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炳華
摘 要:地理實踐力作為地理學科的四大核心素養之一,其培養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如何讓地理實踐力的培養落地,已成為中學地理教師思考和實踐的熱點問題。勞動教育在各學段的深入推進,為地理實踐力培養提供了一條創新途徑。本文以“油用向日葵的種植”為例,探討通過參與勞動鍛煉培養中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意義、路徑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勞動教育;地理教學;核心素養;地理實踐力
當前,新課程改革已進行到深水區,對教育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關注焦點從傳統知識和技能轉移到核心素養。地理實踐力作為地理學科的四大核心素養之一,其培養工作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各學段推進勞動教育的具體要求。抓住勞動教育在中學學段深入推進的契機,將勞動教育和地理實踐力培養有機結合,已成為當前地理實踐力培養的一條創新之路。
一、勞動鍛煉對培養中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意義
地理實踐力是指人們在戶外考察、社會調查、模擬實驗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行動能力和意志品質。勞動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是人類特有的基本社會實踐活動[1]。核心素養是隱性的,只有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才能表現出來,并在活動中逐步生成[2]。參與勞動就是參與實踐活動,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因此,參與勞動鍛煉可以提升學生的行動能力,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厚植學生的實踐情懷。
1.勞動鍛煉能提升行動能力
行動能力包括行動的知識、行動的動機與興趣、行動的意愿、行動的評價與反思[3]。晏子云:“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勞動為學生提供了難得的獨立處事的機會和展示自我的天地,學生能在參與勞動鍛煉的過程中挑戰和突破自我,獲得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從而提升自我行動能力。
2.勞動鍛煉能磨煉意志品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意志品質,需要逐步培養。勞動是漫長的也是艱辛的,不僅是對勞動者體力的考驗,更是對意志的磨煉。參與勞動鍛煉能夠讓學生養成持之以恒、百折不撓、鍥而不舍等良好的意志品質。
3.勞動鍛煉能厚植實踐情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性問題。開展一切地理教育教學工作必須深刻回答好這個根本性問題。地理實踐力的培養不僅要成就學生,也要成就社會,成就祖國。教師在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同時也要賦予他們在生活實踐中運用這種能力的情懷。參與勞動鍛煉能夠讓學生產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厚植服務社會、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實踐情懷。
二、利用勞動鍛煉培養中學生地理實踐力的路徑
“油用向日葵的種植”是筆者學校開展的一項勞動實踐活動,下面以此項活動為例,介紹在勞動鍛煉中培養中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具體方法。
1.利用勞動鍛煉培養學生提出與闡釋實踐問題的能力
勞動是一項艱苦、復雜的工作,學生在參與勞動鍛煉的過程中會產生層出不窮的問題。教師要重視勞動問題的價值,鼓勵學生將動手實踐和動腦思考相結合,發現并提出勞動鍛煉中生成的各種有價值的問題,發揚“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對這些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闡釋。
在學習“農業”這一節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認識中國的油料作物,我們準備在學校的“耕讀園”中開展油料作物的種植實驗。在選擇具體種植品種時,大家都有各自中意的品種,意見分歧很大。此時恰逢我國進口美國大豆和加拿大油菜籽受阻,受相關新聞報道的啟發,大家認為如果我們的種植實驗能夠為國分憂就比較有價值了。于是,同學們提出了“能否通過擴大國內油料作物的種植,減少對國外進口的需求?”的問題,并圍繞該問題從該種什么、能否種活、能否推廣三方面進一步分析闡述,最終選擇油用向日葵作為種植實驗的品種(表1)。
2.利用勞動鍛煉培養學生獲取與加工信息的能力
在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規劃和決策需要勞動信息的支持。教師要重視勞動鍛煉過程中信息的“提”和“煉”,鼓勵學生從勞動環境中獲取有用信息,并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合理加工、科學應用,輔助好勞動規劃和決策。
