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萍莉
【摘要】資料信息化管理有別于傳統的資料管理方式,是一種基于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管理手段,可以促使圖書資料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的展開。作為圖書館一種全新的圖書資料管理模式,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需要與互聯網平臺同步改進和發展,持續增強圖書館的服務理念,以便于更好的提供優質服務給讀者。對于圖書館而言,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還可以減少原件的利用率,減少實體資料占用空間面積,更加便捷的更新資料,保護圖書館的資料原件,實現信息資源最大程度開發和利用,服務于現代社會進步和發展。本文主要就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方式展開分析,在了解其意義所在和現存問題基礎上,嘗試著提出合理化建議應用到實處,力求提升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有效性,助力圖書館現代化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管理;圖書資料;圖書館;自主借閱;管理系統
社會發展催生了很多前沿技術手段出現,在圖書館現代化建設和改革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也為圖書館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目前國內圖書館建設中,內部各項功能基本上已經實現信息化,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形成了完善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圖書借閱系統等,并持續優化和完善。用戶可以在圖書館依據個體需要自助查詢和搜索資料,操作便捷,進一步提升了圖書館館藏資源利用率。但從整體角度來看,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意識還有所滯后,素質水平偏低成為制約圖書館服務質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新時期如何改進此類問題,在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變革,持續建設和改進,只有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發展不被淘汰,為用戶以及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1 圖書館資料傳統管理方式的不足分析
圖書館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科研的重要場所,也是信息傳輸和共享的重要載體,在城市建設以來,圖書館憑借較為特殊的地標式建筑存在于城市中,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1]。作為圖書館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資料管理具有基礎性的作用,關乎到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持續發展。即便經過長期實踐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總結出了相較于合理的圖書館資料管理方法,但更新速度緩慢,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趨勢。其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資料儲備量不足,來源渠道狹窄
此類問題在目前國內的圖書館中較為普遍,也是圖書館運行中面臨的首要挑戰,直接影響到圖書館資料利用率提升。由于圖書館資料類別繁多,總量大,但是由于服務模式陳舊、僵硬,用戶無法快速找到所需要的資料信息,極大的挫傷從圖書館獲取信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遏制圖書館轉型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2]。對于部分經濟條件較差的區域圖書館,基礎條件不完善,受重視程度不高,導致圖書館的圖書資料總量不足,內容較為單一,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整體的資料管理質量提升[3]。
1.2管理模式較為單一,工作效率偏低
總結以往圖書館資料管理工作成效來看,所選擇的管理模式相較于滯后,整體工作效率偏低。即便圖書館可以積極響應互聯網+圖書館的轉型趨勢要求,對圖書館資料管理方法優化改進,但仍然有多數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方式局限于PC端,未能在網絡上大范圍分享圖書資料,因此用戶只能通過圖書館中的PC端訪問獲取資料。即便表面上看似是對圖書館資料管理方式的變革創新,但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管理效率并未得到本質上提升,用戶所享受的服務質量也并未提升,甚至更加不便[4]。
1.3人員專業素質水平不強,服務意識薄弱
很多城市的圖書館資料管理工作人員為中老年人,此類人員對前沿的技術手段認知不足,接受程度不高,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全身心投入到圖書館資料管理的工作熱情不足,而這一點成為制約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轉型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信息時代背景下,資料管理人才專業性將直接影響到整體管理水平,部分圖書館,資料管理人員的對信息技術掌握程度不足,即便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需要學習信息技術,但更多的是被動式聽從安排,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的少之又少。在這種環境下,后續資料管理工作創新度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圖書館整體的資料管理有效性[5]。
1.4采購管理方式不合理,無法滿足用戶信息需求
圖書館資料管理中,一個主要影響因素則是圖書資料的采購方式,當前信息時代下,多數圖書館建立了專門的圖書資料采購管理系統,基于采購系統即可采購圖書資料,是自動化生成采購訂單,借助QQ、微信或電子郵件等通信形式傳遞給供應商,采購對應的圖書資料。此種方式有別于傳統資料采購方式,采購效率更高,采購成本也可以得到更進一步的降低,但同時此種圖書資料采購方式過分依賴合同既定數目,限制了圖書資料多樣化采購,加之信息資料的更新速度緩慢,存在重復購置圖書資料的情況,浪費圖書資源,與用戶的多元化信息需求相背離[6]。
1.5館際互借系統開發力度不足,影響到圖書資料的共建共享
信息時代背景下,圖書館之間的互借系統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圖書資料信息的共建共享。究其根本,是由于圖書館的重視程度不高,未能增加經費投入到館際互借系統研發中。另外,館際互借系統開發和建設中,過分集中在一些大型圖書館,其他一些小型圖書館由于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在資金投入力度等因素影響,未能形成相較于完善的館際互借系統,寶貴的圖書資料被浪費[7]。
2 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的積極影響
圖書館資料管理中應用信息化技術,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來輔助圖書資料管理工作高效展開,改變以往落后的資料管理方式,提升圖書資料利用率的同時,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優質可靠的服務,具有較為深遠的積極影響。
