘接在夾具上的墊圈分解,下轉平面磨削。

圖4 調整墊圈A的裝夾方法
線切割裝夾方法分析:用502膠水輔助固定墊圈,既可以防止切割中墊圈松動,又可以防止線切割過程中墊圈發生翹曲變形。
(2)平面磨削加工 線切割后,墊圈平面留有電火花燒蝕痕跡,燒蝕表面硬度降低(燒蝕變質層厚度為0.05mm),且厚度不符合要求,必須用平面磨削方法加工,墊圈平面磨削的裝夾方法如圖5所示。因1Cr18Ni9材料無磁性,采用裝夾一半、磨削一半,然后二次裝夾磨削另一半的方式,勤翻面,兩面均勻去量,厚度控制在0.18~0.21mm。

圖5 墊圈磨削平面裝夾示意
平面磨削需注意如下事項:因1Cr18Ni9材料導熱性差,所以需使用砂輪外圓周進行磨削。使用薄砂輪或者工作面修窄后的厚砂輪,并選用較軟硬度的砂輪,及時修正砂輪使其保持鋒利。采用較小的磨削深度(吃刀量一般不要超過0.01mm),切削液供應充分,防止磨削燒傷,保證材料不被退火,保持材料硬化狀態。
(3)壓力校平 經平面磨削后,存在二次磨削接痕,并且存在翹曲變形,為此,需用沖床校平墊圈,上下模具工作面均為平板,連續沖擊5次,即可校平。且厚度尺寸能夠控制在0.18~0.20mm。
關于沖床選用的相關計算如下。經查冷軋不銹鋼帶的相關材料標準,硬化狀態1Cr18Ni9帶材的強度為δb=981MPa。經洛氏硬度機實測,墊圈所用的1mm帶材硬度為33~36HRC,換算為布氏硬度為306~331HBW。假設墊圈端面均勻受壓,則需要壓力F為

式中,F是壓力(N);P是壓強(Pa);S是墊圈受壓面積(m2)。
墊圈受壓面積S計算如下

式中,D是墊圈外圓直徑(mm);d是墊圈內孔直徑(mm)。
將D=20m m和d=15.2m m代入式(2),可得S=132.7mm2=0.0001327m2。假設P=(3060~3310)MPa,將S=0.0001327m2代入式(1),可得F=406065~439239N≈406~439kN。因此,選用400kN沖壓機床進行校平。
因墊圈平面不可能為絕對平整,校平時高點凸峰被壓平,翹曲變形被矯正。且選用沖壓機床的壓力400kN未達到計算值406~439kN(理論計算變薄壓力),故校平過程中不會過多變薄。
按照上述方法已成功改制了20件薄墊片,經實際使用證明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目的。這種方法可推廣應用于同類場合,特別適用于小型修理廠應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