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一,邢桂紅,屈丹
(本溪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遼寧 本溪 117000)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代謝性疾病,而血糖水平的異常升高可導致機體器官受累,造成下肢動脈硬化閉塞、血液流通受阻,造成足部嚴重缺氧缺血,進而出現糖尿病足潰瘍等疾病。糖尿病足患者臨床多表現為足部疼痛、麻木甚至感染潰瘍,具有較高的致死率、致殘率[1]。臨床治療糖尿病足潰瘍多以控制血糖、抗感染、促進血液流通為主,而西洛他唑為臨床常用抗栓藥物,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血液流通,但對于部分創口的消炎、愈合效果不佳,且對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效果不佳[2]。祖國醫學認為,糖尿病足潰瘍屬“脫疽”“脈痹”范疇,多因先天不足、正氣衰弱導致血氣不暢、脈絡瘀阻,進而引起趾節壞死脫落,黑腐潰爛。生肌玉紅膏具有活血祛腐、解毒生肌的功效。鑒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生肌玉紅膏聯合西洛他唑對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氧化應激指標、創口愈合時間及生活質量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優化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的臨床資料,采用西洛他唑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組(n=37),采用生肌玉紅膏聯合西洛他唑治療的患者作為觀察組(n=33)。對照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48~72歲,平均(54.26±3.07)歲;潰瘍面積3.4~15.9 cm2,平均(8.07±0.64)cm2;糖尿病足Wagner分級:Ⅱ級19例,Ⅲ級18例。觀察組男22例,女11例;年齡45~76歲,平均(55.18±3.02)歲;潰瘍面積3.6~16.2 cm2,平均(8.13±0.71)cm2;糖尿病足Wagner分級:Ⅱ級18例,Ⅲ級15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參照《糖尿病足診治指南》[3]中相關診斷標準:①糖尿病患者;②伴有足部組織營養障礙(壞疽或潰瘍);③伴有一定下肢血管或神經病變;同時滿足上述3項則可確診為糖尿病足。中醫辨證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中血脈瘀阻證,主癥:患趾酸脹疼痛、步履沉重、活動艱難;次癥:患趾膚色由蒼白轉為暗紅、小腿可見結節或硬索;舌脈:舌質暗或有瘀斑、脈弦澀。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參與研究前2個月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臨床資料完整;語言溝通能力正常。排除標準:存在肺功能衰竭或肝、腎功能障礙;踝/臂指數(ABI)<0.5;合并嚴重血液性疾病;精神功能障礙;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1.4 方法 兩組均予以常規降血糖、血壓治療,并口服利奈唑胺片(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生產批號:20180508,規格:600 mg×10片)600 mg,每隔12 h服用1次,連續治療2周。
1.4.1 對照組 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口服西洛他唑片(萬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80205,規格:50 mg×12片),每次100 mg,每天2次,連續治療2周。
1.4.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生肌玉紅膏(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生產批號:20180303,規格:12 g×1盒)治療,將其制成大網孔生肌玉紅膏紗布敷于創面,每天換藥1次,連續治療2周。
1.5 觀察指標 ①周圍神經傳導速度:使用神經傳導速度測量儀(日本歐姆龍,型號:NC-stat DPNCheck)檢測兩組治療前及治療2周尺神經、腓神經、脛神經傳導速度。②氧化應激指標:采集兩組治療前、治療2周清晨8:00空腹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血清,使用試劑盒(南京科維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檢測丙二醛(MDA)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檢測晚期蛋白氧化產物(AOPP)水平。③足部潰瘍愈合時間:記錄患者第一次清創至足部潰瘍完全愈合所需時間。④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5]從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軀體疼痛、總體健康、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8個維度對兩組治療前及治療2周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各維度總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尺神經、腓神經、脛神經傳導速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2周,兩組尺神經、腓神經、脛神經傳導速度均快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快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m/s)Table 1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m/s)

表1 兩組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比較(±s,m/s)Table 1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m/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2周組別觀察組(n=33)對照組(n=37)t值P值觀察組(n=33)對照組(n=37)t值P值尺神經43.91±3.38 44.29±3.35 0.472 0.639 56.64±5.71a 50.54±5.63a 4.495 0.000腓神經35.85±3.14 36.37±3.25 0.679 0.500 44.74±4.08a 40.63±3.91a 4.301 0.000脛神經32.78±2.45 33.29±2.49 0.862 0.392 43.53±4.52a 38.45±3.84a 5.083 0.000
