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亞
【摘要】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從上世紀開始發展至今,已經取得了十分可觀的成績。推動初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改革已經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連接點。從這個角度來看,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應用能力教學十分重要。在這種背景下,初中課堂教學中更應該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放在首位,尤其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也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基于此,本文重點探討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希望能為初中語文教學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語文應用能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語文是初中階段的基礎課程,其不僅僅是應試的重要科目,同時也是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指導課程,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語文素養息息相關,現如今,我國關于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在不斷推進,在初中階段,改革的重點在于探討語文教學在新時代下如何發展,如何培養相關人才。但是,就目前初中階段語文教學課堂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結果差強人意。現如今,課堂教學已經不單單是傳授相關學科知識,而是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從這個角度來看,教師必須不斷開發新的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策略,并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整改,才能夠達到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
一、善于適當引導、點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教會學生知識點很重要,但教學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更加重要。義務教育階段,應該以引導和培養為主。在傳統教學當中,課堂教學理念和新課改標準差異較大,初中語文課堂當中,教師作為指導者,其主要發揮著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在其引導下學生可以掌握自主學習的具體方法,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自身綜合素質。所以說,在新課改形勢下,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當中首先應該轉變傳統觀念。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應該根據教育質量的情況確定語文課堂教學目標,也就是說要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聽說讀寫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另外,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應該積極改善,教師作為學生學習之路的引導者,不能作為其學習的決策者。在新課改標準下,初中語文課堂的具體特點也要體現出來,比如說開放課堂,和諧課堂等等,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比如說,在進行《傷仲永》一課的教學時,我的課堂中有一位學生認為:家庭經濟環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是否會成才,之后便列舉了很多關于現實中的案例,如寒門難出貴子等等。這位同學的觀念在班級中引起了爭論,直至最后學生來找我理論,而這時,作為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學生,而不是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將問題的關鍵點說出來,點撥學生進行自我思考,最后再進行討論。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能夠培養起自主判斷的意識,不僅提高了其判斷能力,同時加強了學生的自主意識。
二、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當前的課堂并不是以教師為主的課堂,學生應該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而教師僅僅只能起到引導學習和組織學習的作用,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出更多的課堂空間,給學生提供其自主選擇的空間,發揮其創造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作為主導者,其教學方法主要是傳輸和灌注,這樣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教學效率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所以說,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避免出現填鴨式教學。
三、根據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傳統教學中,通過考試來測試學生的學習成績,然后通過分數衡量不同學生的水平。這是一種十分單一但無可奈何的方法。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把重點從分數上轉移出來,積極發現不同學生的具體差異,從而做到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也不能忽視了學習落后的學生。在知識的教授方面應該一視同仁,避免給不同學生帶來心理負擔。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培養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而中學的語文教材都是為了這一目的編寫的,不論是文言文課程,還是議論文、記敘文以及小說等課程,都是從中文出發來進行教學。在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方面,主要還是以現代文為主。在探討如何培養語言應用能力之前,很多人認為應該以文學感受和文學分析為重點,但是,要想培養這些內容,首先需要大量的文學作品閱讀。所以說,應該走向以教促教的道路,使的教授者變為引導者,讓老師不僅僅教會學生學習,同時還要結合經典教學案例教學學生如何教,這樣才能夠真正引導學生學習和實踐。在初中語文教材當中,有很多文學鑒賞文章。從這里不難看出,中學語文教學教材已經改變關注點,從原來的應試教學轉變為培養閱讀能力。所以說,初中語文教學的相關課程也應該以作品分析作為重點,將教材內容弱化,以此來提高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興趣,加強學生們的語言應用能力。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其不能滿足于對課堂教學當中,而是應該及時了解學生的語言學習效果,利用新時代的研究成果來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應新的課堂教學,在初中語文的教學當中,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作為重點教學方向。初中階段作為義務教育的重要階段,教師應該積極了解該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而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的確可以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但在這個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也只有不斷思考和審視問題,才能夠推動教學改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岑禮霞.課外閱讀與拓展訓練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教育界,2021,(25):65-66.
[2]顏廷識.淺談課外閱讀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價值與應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01):77-78.
[3]程方圓.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以“136”模式的應用為例[J].學園,2020,13(35):64-65.
[4]黃清吉.多管齊下,培養自主能力——初中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探究[J].考試周刊,2021,(0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