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強
紫砂壺藝術以高雅、溫潤的中國古典美著稱于世。在悠久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大背景之上,紫砂壺創作相當多元化,體現了傳統藝術形式所具有的文化意識。圖1“四季發財壺”是一件承載中國吉祥文化的紫砂壺作品,“發財”是每個人的美好愿望,以“四季”進行修飾則表達了祝福人們年年發財的好意,符合人們的審美心理,展現了紫砂壺藝術雅俗共賞的一面。
圖1 四季發財壺
紫砂泥是制作紫砂壺的泥料,決定了作品的顏色與質感。紫砂泥種類多樣,每種泥料的色彩與質感都存在著差異,首先便決定了紫砂壺作品的多樣性。“四季發財壺”的泥料是紅棕色,是紫砂壺創作常用的,紅色華美艷麗,棕色樸實溫和,結合起來具有華貴又溫厚的古典韻味,這種色彩層次的豐富性是紫砂泥的獨特之處。
紅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吉祥如意、喜氣洋洋的象征意義,是中國人非常喜愛的顏色。作者運用紅色泥料制壺就是為了烘托“發財”的吉祥內涵,直接地使人感受到作品的祝福和其中洋溢的喜氣。除此之外,泥料質地干凈無暇,在作者精心打造下形成了光滑細膩的表面,壺的精致感由此顯現,襯托出作品的價值。
“四季發財壺”比較嬌小,加強了作品的精致感。壺身的造型傳統簡潔,一目了然,反映了中國傳統審美中對自然樸素之美的追求。圓器與方器是紫砂壺的兩種基本造型,在實際的創作活動中,這兩種造型常常能融合起來,體現出剛柔兼濟的美學精神。壺身整體是圓圓的,筒身部分可見清晰的弧度,形成了珠圓玉潤的美感,體現的是紫砂壺圓器的基本結構特征。在壺身正面兩側各有一條縱向的棱線,非常立體,與面之間形成了清晰的轉折,構成了三個面,對側面也是如此,這樣一來作品就具有六方壺的結構了,壺身上方短短的頸部與底部薄薄的底座將六方特征體現地更加明顯。創作將圓器造型與六方壺造型結合起來,想要表達的是“四面八方”,對應的是四季,象征各個方向皆有財運,表達了“四季發財”的主題。
與壺頸部相貼合,壺蓋在圓圓的形態中也包含有六方結構。壺蓋中央的壺鈕是四方形的,這是根據壺鈕大小作出的調整,壺鈕的棱線也是帶有弧度的,與壺身造型相對應。壺身對稱的兩個面上分別鑲嵌了壺嘴與把手,壺嘴是經典的三彎流,線條柔美,是四方形的,棱面結構清晰。把手是經典的耳狀環形端把,也是四方形的,斜上方帶有一個小尖角,也就是紫砂壺創作中經典的“飛”,可為人的手指提供支撐,實用性極佳。
壺的造型結構設計一方面表達了圓滿的吉祥意義,另一方面則用方器特征烘托出四季,在圓與方的剛柔結合中彰顯出吉祥感,人們也就能領會到作品中的滿滿祝福。圓與方之間的結合也體現了工藝的靈活性,使作品的造型結構更加立體豐滿,是中國兩種不同的審美思想的統一表達。
在壺身正面上,創作用紫砂壺中經典的陶刻工藝進行了裝飾。幾行清晰大氣的中國傳統文字呈現在壺身正中央,字體筆畫有力,字形飄逸,集瀟灑規矩于一體,不僅體現了陶刻工藝的高超與創作的工藝熟練程度,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書法之美。從主題上看,“發財”是具有民間色彩的,代表的是人們最普遍的渴望,具有“俗”的特點,而書法文字則屬于高雅的范疇,代表的即是“雅”,作品也就達到了雅俗共賞的境界,它既能以紫砂壺的精美與書法文字的文氣陶冶人的情操,又緊緊地與人民心中所想相聯系,認同人們對生活富足的追求。
“四季發財壺”是一件非常“通透”的作品,作者所選擇的主題人們喜聞樂見,在藝術表現上延續紫砂壺的高雅,造型精簡不繁瑣,做工精細優良,使作品的基本價值有了保證。吉祥文化是紫砂壺創作關注的重要內容之一,正是這種對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參考的藝術態度,紫砂壺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四季發財壺”滿載著祝福,以剛柔兼濟的圓滿造型與充滿文氣的裝飾展現了紫砂壺藝術富于民間情趣的一面。作品的藝術特征與其中的吉祥文化內涵,揭示了紫砂壺藝術對文化的傳承,用圓滿與文氣祝愿祝君四季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