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堂春
【摘要】培養一個編導不光是需要在專業能力上花功夫的,一個好的編導不光是專業能力強,也包括了文化知識的豐厚以及擁有獨特的眼光和散發思維。一個好的編導一定是對某件事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毒辣的眼光的,他們能夠從生活中積累素材,從細微的現象中得到靈感啟發。我們總結的就是編舞的技法和編導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是可以教的,但是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編導需要個人在課堂以外不斷的豐富自己。
【關鍵詞】舞蹈編導、課堂培養、生活閱歷、靈感
什么是舞蹈編導?其實舞蹈編導就是一個舞蹈作品的編劇和導演。在舞蹈藝術中,舞蹈編導本身既是全部劇本和“臺詞”(舞蹈動作)的創作者,又是把它搬上舞臺的導演。舞蹈編導通過本人自身的生活體驗以及自我的藝術靈感用舞蹈的手段來和觀眾溝通,把他本人的所思與所想通過肢體語言來展現在舞臺上,肩負著編和導的雙重使命。作為一名編導所具備的知識能力來源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課堂中學習的來,一部分是生活中自己積累而來,下面我們具體分析以下:
一、課堂中能學到的知識和能力
1、舞蹈編導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與扎實的實踐能力
舞蹈編導要創作出一部能吸引觀眾眼球的舞蹈作品,沒有扎實、深厚的舞蹈理論是不行的。舞蹈作為一門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其既不是舞蹈編導的閉門造車,也不是舞蹈編導的憑空捏造,而是把某種思想或精神等通過舞蹈演員的肢體動作表達出來,讓觀眾從中去體悟、感悟生活的真諦和人物的內心情感。因此,在編排舞蹈動作時,就需要編導者將理論知識與舞蹈動作盡可能地融為一體,二者融合的程度越高,作品就越完美。倘若編導者理論知識不足,有時就會弄出笑話。
舞蹈編導除了掌握應有的理論知識外,還必須具備扎實的舞蹈基本功。這是因為扎實的舞蹈基本功不僅是創作舞蹈新動作的源泉,還能夠賦予作品新的活力。舞蹈基本功主要包括身體的柔韌程度、肌肉能力、表演時所展現出的爆發力、動作表情、動作的銜接程度等。在編排和設計舞蹈動作時,如果編導者都不能完成自己設計的舞蹈動作,那么該項動作就不具有可行性,應重新設計和編排。如果編導者不考慮動作的可行性,那么在該項動作之后,其后面的舞蹈動作也都是空談。
豐富的舞臺實踐經驗是舞臺藝術中一門具備極強技術性的藝術,他不是依靠編導人員的悟性與天賦就可達到的,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編導,要經過長時間的刻苦訓練,由此才能具備豐富的舞臺實踐能力。舞蹈動作作為藝術創作中最基本的素材,舞蹈動作的本質就是語言載體。如果作者本人都難以熟悉的掌握舞蹈語言的話,那么何談創作呢?因此可知,對于舞蹈語言的積累、掌握、創作是永無止境的。想要創作生命得以延續,編導不僅要將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其中。
編導理論與技能學習是其基礎。舞蹈編導的學習素材與教學方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是幫助舞蹈編導對舞蹈創編與舞蹈藝術進行深入認知,形成正確觀念;二是經過系統且嚴格的訓練與正確的引導方式,可以提高學舞蹈編導的創造性思維與創作實力,最終保證舞蹈編導人員在未來踏入該行業中,可以獨立完成作品創作。
2、舞蹈編導應具備廣博的文學文化知識
舞蹈藝術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與其他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部舞蹈作品中,往往蘊含著舞蹈藝術、文化藝術、燈光藝術、美學藝術、音響效果等。這樣的作品不僅能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沖擊,還能使觀眾的思想得到升華。要想將這眾多的元素融入舞蹈作品中,沒有廣博的文化作為支撐是行不通的。因此,舞蹈編導除了學習專業的舞蹈理論知識外,還必須對其他知識有所涉獵。全方位的文學藝術素養,直接影響舞蹈作品質量
