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作文是交流的工具,是學生表達思想情感的途徑。在作文中,學生能表達自己對世界的感受和看法,滿足傾訴與發泄的需要。雖然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少,但作文教學也必須從生活這一維度出發,讓孩子把對日常生活中某人、某事的看法、感受等表達出來,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他們聯系生活,表達感觸,書寫“心靈篇章”。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這門明明最應該貼近生活、最有趣的學科,卻成了學生眼中食之無味的“雞肋”:看書受指標驅動、寫作難以有感而發、沒有自主思考,只有麻木的背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把多姿多彩的生活融入到語文課堂中,開展生活化教學,讓小學語文課堂綻放迷人的光彩。
常言道:“最好的知識在書本外”,語文這門學科更是如此,只有將語文教學和生活結合起來,語文課堂才能更加精彩,才能散發出更大的魅力。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中,學生身份轉變了,不僅是課堂的主體,也是生活的主人。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培養對寫作的濃厚興趣,陶冶情操。那么,如何進行生活化教學,讓農村小學作文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呢?下面筆者從“讓學生作文內容更加生活化”“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積累”“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等角度,談談如何在農村小學作文課堂上進行生活化教學。
一、讓作文內容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誠如斯言,離開生活的語文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離開生活也不可能寫出真實感人的作文。農村小學生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比較多,豐富多彩的農家生活,風格迥異的農村傳統習俗和人文習慣等,都是得天獨厚的寫作素材,是城里學生不具備的生活經歷,也是農村孩子的寶藏。教師想要在小學作文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就需要讓學生的作文內容更加生活化。可在布置寫作主題時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采用能夠激發他們寫作興趣,引起他們情感共鳴的寫作主題。
例如,在布置課堂寫作任務時,要根據本地風俗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主題。比如“我的故鄉”“我屋后的那座山”等,這些主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發他們的聯想和想象。要引導學生多運用生活中的素材寫作,比如寫對生活中某件事的感想,或者寫自己家周圍的環境等。此外,讓作文主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也更能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二、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好詞佳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沒有深厚的閱讀積累,是難以寫出優美詞句的。寫作是在閱讀和思考的基礎上,結合閱讀經歷和生活經歷進行再創造的過程,沒有閱讀,寫作寸步難行,可見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閱讀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那么,怎么進行積累呢?筆者認為,一方面是書本方面的閱讀積累,可以讓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積累書中的精彩句子,體會作者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學習范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久而久之,學生自然能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另一方面是生活中的積累,就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他們抓住平時容易忽略的細節,將自己的感想和看法記錄下來。如此,便可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后方設置讀書角,讓學生將自己的書或者從圖書館借閱的書放到圖書角,也可以用班費購買圖書;放在讀書角的書,大家可以隨時翻閱。如此可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增加他們的閱讀積累。教師還要要求學生準備閱讀積累筆記本,讓他們在遇到好的詞句、片段時記錄下來,并嘗試仿寫,掌握這些句子的寫作技巧,使之內化為自己的寫作能力。此外,還要要求學生多背誦古詩詞和名人名言,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讓作文的語言更精彩。另外,教師也可以布置課外閱讀作業,比如,一個暑假讀三本書等,并要求學生寫讀后感,讓他們多閱讀多積累多思考,從而實現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生活化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寫作,教師布置什么,學生就寫什么,形式單一,枯燥無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率很低。想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轉變教學方式,讓教學多點生活化氣息。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舉辦一些生動、有趣的課內外活動,以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吸引學生參與。也可以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他們發揮想象力,或者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從而做到筆下生花。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乃是喚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另外,教師也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避免一言堂,讓自己從課堂的領導者和管理者轉變為課堂的參與者、聆聽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去親身體驗學習知識的樂趣,點燃他們的寫作熱情。
比如,可以合理運用學生的好勝心理,激勵他們寫作。如舉辦作文比賽,在大賽中勝出的學生能得到教師的表揚以及物質獎勵。也可以舉辦名言警句背誦大賽,考查學生的閱讀積累,促使學生多多閱讀,增加閱讀量。教師也可以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如給出主題讓學生討論,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也要考慮學生的喜好,多布置學生感興趣的寫作任務,如觀察某種動植物,寫觀察日記;寫一次探險經歷;表達對父母的感恩之情等。
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采用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最重要的是,生活化教學中的生活并非生活中的雞零狗碎,而是人類在生活中進行的有價值有意義的活動;不是低俗庸俗的生活,更多的是生活中的高雅情趣;也不是完全的生活,而是藝術中的生活,是平凡生活的藝術升華。另外,教師想要進行生活化教學,自己就要熱愛生活,喜歡生活,把自己融入到生活中,從心里認同自身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教出來的課才更有生活氣息,才能讓小學作文課堂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