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博
上市公司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承載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力量。上市公司債券融資具有資金成本低、籌資范圍廣等優勢,近年來更是積極運用債券資金持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實行注冊制前,部分企業債券專項債指引1中已明確鼓勵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申報發行企業債券,上市公司通過發行企業債券進行融資,將資金用于符合產業政策和自身發展需求的項目建設。
新證券法實施后,國家發展改革委落實注冊制精神,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支持上市公司利用企業債券融資。《企業債券注冊發行業務問答(一)》(以下簡稱《問答一》)明確提到,鼓勵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申報發行企業債券,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資金直達實體,幫助上市公司甄別具備發展潛力的項目,助力持續發展。企業債券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國家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點區域和關鍵領域,資金跟隨項目走,并直接對接實體經濟,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項目建設。上市公司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充分挖掘重點領域投資潛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取得實效。
二是借助企業債券雙市場、低違約率的特點,提升投資人對上市公司的認可度。企業債券雙市場的特性使得投資者范圍較為廣泛,具有較強的普惠性,能夠滿足各類投資者需求。同時,企業債券的低違約率使投資產生較好的利差效應,投資者認可度相對較高。上市公司利用企業債券融資,有助于吸引多元化投資者關注公司經營發展成果,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規范性水平。
三是長期限的企業債券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資產負債匹配程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國發〔2020〕14號)明確要求,支持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債券等方式開展長期限債務融資。尤其對于制造業、公用事業類上市公司,其固定資產投資、生產線建設需要資金投入。此外,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建設-經營-轉讓(BOT)等模式承擔當地準經營類項目的上市公司,也需要大量低成本資金長期投入。企業債券能夠滿足上述需求。“短債長用”會增加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而長期限資金供給有助于風險緩釋。
四是可以滿足上市公司生產性投資需求。“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給上市公司未來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也為上市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投資空間。《問答一》特別提出,優質企業債券資金可用于房屋、園區建設等工程、基建類項目,以及生產設備購置,生產線升級改造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同時明確對于項目尚未完工或已完工尚未決算的,允許債券資金置換前期已用于項目的銀行貸款。優質上市公司可靈活運用企業債券所募集的資金,加速自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五是對上市公司科技創新提供資金保障。近年來,上市公司面臨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科技創新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上市公司持續加大對科研創新、知識產權的投資力度。據萬得(Wind)數據統計,2019年非金融、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無形資產規模和研發費用分別同比增長21.33%和10.21%。企業債券明確優質上市公司可將債券資金用于無形資產項目的研發、知識產權類無形產權項目的購置,激發優質上市公司創新創造活力,助力上市公司獲取高質量知識產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綜上,建議上市公司積極利用企業債券特點及優勢,完善資本結構,增強業務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推動形成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良性互動。
注:
1.?綠色債券、雙創孵化專項債券、配電網建設改造專項債券、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專項債券、農村產業融合專項債。
作者單位:中央結算公司客服中心
責任編輯:鹿寧寧??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