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雯
“嚴慎細實”,在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亞灣核電”)是絕對的高頻熱點詞匯。不管是在大亞灣核電工作多年的“雄鷹”,還是剛剛入職的“雛鳥”,都以“嚴慎細實”的工作態度,以求實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大亞灣核電基地穿梭前行,守護著這一方水土。
老師傅做表率
運行二部二值的高級現場操作員楊濤,一直堅信對待工作要嚴格要求高標準,切實做到“嚴慎細實”。
“嚴”為本。對于重要敏感設備的巡視,楊濤有著自己的一套高標準,即不放過每個細節。憑著一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著勁,楊濤曾多次敏銳地發現核電廠現場故障?!吧鳌睘橄?。敬畏核安全,秉持謹慎的工作態度,是每個核電人必備的基本素養。楊濤在執行程序時便有個很好的習慣,先通讀程序,理解程序并澄清疑點,查找相關經驗反饋,提前識別出潛在風險后再執行程序,這樣每一步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凹殹睘榛?。由于核電廠現場環境非常嘈雜,而且各種設備、閥門、管道眾多,但楊濤總能在一片轟鳴聲里聽出細微的異常,巡視精細,方能發現問題。“實”為要。有一次,楊濤巡視發現某電機驅動端有沉悶的響聲,與其他電機相比,運轉聲音明顯不同。他立即報告主控室推動專業檢查處理,檢查后初步判斷響聲是由于風機皮帶晃動大或者振動異常引起。但楊濤卻對此保持質疑態度,后經OTS測振后最終確定該電機驅動端軸承存在故障頻譜,需解體檢查。懷揣著對這份工作的敬畏心,他一步一個腳印,在平凡崗位上書寫著屬于他的精彩華章。
技術部員工孔晨光,是中廣核內公認的規范控制掌門人。自2007年畢業,他扎根在役檢查及焊接監督崗位14年,嚴守規范筑防線,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守衛著主回路設備及管道焊縫的核安全屏障。
工作中孔晨光總是“帶頭沖鋒”。2021年春節,這是孔晨光留守基地值班的第14個春節了。作為規范控制科帶頭人,春節期間孔晨光組織在役檢查及焊接金屬監督重大技術問題討論,開展現場管理巡視。核電基組大修生產早會,設備缺陷的現場確認,技術問題的討論……大修過程中,孔晨光的身影總是無處不在。勇做技術“拓荒?!保钛a“核心”設備國內技術空白。2020年10月,孔晨光牽頭帶領團隊完成國內首個堆內控制棒導向套筒(CRGT)磨損測量系統的開發和大亞灣核電首次應用與自主評價。該項目連續突破水下磨損測量等關鍵技術難題,而在此之前,國內從來沒有在運行機組進行過CRGT的磨損檢查,該項檢查主要由國外公司完成,項目的成功實施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小徒弟學起勁
“嚴慎細實”,是大亞灣核電前輩們對剛入職的“小朋友”常說的話,在核電行業,每一位新“核電人”的成長,都離不開老師傅的領路和教導。
運行一部三值的劉雨,加入大亞灣核電僅有兩月,但這期間發生了很多讓他難以忘懷的事?!斑€記得剛加入三值的時候,第一次參加班前會,前輩們在總結工作和布置任務的時候由于專業性比較強,作為運行‘小白的我聽得一頭霧水。周超圣師傅當時便看出了我的尷尬,在下班后他專門叫上我,給我細細講解了那天班前會的內容?!痹趧⒂昕磥?,有師傅在就不用怕。世界上最快的捷徑就是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周超圣師傅一絲不茍和認真負責的作風,激勵著劉雨不斷前進。
在科技與信息管理部的班前會上,師傅們各自叮囑徒弟工作要點、集思廣益討論技術細節?!巴耙徽军c,當心不要碰到電氣柜?!薄艾F場的物件一定不要碰,像這些上面有保護外殼的按鈕都是有故事的?!逼饺兆詭降厮芋w質的楊雨庭沒少被師傅打趣,說要是不重視安全防護就編進教材留名青史讓大家反復學習借鑒。雖然師傅嘴上這樣說,但她心里明白,師傅的念叨打趣,是為了讓楊雨庭更加了解現場工業安全。短短數日的現場工作,嚴格的制度規程與師傅謹慎細致的行事風格都給楊雨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前,王宵晗作為一名新入職員工,正式加入了運行二部二值的大家庭,感受到值里的氛圍融洽,王宵晗很快融入大家庭中去?!拔业膸煾迭S博在工作中給了我很大幫助,教給我很多在工作中的注意事項,幫我制定學習計劃并且督促我完成。”在日常巡視中,黃博也不顧常規島廠房的炎熱和夜班的疲倦,耐心地回答王宵晗提出的問題。黃博在工作中堅持嚴要求、追求高標準也潛移默化地教會王宵晗要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對待未來的工作和學習,這也正是一位運行老師傅向新入職員工對大亞灣核電“嚴慎細實”工作作風的言傳身教。
“火線三兄弟”小體格大能量
在大亞灣核電基地的廠區消防演練現場,一支全新“消防戰隊”吸引了不少現場工作人員駐足圍觀。它們全身鋼鐵機甲,體格小卻有大能量,它們就是大亞灣核電打造的“硬核守護者”——消防機器人“火線三兄弟”。
消防輪式有線機器人。又稱“小壁虎”,擁有一支行動自如的“手臂”,能實現360度無死角探測,擅長在輻射控制區、地下廊道等復雜環境進行長時間偵察,可代替消防員進入現場偵察并實時傳輸畫面。
消防輻射偵查機器人。又稱“小甲蟲”,外形酷似小坦克,是“小壁虎”的升級版,通過“瘦身”設計,它從移動式設備進化到了便攜式設備,它擺脫了有線的束縛,在廠房復雜環境下能更自如地行動和無線信號傳輸,還增加了紅外熱成像鏡頭、輻射劑量探測器等,能更好地完成控制區的偵察任務。
消防潛望鏡偵查機器人。又稱“小蚯蚓”,它“能屈、能伸、能遁地”,頂端安裝有潛望鏡,擅長“潛入”深坑、廊道、管道、高空橋架等特殊環境偵查,解決消防員穿著消防戰斗服、背負空氣呼吸器、攜帶各類裝備進入該類場所偵察不便的痛點,它通過可伸縮的桿體能在最深25米的環境下工作。
消防機器人由大亞灣核電消防隊與外部科創公司聯合開發。它們的出現,讓現場人員不用再背著沉重的設備鉆入縱深、狹小或密閉空間長時間巡檢,也省去了搭建腳手架或軟梯等麻煩;在面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窒息、輻射等復雜情況時進行工作,也有效降低了電站消防和檢修人員的工作風險,還一并解決了人工“目視檢查”信息采集不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