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腦血栓作為當下人們的主要常見病、流行病之一,多發在高血壓者、糖尿病者、高脂血癥病者、直系親屬有腦血栓病史者、長期吸煙酗酒者,并且伴隨著病情的發生患者常會視物不清、口角歪斜、言語不清、肢體無力、意識不清。就此,筆者在這里淺談關于腦血栓患者的康復護理。
【關鍵詞】腦血栓;康復護理
腦血栓患者在病發在急性治療之后會留下后遺癥,患者會在運動功能方面出現障礙,就是民間說的偏癱,比如患者一側肢體出現行動不便,嚴重的會出現肌力下降,又或者患者也可能在語言功能方面出現障礙,意識清楚但是不能說話等。所以,腦血栓患者在病發后留下的后遺癥會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關于其的康復護理對患者保持健康恢復正常生活狀態尤為重要。
一、患者的健康飲食習慣護理
腦血栓患者的病發原因大致分為四類,第一血管壁病變,第二心臟病和血流動力學改變,第三血液成分和血液流變學改變,其他原因。針對腦血栓患者的調查研究發現,長期酗酒的人群出現腦血栓的概率很大,其因疾病和年齡增長,致使血管管壁出現異常,且血流動力學改變,進而引發腦血栓。由此,腦血栓患者在病發后更應該注重飲食習慣上的調整,首先患者要減少鹽和脂肪的攝入,飲食應以低鹽、低脂飲食為主。
1、限制高膽固醇食物
脂肪的攝入要科學合理,不能過量攝入也要保證人體的正常需要。有效手段就是“兩多一少”,多不飽和脂肪酸,少動物脂肪以及少肝臟合成內源性膽固醇。建議患者的日常食用油盡量以植物油為主,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控制油量攝入每月在750克左右。患者更要嚴格把控食物中的膽固醇的含量,每日攝入量應在300毫克,大約每周可吃3個蛋黃。
2、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
由于患者膳食中的脂肪的比重減少,所以要適當補充蛋白質才能維持患者的飲食均衡。補充瘦肉、海魚和豆類等。經常補充植物蛋白對于患者的康復是有效的,比如每日補充一定量的豆制品,像豆腐干是可以幫助降低血液膽固醇及血液黏滯。
3、科學控糖控鹽攝入量
由于糖在人體內的代謝途徑,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在人體內轉化成脂肪,進而增加體重、血糖、血脂及血液黏滯度,對腦血栓的恢復極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糖分的攝入。腦血栓的病人有的合并高血壓病,食鹽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3克,可在烹調后再加入鹽拌勻即可。
5、補充水分
腦血栓的病人要經常飲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間,清晨飲水可沖淡胃腸道,水分入血液后,隨活動以汗液和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晚間活動量小,睡眠前飲水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二、患者的健康運動習慣護理
康復訓練要正確,所以一定要咨詢專業的康復醫師指導,讓患者有針對性地訓練。比如肢體癱瘓的病人,存在語言的問題的病人,尿便有問題的病人,需要接受的訓練內容也是不同的。另外,腦血栓患者不要進行盲目訓練,錯誤的訓練方式有時會導致病情更嚴重。如果患者采用錯誤的運動方式,反而可能會加重殘疾的表現。患者早期一般都會在醫院進行康復,隨著病情的逐漸好轉,可能慢慢會到家中進行康復。在家中要根據原來康復醫師的指導進行康復訓練,還要定期到醫院接受康復指導。這里提出一些運動訓練過程中簡單方法。
1、針對運動能力極其不便的患者要進行每日的適當按摩,幫助患者促進局部的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和減輕浮腫,上肢從手指開始至前臂、肩關節周圍;下肢從腳趾到小腿、大腿、髖關節周圍,按摩要輕緩有節奏。
2、運動訓練首先要利用各種方法恢復和提高肌張力,誘發肢體的主動運動。預防關節攣縮,運動訓練由易到難,肩關節活動臥位時上舉手臂,手臂向不同方向移動,如用手摸臉、前額、枕頭等;坐位時直臂前舉、外展、后伸及上舉。肘關節活動肘關節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關節背伸,掌指關節向各個方向活動以及對掌、對指、抓拳、舒展掌指等。
3、手的靈活性、協調性和精細動作訓練,讓患者用手去拿東西幫助手指的屈伸、并攏、分開等動作;也可通過用匙、用筷、寫字、梳頭、系扣子等動作來訓練手指,將訓練內容放置在日常的生活習慣當中。
4、站、立、走的指導隨著病情好轉、肌力的恢復,首先選取半坐臥位,以后逐步增加角度,適應后協助患者坐于床邊,或床邊站立,當患者能獨立站立和保持體位平衡后才能行走。
【結束語】
患者的恢復過程是艱難而又漫長,因此在幫助患者康復護理時不能只顧著身體的恢復,還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建立恢復健康的信心。康復護理會因人而異,患者在康復過程中的恢復程度也不同,因此不要由于長時間的康復訓練沒有得到有效的成果就暫停了,患者和患者家屬都要正確認識康復訓練,并且重視康復訓練,康復訓練比治療更關鍵。
參考文獻: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于急性腦血栓患者療效的影響分析[J]. 郭曉玲.?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76)
早期康復護理模式應用于改善腦血栓患者的生活質量[J]. 范海波,鄧倩,顧蕓,曹麗華.? 血栓與止血學. 2018(01)
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影響. 呂宏梅,趙玉.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 2018
作者簡介:王瑩(1998-),女,山東,漢,本科,山東協和學院2020級學生。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