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
紫砂壺是中國匠人在陶瓷茶壺制作方面又一成功的探索,這件小小的茶壺展現了中國的地大物博,展現了中國工匠精神,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豐厚。借鑒、融合其他優秀傳統藝術形式是紫砂壺創作的優良傳統,也是紫砂壺藝術得以不斷發展前進的重要途徑。圖1“束腰提梁壺”融合了鼎、束腰和提梁三種元素,形成了端莊古樸與秀氣精雅的雙重氣質,本文分析了作品的這兩種氣質的構成,說明了作品的藝術特色,揭示了紫砂壺藝術的承載能力與融合能力。
圖1 束腰提梁壺
端莊古樸是紫砂壺的經典氣質之一,端莊體現了中規中矩的傳統審美要求,古樸則源于茶文化的特質?!笆崃簤亍睆哪嗔吓c造型上體現了這種端莊古樸,表現了紫砂壺的基本特征。此件作品的外觀是古色古香的棕紅色,色彩的飽和度較高,有喜慶、熱情和濃濃的中國古典味道。壺面光滑干凈,沒有任何瑕疵,反映了作者在制泥時所秉承的精益求精的態度,明亮的光澤將作品襯托地更加精致和明亮,泥料細密的紋理也呈現地非常清晰。從泥料上看具有精致、華美的感覺,作者充分利用泥料優勢,配合精湛的工藝,將泥料打造地有一種“天然”之美,不僅給人以干凈、透徹的視覺體驗,也能從觸覺上令人倍感順心,體會到紫砂壺的溫潤之美。
泥料表現的是古樸,造型表現的就是端莊。鼎是中國青銅時代極其重要的代表性作品,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物之一,其智慧的造型結構為后人藝術創作提供了重要參考,紫砂壺創作常參考鼎的造型,形成了紫砂壺藝術中的一大類型。
“束腰提梁壺”借鑒鼎的造型,壺身是一個寬且扁的圓柱,這種造型具有中規中矩的特征,無論是上下還是左右兩部分完全能重合。頂面與底面比較平整,略帶一些弧度,筒身部分圍成整個作品的主體,形成了順暢流利的弧面,有開闊、大方的美感,筒身與上下兩面之間過渡形成了圓潤的角,作品的氣質傾向于溫和、隨和,外部圓潤玲瓏,內部結構堅實。壺身底部是三只小圓柱形的足,三足按照一定規律分布,構成了平穩的支撐,保證壺可以穩穩地立住,完成了對鼎之造型的表現。
壺頸部用立體的圓線進行強調,上面是帶有微微弧度的圓形壺蓋,壺蓋上有清楚的紋線裝飾,加強了壺蓋的層次感。中央的壺鈕如同佛珠,最頂部又增加了一層,整體上與壺蓋、壺頸形成層次效果。壺身一側中央部分鑲嵌了經典的三彎流,柔和的線條由下至上延伸,使整個壺身舒展開來。作品的造型清晰,有鼎的端莊沉穩,與泥料配合起來就形成了端莊古樸之美。
束腰與提梁是作品的兩個獨特之處,也是彰顯秀氣精雅的部分。束腰其實是腰帶,尤其受女性朋友們喜愛,將腰部束緊以體現曲線美。作品中的束腰起到的是裝飾作用。根據壺身的造型結構,在壺腹中央部分裝飾上一條寬度適中的腰帶,壺身的結構感、層次感更加鮮明。壺身中部的腰帶與壺身明顯是兩層,就如同環繞在壺身上一樣。作者在束腰上進行了裝飾,用雕刻工藝刻出了精美細膩的花紋,使作品的工藝價值得到了提升。
提梁是紫砂壺設計中的經典造型之一,相傳最早由蘇軾設計而成,所以這一造型具有人文情懷。壺中的提梁左右對稱,與壺身的中規中矩保持一致,整體是長方形的,與圓潤的壺身形成了對比。提梁頂部兩角向內縮進去形成一個尖角,外部線條則如花瓣形,兩側對稱,精致耐看。兩個尖角正好對著壺鈕,這樣就在提梁內部上方形成了三角結構,加強了作品的穩固性。
束腰與提梁共同體現了秀氣精雅的特點,束腰內部的雕刻與提梁兩側的內收尖角都需要細致的工藝,體現了作者的精心。單看這兩部分,也能感受到不同的特點,體現了作者在融合其他藝術元素時是以保留特征為基礎的?!笆崃簤亍睂⒚C穆的鼎與相對柔和的束腰、提梁相結合,形成了豐富的藝術特色,展現了紫砂壺創作的多種可能性。
端莊的姿態、古樸的氣息、秀氣的裝飾與精雅的工藝共同構成了這件精美的“束腰提梁壺”,人們能感受到鼎的肅穆、束腰的精美與提梁的巧妙,也體會到了紫砂壺藝術那非凡的融合能力。紫砂壺藝術正是具有這種擅于學習其他藝術形式長處的精神,才能不斷發展,不斷彰顯紫砂壺的藝術魅力與工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