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平英


摘 要:本文對《普通高中教科書·生物學》和《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人·生物》兩版教材的必修1部分進行了詳細的對比,發現《普通高中教科書·生物學》充分體現了《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核心理念,且能夠與時俱進,更正了少數片面甚至錯誤的知識點,及時新增一些生命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配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關鍵詞:核心理念;課程標準;新教材;舊教材;變化
2019年8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書·生物學》(后面簡稱“新教材”)正式發行,這意味著2007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人·生物》(后面簡稱“舊教材”)已完成它的使命,將很快退出歷史的舞臺。本文詳細的對比了兩版教材的必修1《分子與細胞》部分,列表如下:
從以上3個表格可以看出,新教材的編寫思路和細節有很大調整,具體體現在:
一、新教材體現了《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基本理念是:核心素養為宗旨、內容聚焦大概念、教學過程重實踐、學業評價促發展。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新教材更加注重生物科學技術和方法的應用,采用大量的電鏡圖或實驗現象實拍圖代替舊教材的示意圖或模式圖,能讓學生更直觀地從實驗結果出發得出結論;新增了一些科學實話、思維訓練,這充分體現了從生命觀念、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等方面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為宗旨”的核心理念。
新教材重要概念均用黑色加粗,使概念非常醒目,有些生物學的概念表述得比原來更加科學。如“細胞膜”的概念后面加一個說明,也叫“質膜”;“自由擴散”“協助擴散”的概念后面分別加一個說明,也叫“簡單擴散”“易化擴散”;著絲點改為著絲粒等,這些概念更改后與大學教材的敘述比較一致,這些變化體現了“內容聚焦大概念”的基本理念。
二、新教材更新了一些片面甚至錯誤的知識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命科學也在不斷地進步和完善,因此舊教材有少數知識點顯得很片面甚至是錯誤的,如肽鍵的表述,舊教材用“—CO—NH—”表示,這是不科學的,因為肽鍵只是一個“鍵”而已,不能包含化學元素,新教材更改為用“—”,表示,比較科學。再如水的跨膜運輸,舊教材認為水只通過自由擴散進出細胞,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學家逐漸發現水不僅可以通過自由擴散進出細胞,更多的時候是通過通道蛋白進出細胞,新教材與時俱進,更正了這一觀點。
三、新教材刪除了一些課程標準里沒有的實驗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用高倍鏡觀察線粒體”和“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這幾個都是《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沒有的。有實驗在中學里完成度很低,如“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這個實驗的試劑價格比較昂貴,且甲基綠吡羅紅不易保存,使用時需要現配現用,這些嚴格的條件經常導致這個實驗形態虛設。新教材把這幾個實驗刪除了,減輕了師生的負擔。
四、新教材的配圖更加形象生動,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
新教材將舊教材中的許多文字圖解或示意圖改成了模式圖,如有氧呼吸呼吸過程圖解,舊教材用文字的圖解方式呈現,新教材把整個有氧呼吸與線粒體的模型圖結合起來,非常形象生動,學生更容易理解并記住有氧呼吸的過程和發生的場所,類似的例子還有光合作用的過程等。
五、新教材與時俱進,關注生命科學研究的最新研究進展
如第6章生物科技進展介紹了秀麗隱桿線蟲與細胞凋亡的原因;第3章介紹了世界上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我國的誕生,這是我國科學家歷經5年取得的重大突破,為紀念這一重大成就,將這2只克隆猴命名為“中中”和“華華”,寓為“中華”,課程研究所將這一重大成就及時寫進新教材,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總之,新教材符合《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核心理念,能夠與時俱進,更正過去一些片面甚至錯誤的知識點,及時新增一些生命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配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朱正威、趙占良.普通高中教科書·生物學.必修1.分子與細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朱正威、趙占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本文系漳州市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課題“生物科高考題型研究”(項目編號:ZRKTZ19007)課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