在本次油用向日葵的種植活動中,學生需要對“種子從哪里買”“什么時候種”等勞動問題進行規劃和決策。通過調查,他們得知部分家長有農事經驗,并打聽到周邊種子店鋪的地址,但沒有買到。實體店中買不到,學生又想到網購。通過搜索淘寶、京東等購物網站,發現了一種叫“美國高油王”的品種,深入查詢種子的相關信息后,大家認為這是符合要求的種子。種子到貨后,什么時候下種又難住了大家,雖然從包裝袋的種植說明中獲取到一些種植信息:“春播4月初至6月中旬,夏播6月中旬至7月中旬,全生育期100~105天?!钡@些信息還不足以有效地指導播種工作,大家搞不清在“耕讀園”中應該采用春播還是夏播。鑒于本地區沒有油用向日葵的種植經歷,家長也缺乏相關種植經驗,因此,大家認為僅靠查詢、咨詢等方式獲取信息是不夠的,還必須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加工信息。于是,學生進行了“耕讀園”中向日葵春播和夏播方式的比較,從常州市自然環境特征的角度分析了兩種方式的利弊,并從學校實情出發分析了春播與夏播各自的利弊因素(表2)。由此發現,如果采用“春播”很難避開梅雨對開花和結果的影響,采用“夏播”則可以通過招募暑期志愿者和“家長幫忙團”的方法解決管理人手不足的問題。根據這些信息,最終選擇了“夏播”的方式。
3.利用勞動鍛煉培養學生使用和改進工具的能力
勞動工具能夠讓勞動者的能力大幅度地增強。在勞動鍛煉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借助勞動工具,積極培養學生使用和嘗試改進勞動工具的能力,讓學生在使用和改進勞動工具的過程中放大自我價值、發現自我潛能。
本次種植活動中,學生通過調查得知周邊地區傳統種植的食用向日葵存在著癟籽率高的問題。查閱資料后才明白,癟籽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種植規模較小,花盤授粉不足。學?!案x園”地處城鄉結合地帶,面積較小,蜜蜂之類的授粉昆蟲非常罕見,作物容易出現癟籽問題。商討之后,同學們決定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一開始,大家用棉簽在花盤上沾著花粉來回涂抹,效率很低,沒多久就累得手臂酸痛不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家一致認為應該通過設計勞動工具來提高人工授粉的效率。于是,同學們根據向日葵的植株高度、花盤大小、花蕊分布等特點開展了人工授粉工具的制作競賽,大家逐件逐樣地試改,經過“棉簽→紙巾→手套→軟毛手套→帶軟毛的圓盤拍”的優化改進,最終成功制作了向日葵的“授粉神器”——圓盤拍。為了更好地推廣這個工具,大家還結合自己的使用經驗編寫了使用說明(表3)。通過制作、改進和使用“授粉神器”,同學們成功解決了向日葵的癟籽問題,獲得了大豐收。
[ 使用說明 使用時間 向日葵進入盛花期,花盤完全打開;晴朗天氣的早晚時分,氣溫不超過28℃ 使用方法 做圓周狀輕撫慢拍,在不同植株之間異株授粉效果更佳 注意事項 使用之前檢查是否發霉,使用之后將花粉清除干凈,暴曬殺菌 ][表3 人工授粉圓盤拍使用說明]
4.利用勞動鍛煉培養學生設計與實施實踐方案的能力
勞動方案可以使勞動活動更加具體化、明朗化,是勞動活動有條理、有順序、有效率完成的重要保障。在勞動鍛煉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勞動目標設計合理可行的勞動方案,并根據勞動實情實施和改進勞動方案,積累優秀的實踐經驗,減少未來行動失誤的幾率。
由于向日葵的生長周期比較長,大家難免會出現松懈的情況,有時偶爾的疏忽就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為了高效地利用時間、科學地開展各個生長階段的主要工作,同學們認為規劃一個種植方案十分有必要。于是,大家針對播種、移植、授粉、采收四個重要階段,從種植環境、種植方法、種植時間三個方面進行了合理規劃,并且在種植實踐活動中堅持實施和改進,形成了“油用向日葵種植方案”,為后續在周邊地區推廣種植積累了經驗(表4)。
三、利用勞動鍛煉培養中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注意事項
1.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要整合生長
地理實踐力包括行動能力和意志品質,兩方面的培養不能割裂。如果只注重意志品質的培養,勞動容易變成“苦差事”;如果只注重行動能力,勞動容易變成“過場秀”。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地創設“學思行”相結合的勞動活動,讓學生接受身體和意志的雙重磨礪,獲得行動和智慧的雙重收獲,讓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在勞動鍛煉中整合生長。
2.個人奮斗和團隊協作要攜手并進
地理實踐力是個人的素養,也是團隊的素養。勞動離不開個人的艱苦奮斗,同樣也離不開團隊的整體協作。勞動中,既要保障學生個人艱苦奮斗的機會,又要創造團隊協作共克難題、共享歡樂的機會,讓個人奮斗和團隊協作在勞動鍛煉中攜手并進。
3.精心指導和親身實踐要相宜有度
地理實踐力需要學生在勞動中親身鍛煉才能提升。但是,中學生比較缺乏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其勞動活動需要精心指導,沒有指導的勞動注定無序、低效和危險。對勞動實踐的指導必須相宜,既要對勞動知識和技能進行指導,讓學生掌握勞動方法,也要對勞動興趣和意志進行引導,讓學生產生勞動情感。當然,對勞動實踐的指導還必須有度,不能讓指導變成替代,使學生變成勞動的觀眾。
將勞動作為地理實踐力的培養途徑,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雖有些許不足,但其發揮的作用已突顯無疑。因此要基于學生的成長需求、教師的經驗特長、學校的環境基礎,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努力嘗試用勞動的途徑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EB/OL].(2020-07-15)[2021-03-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2] 朱志平.范導式教學[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20.
[3] 王民,黃勁松,蔚東英.“地理實踐力”水平劃分標準與案例研究[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上半月),2017(0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