其一,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可以實現圖書資料共建共享。信息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的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中開始廣泛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可以實現資源跨區域傳輸共享,對于提升圖書館資源利用率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在具體管理工作中,信息技術應用到圖書資料管理中可以豐富資料儲備量,推動資料管理方式創新變革。如,圖書館受到經費資金因素限制,無法獲得資料版權,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來獲取圖書資料版權,用戶即可通過互聯網登錄到圖書館官方網站,足不出戶,打破時空限制來獲取信息資源,在提升讀者對圖書館的認可和支持同時,切實提升圖書館資料管理工作有效性。
其二,促使人們獲取圖書資料更加便捷。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各個角落,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觀念,在這樣背景下,如果圖書館仍然沿用傳統圖書資料管理方法,則會浪費圖書資源,影響到圖書服務質量[8]。因此,積極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優化資料管理工作,便于用戶在信息化平臺上更加便捷、高效的獲取圖書資料,提升圖書館的資料管理有效性,加強群眾認可度。
其三,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在科技飛快發展背景下,各個行業領域紛紛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而這一趨勢是全球化趨勢。傳統圖書館在轉型發展背景下,資料管理工作作為圖書館主要業務內容,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和新挑戰,應摒棄以往單一的資料管理方式,進一步變革創新。圖書館是人們獲取信息,學習和科研的重要場所,推動資料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服務流程,推動圖書館高層次建設和發展。
3 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在明確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的積極作用下,應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提出優化改進建議,以求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價值,提升圖書館資料管理質量,開展提供支持和參考。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3.1建立相較于完善的圖書資料管理體系
結合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相關要求,圍繞圖書館發展目標建立相較于完善的圖書資料管理體系,在信息化思路支持下來推動圖書資料管理工作深層次創新變革。在正確認識到圖書館發展缺陷和不足同時,多方優化管理體系,支持圖書館資料管理工作信息化展,工作效率更高。一方面,圖書館的管理者要明確自身職責所在,充分調查圖書館實際情況基礎上,清晰闡述自身的信息化理解,整合資源和力量,推動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對建立的管理體系落實情況后期定期檢查,總結經驗,督促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全面落實和應用,便于信息技術的積極作用得到最大程度上發揮[9]。
3.2加強圖書資料管理人員專業培訓
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離不開專業管理人員支持,因此需要定期組織圖書資料管理人員專業培訓,豐富專業知識儲備同時,學習信息化資料管理方式。相關管理人員要正確看待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重要性,組織相關人員定期參加專業培訓活動,或是參加專業課程和講座活動。明確圖書資料管理人員的聘用條件,持證上崗,在健全的獎懲制度和晉升制度支持下,激勵圖書資料管理人員學習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和管理技術,強化自身管理能力,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優質服務。在提升圖書資料管理人員專業能力同時,也要注重人員的職業素養培養,愛崗敬業,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來高效開展工作,為后續的相關工作順利進行奠定基礎[10]。
3.3推行智能采購模式來強化圖書資料管理針對性
目前國內圖書館多數已經形成了相較于完善的信息化圖書采購系統,但系統中仍然有很多欠缺和不足,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制約圖書館的健康持續發展。智能采購模式的應用,發揮先進采購技術優勢來彌補傳統采購模式不足,更好的滿足新時期圖書館的采購需求。具體從以下幾點著手:
(1)圖書智能化采購。結合不同讀者群體客觀需求,推行針對性的圖書資料智能采購模式,通過收集讀者的興趣愛好相關信息資料,從海量數據信息中歸納總結,了解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輔助管理人員編制科學合理的圖書采購計劃,不僅可以增強圖書館整體服務水平,還可以促進圖書資料利用率大大提升,進而達成圖書智能化采購目標。
(2)自動化采購。推行自動化采購,基于互聯網實現圖書館和圖書供應商的信息互聯互通,在圖書館采購系統直接可以制定書單,從圖書供應商數據庫中采購圖書資料,并自動化獲取供應商數據庫中書目信息,多方類比分析,自動檢索和剔除,進而篩選出權威性高、暢銷的圖書資料,以此來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閱讀需求,切實提升圖書館整體服務水平。另外,系統也可以自動化生成訂單,不需要過于復雜的流程,操作簡單即可滿足圖書館采購需要,為豐富圖書館館藏資源,助力圖書館健康持續發展意義深遠。
(3)預見性采購。相較于傳統圖書采購方式而言,實行預見性采購更符合信息時代發展趨勢,即資料管理人員基于讀者興趣愛好、工作性質和借閱習慣等資料來輸入到圖書館數據庫,數據信息多方對比分析基礎上,實現圖書資料有機整合,為讀者提供更具個性化的采購服務。另外,預見性采購模式還可以進一步擴大潛在用戶群體,挖掘用戶潛能,將其納入到圖書館服務范疇,提前采購圖書資料,為讀者用戶提供智能化服務。
結論:
綜上所述,新時期圖書館資料信息化管理模式,是時代發展下的必然選擇,可以彌補傳統資料管理模式的欠缺,打破失控限制,更加便捷、高效的開展工作,在提升圖書資料管理效率的同時,提供給廣大讀者用戶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汪子藝.網絡信息化環境下如何加強圖書資料管理探析[J].山西青年,2021(15):65-67.
[2]王小艷.“互聯網+”環境下圖書資料“數字化”管理探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13):106-107.
[3]陳艷艷.圖書資料檔案實施信息化管理的優勢分析討論[J].蘭臺內外,2020(26):10-12.
[4]商淑玲,張瑞.“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J].科技與創新,2021(13):49-50.
[5]盧海燕.信息化技術優化圖書館資料管理路徑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21,22(06):105-107.
[6]張秀鋒.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方法與措施研究[J].參花(上),2021(06):100-101.
[7]劉子靖.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研究[J].辦公室業務,2021(09):166-167.
[8]王靜,陳英麗,范廣.信息技術在高校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和服務中的應用路徑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09):159-161.
[9]蔣達明.試論圖書館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采寫編,2021(02):188-190.
[10]李春溪.互聯網背景下圖書資料信息化管理策略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7):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