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概括了STEAM教育的基本理念和這一教育模式對教師、學生的影響,在分析信息技術課程和STEAM教育的契合點的基礎上,對STEAM教育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實施策略進行了探討,在教學中落實STEAM教育理念的重構性、創新性、跨學科性和實踐性,注重引導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結合,進行大膽創新。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STEAM;教育創新;素養;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6-0129-02
Teaching for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Based on STEAM Educational Concept
(Tongwen Middle School, Jiujiang City,China) REN Zhong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summariz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STEAM education and the impact of this educational model 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nverg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and STEAM education, it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STEAM educa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 Implement the reconstruction, innovation, interdisciplinary and practical nature of the STEAM education concept in teaching, and focus on guiding students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make bold innovations.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STEAM; Educational innovation; Literacy;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一、時代發展對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新要求
隨著全球化網絡信息科技發展,我們將迎來知識經濟爆發的時代,社會環境愈發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特點。在以Google、Facebook、Twitter和微信、博客等為代表的“現代社會”與“后現代社會”當中,人們需要更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素養去適應這些變化。同時也意味著只能在某一個領域工作、固守成規的單一技能已經無法支撐未來人才的發展,只有具備高水平的創新素養,個體才能夠在生活、學習、工作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有效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應該如何創新,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素養來應對信息時代帶來的挑戰呢?
二、信息技術課程和STEAM教育的契合點
STEAM教育理念源于最早在美國被提倡推廣的STEM,目的在于鼓勵孩子們在科學、技術、工程等領域進行均衡發展,提高孩子各方面綜合能力,從而達到提升綜合國力的目的。后來,人們把藝術融入其中,形成了STEAM教育模式及教育理念,這些教育模式和教學理念與現今我國素質教育改革中對學生綜合素質實行全面培養的要求不謀而合,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確保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課程吸納學科領域的前沿成果,倡導基于項目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在數字化環境中學習與實踐。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契合了STEAM教育理念,因此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要貫徹STEAM教育思想,積極采用全新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將其運用到信息技術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選擇優化課程結構,并實施多種層次的課程互補,在直接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間接教學發展學生的創新素養,促使學生在了解基礎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實際操作,將學習內容運用到現實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去,并且從中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發展其綜合素養。
三、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探索
(一)設置真實情境導入,運用情境性理念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教師可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主張教育教學生活化,可以在新課引入、新課探究、鞏固練習、拓展延伸等教學環節,設計一些貼近生活真實情境,融入更多日常生活元素,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充分了解信息技術課堂的重要性,體會到其中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并在觀察、思考、探究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比如,教授“信息技術與信息生活”這一章時,教師可向學生介紹信息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以國家各政策的落實過程為例,各地政府、媒體、互聯網平臺等相關組織都相繼推出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信息技術助力政策推行工作的順利展開。
(二)實施小組協作學習,運用協作性理念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教師要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STEAM協作性的理念,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在課堂上拋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的問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通過別人的思維角度強化自己對知識的理解。這種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教授“信息特征”這一節的時候,在學生了解了信息的基本特征之后,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采用“鄰座結對”的原則,由2至4人組成一個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在小組協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創新能力也能得以提高。
(三)實施項目引領教學,運用體驗性理念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教師應基于STEAM體驗性的理念,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實施項目引領教學。在項目設定時,教師可以給出一個較大的活動范圍,然后對不同學生理解能力、知識掌握程度、學習狀態等進行充分了解,設置具體的教學目標。為幫助學生梳理思路,教師設定教學目標時可以用學習活動單元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通過自身探索掌握更多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以及探索能力。以“python編程項目”教學為例,其要求學生學會實現一個“閃爍的星空”的效果,在這個項目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討論,進行思維碰撞。通過這樣的項目體驗、觀察和思辨過程,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四)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運用跨學科理念滿足學生深層次學習需求
STEAM教育的開展需要教師具備跨學科教學的能力,將各學科各領域的內容合理科學融合到一起,以期用更加創造性的教學方式替代或優化原有教學中的一些方式,發揮各科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對教育改革創新的強大推動力,從而加強教師對這種教學模式的認同感。比如,在開展主題為“拒食野生動物,倡導飲食文明”的系列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知識,引導學生從生物學、社會經濟學等不同角度思考。使學生學習的分學科、零散的知識變成一個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整體,讓他們能夠從完整、系統的視角去認識世界、認識社會。
四、信息技術教學與創新素養的提升
為調動每一名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就要讓他們的思維“動起來”。在達到“課程標準”的前提下,結合STEAM教育理念,通過豐富的課程內容使學生能夠接觸更多知識,合理延伸或拓展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選擇和自我設計,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進行技術創新的動力,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開展主題為“完美旅行計劃”時,教師可以設定“設計一個旅行計劃”的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學生需要把前面所學內容進行提煉和綜合,從而掌握獲取信息的技巧,還需要對所涉及的人文問題有深刻的理解。
總之,在STEAM教育理念下,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根據教綱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創新,不斷改進、優化、完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全面思考,多維實踐,培養學生創新素養,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這些都離不開基于STEAM理念的教學策略的運用。
參考文獻:
[1]林崇德.創造性人才,創造性教育,創造性學習[J].中國教育學刊,2000(01).
[2]周靜.融合STEM教育理念,創新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中小學電教,2019(03).
作者簡介:任重(1973-),男,漢族,江西九江人,高級中學教師,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術教學。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