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姿含
每年冬季來臨。都會讓劉老師面臨大敵,因其“老寒腿”稍不小心就犯,酸困難忍,腿疼得打不了彎,走路困難。劉老師的老寒腿病史已有6年了,一直控制得很好,可今年剛到深秋時節。就出現問題了。
劉老師的兒子說。最近天氣變冷。老父親不愿意天天待在家,要求出去鍛煉。家人怕他冷,就給劉老師“武裝”得厚厚的,手套、皮衣、皮帽、護膝一應俱全。一周后,劉老師感到膝關節發脹、酸困疼痛,最后連路都走不成了,只好來到醫院。
不要保暖過度
老寒腿是以下肢發涼為特征的慢性骨性關節炎,在寒冷天氣,會加重下肢酸困、疼痛,導致走路步履蹣跚。劉老師的“老寒腿”發作很可能與使用護膝保暖過度有關。保暖過度是老寒腿患者的誤區。雖然說秋冬季節防治關節病,保暖很關鍵。但患者不要用護膝保暖,因為護膝彈性大,箍緊膝部后,會阻礙膝關節周圍血液循環,使膝部活動困難。不僅是老寒腿,痛風性關節炎等也要注意避免保暖過度引發關節損害。
熱敷、烤電過度也惹禍
老寒腿洗澡時多用熱水擦洗,多用熱水泡腳,用熱水敷膝關節(最好用中藥藥渣熱敷患處),但是也不要過度熱敷。有患者從早上5點鐘就開始熱敷,一天熱敷3次,這完全沒有必要。熱敷過勤反而會導致燙傷,使病情加重。為緩解關節疼痛,可以做理療、針灸,但不主張烤電,如果長時間烤電,容易影響皮膚的有效循環血量。
不要單純止痛,忽視肌肉力量鍛煉
老寒腿患者總是把止痛列為頭等大事。實際上,止痛不是關鍵,改善肌肉力量才是根本。為此需要健脾,多吃山藥,多喝粥,比如用米、五谷雜糧和雞肉粒熬成的粥。雞肉粥里面富含膠原蛋白,對骨關節有益處。也可以采用溫經通絡、健脾利濕、補腎的藥物。同時還可以按摩大腿部的股四頭肌以及牽拉骨關節周圍的韌帶,沒事捏捏小腿后側的三頭肌,以恢復經絡的彈性;還可以用叩診錘輕輕捶擊患處,但不要過度。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緩解疼痛,還能增強肌肉力量。
老寒腿還要調好飲食
老寒腿中醫稱為“痹”癥,有熱痹、行痹、痛痹、著痹之分。治療調理上也有不同。
熱痹關節疼痛,痛處有灼熱感,或見紅腫,疼不可觸,關節不能活動,并有發熱、口渴、煩悶不舒等全身癥狀。治法為清熱通絡、疏風化濕。
行痹肢體表現為關節酸痛,游走不定,以膝、踝、肘等大關節多見,或兼活動不利,初期伴有惡寒、發熱癥狀。治法為祛風通絡、散寒利濕。可選用蛇類、蟲類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食品,既可做菜,也可泡酒后飲用。
痛痹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劇烈,遇寒更甚,得暖則減,關節屈伸不利,畏寒,局部有冷感。治法為散寒止痛、祛風除濕,可選用童子鱔魚0.5千克,陰干,泡入1千克白酒中,1個月后即可飲用。每次飲酒50毫升,每天2次。
著痹癥候為肢體關節有重著、麻木的特點,痛點固定不移動,活動不便,可有下肢浮腫。治法為健脾燥濕、祛風散寒。薏米、豆腐、芹菜、山藥、扁豆等食物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可用于緩解腫脹癥狀。
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老寒腿是因風、寒、濕三邪侵入人體肌表經絡,使氣血運行不暢所致。除了積極治療外,在生活中還要注意以下事項。
首先要穿厚一些的衣服和襪子,多用熱水泡腳,或熱敷膝關節。患者最好不要用護膝給膝部保暖,因為護膝彈性很大,會影響周圍血液循環的順暢,使膝部活動更加困難。其次要注意膝關節的保健,要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慢跑、做各種體操等。有些老年人經常以半蹲姿勢,作膝關節前后左右搖晃動作進行鍛煉,這種鍛煉方式是不可取的。因為半蹲時髕面壓力最大,搖晃更會加重磨損,促使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