2.2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2周,兩組SOD水平均高于治療前,MDA、AOPP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SOD水平高于對照組,MDA、AOP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oxidative stres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氧化應激指標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oxidative stres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AOPP,晚期蛋白氧化產物。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2周組別觀察組(n=33)對照組(n=37)t值P值觀察組(n=33)對照組(n=37)t值P值SOD(U/mL)66.29±5.76 65.81±5.63 0.352 0.726 94.14±9.31a 78.78±7.36a 7.697 0.000 MDA(nmol/L)5.52±0.51 5.47±0.50 0.414 0.680 2.23±0.22a 3.81±0.34a 22.771 0.000 AOPP(μmol/L)61.98±5.42 62.43±5.77 0.335 0.739 35.23±3.65a 47.23±4.11a 12.850 0.000
2.3 兩組足部潰瘍愈合時間比較 觀察組足部潰瘍愈合時間為(16.85±1.71)d,短于對照組的(22.39±2.87)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660,P=0.000)。
2.4 兩組SF-36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2周,兩組SF-36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SF-36評分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3 兩組SF-36評分比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SF-36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 P<0.05
時間治療前治療2周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33 37 33 37生理功能72.45±7.30 71.98±7.36 0.268 0.790 86.62±7.41a 80.74±7.73a 3.239 0.002心理功能66.41±6.23 66.71±5.85 0.208 0.836 80.19±8.01a 74.38±7.66a 3.100 0.003軀體疼痛60.57±5.37 60.92±5.41 0.271 0.787 83.52±8.17a 77.34±7.02a 3.403 0.001總體健康49.50±4.22 49.64±4.36 0.136 0.892 69.11±6.47a 61.18±6.31a 5.186 0.000續表時間治療前治療2周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33 37 33 37活力40.31±3.43 41.28±3.37 1.192 0.237 77.24±7.51a 64.78±6.82a 7.275 0.000社會功能46.43±4.12 45.98±3.95 0.466 0.643 78.23±5.60a 63.23±5.71a 11.071 0.000情感職能55.17±4.47 54.22±4.40 0.895 0.374 83.37±7.66a 69.32±6.57a 8.260 0.000精神健康57.52±5.64 58.04±5.37 0.395 0.694 88.18±8.09a 70.11±8.37a 9.160 0.000
糖尿病足潰瘍發生主要是血管阻塞與神經病變綜合作用的結果,長期糖代謝功能紊亂引起血小板聚集異常,從而加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害。而周圍神經傳導速度下降可導致觸覺、痛覺、位置覺等保護性感覺喪失,進而引起足部麻木,患者四肢失去自我保護機制,難以察覺外部刺激,從而致使潰瘍惡化。同時,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體內自由基水平較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嚴重受損,脂質氧化物增多,不利于病情的恢復。因此,積極地控制血糖、擴張血管、促進神經修復對糖尿病足潰瘍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多采用抗感染藥物控制患者潰瘍處的惡化,但糖尿病足潰瘍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需聯合其他藥物治療,以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
祖國醫學認為,糖尿病足屬“脫疽”“脈痹”范疇,早在《靈樞·癰疽》便有記載:“發于足指,名脫癰,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由于先天不足、寒濕入侵導致發病;脾氣不健、氣血虧虛、氣陰兩傷,不能溫養四肢;氣血凝滯、經脈阻塞、不通則痛;四肢氣血不充,失于濡養則皮肉枯槁、壞死脫落[6]。因此,治療糖尿病足潰瘍的原則應以活血化瘀、祛腐生肌為主。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2周,觀察組尺神經、腓神經、SOD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脛神經傳導速度快于對照組,MDA、AOP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足部潰瘍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生肌玉紅膏聯合西洛他唑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周圍神經傳導速度,改善氧化應激指標,促進足部潰瘍的愈合。分析其原因為,西洛他唑能通過抑制磷酸二酯酶-3的活性達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進而有效擴張血管;同時,西洛他唑還可松弛血管平滑肌,擴張外周動脈,改善患者足部微循環。生肌玉紅膏是由白芷、甘草、當歸、紫草、血竭、輕粉、蟲白蠟等中藥制成,其中白芷可生肌、活血排膿;蟲白蠟可止血、生肌、定痛;當歸可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紫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血竭祛瘀定痛、止血生肌;輕粉可攻毒斂瘡。全方合用,共奏活血祛腐、解毒生肌之功效。經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白芷的醚溶性成分可擴張動脈,改善皮膚血液流通與微循環;同時,白芷水煎劑可有效清除自由基產生的源頭-超氧陰離子,還可清除具有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機制;此外,小劑量白芷毒素可興奮血管運動中樞、迷走中樞,改善神經傳導速度[7]。當歸注射液可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物反應;且當歸多糖可通過抗氧化性達到保護神經細胞的目的[8]。因此,其聯合西洛他唑可增強藥物活性,改善氧化應激指標,促進創口的愈合。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2周,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生肌玉紅膏聯合西洛他唑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分析原因為,生肌玉紅膏聯合西洛他唑可通過緩解糖尿病足潰瘍患者足部疼痛、麻木等臨床癥狀,加快創口的愈合,提高生活質量。但本研究由于所選病例數有限,觀察時間較短,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為進一步明確多巴絲肼聯合普拉克索的應用價值,仍需增加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生肌玉紅膏聯合西洛他唑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潰瘍患者周圍神經傳導速度與氧化應激指標,縮短足潰瘍愈合時間,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