舞蹈藝術包含深刻的文學性,從人類發展開始,到逐漸萌生出藝術的階段,文學與舞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隨著文化、歷史的演變與發展,舞蹈已經逐漸發展成獨立的藝術門類,但是與文學之間的關系也沒有被割斷。這里所指的文學,主要是歌唱,歌唱的實際就是詩詞。從最基本的層面來看,舞蹈編導如果能夠閱讀大量經典文學作品之后,能夠形成極高的知識修養,這也成為舞蹈編導分析、觀察、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舞蹈藝術作為人類文明發展中逐漸產生的藝術形式,更是文化形態,作為一名舞蹈編導,應當主動承擔起創作與推廣舞蹈藝術這一重任,這就要求舞蹈編導具備極高的文化素養。藝術創作者主要是將藝術作為反映人類真實生活的有效途徑,只有對歷史、對社會、對形形色色的人,形成深刻認知,這樣才能保證創造出的藝術作品是令人信服的。因此舞蹈編導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在大學教育中,將編導設定為一個專業,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編導的地位,并且提高了編導人員的文化素質。即使經過系統化學習,學生畢業之后如果直接從事于舞蹈藝術創作,那么其專業能力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在長期創作時間與社會生活中,不斷地提高與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水平。
3、編導的構思創作能力
第一,編導的構思能力。舞蹈構思會貫穿于編舞、結構、選材等多個過程中,在選材過程中,編導人員對那些豐富、多彩的生活現象進行選擇與加工,使其成為文藝作品當中的重要性組成部分。編導的構思與創作能力是一個編導所應該具備的最基礎的能力。
第二,編導的編舞能力。在編舞過程中,要求舞蹈編導能夠具備較高的編舞能力,將扎實的專業知識與超過的技術水平作為支撐。很多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有時我們具備極好的想法,也能找到最為合適的音樂,但是卻難以編創出動人的作品,這個問題是普遍存在的。舞蹈動作就好比文學作品中的詞匯,需要文人對其進行精心編排,打造一個讓人心領神會的情景。我們不能用好壞去批判舞蹈動作,因為每個動作都凝聚著編排人員無數的心血。但是想要打造一個令人感同身受的作品,那么就要求該作品能夠真切表達出創作者思想感情的內容,才能被真正加入到舞蹈當中。
二、課堂中所無法學習到的知識和能力
1、豐富的想象力與創作靈感
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美,作為一名出色的舞蹈編導,要走進百姓生活,感悟百姓生活中的苦與樂,用犀利的眼光去觀察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觀察和體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語言的異域風情,多做采風和調研,同時在過程中用自己獨到的犀利的眼光去發現不一樣的美,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激發創作靈感。
舞蹈編導基本功是決定舞蹈編導質量的重要因素,故而編導人員需要明晰編導目標。而要想提升舞蹈編導的基本能力與創新精神,需針對編導者的想象力予以強化。在舞蹈編導中需要時刻保持敏銳的洞察力,促使在舞蹈編導中具有良好的創新思維,以免在固有模式下出現“一成不變”現象。
舞蹈編導工作除了需要按照一定的編導框架進行補充外,還需要借助編導者的創新思維不斷創作新作品。而每一個優秀的舞蹈作品,常需要編導者具有充滿新意的創作靈感。因此,編導者不宜停留在一個局限空間里,而是需要廣泛去往各地了解不同地區的文化,以便在游歷中突發靈感。舞蹈編導在提升創新精神時,還可善于運用個性思維與逆向思維。以往編導者常受固有思維的影響,導致舞蹈作品出現“千篇一律”現象。同時,編導者需從個性化角度去建立舞蹈形象,既要注重獨特性,又應充滿新意,以免舞蹈同質化創作問題的嚴重性造成我國舞蹈藝術領域受到發展阻力,最終可運用創新精神,依托基本能力打造新的舞蹈藝術格局。
2、豐富的人生閱歷
如果舞蹈編導缺乏真實的人生體驗或者社會經驗,那么就難以創造出具備藝術價值、真正動人心魄的藝術作品。在藝術家的人生追求中,真、善、美是必不可少的,而“真”必須處于首位。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蹈編導,必須要成為一個真誠的人,要主動放下身上的架子,融入到茫茫人海中,去經受風雨、感受人生的悲歡離合與酸甜苦辣,只有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從身邊流過,親身經歷各種風風雨雨,才能為舞蹈編導帶來更為豐富的情感,使其主動探索人生奧秘,最終為藝術創作積累豐富的素材。然而作為一個編導,最考驗的便是其自身的專業能力。一個專業能力不夠的編導是不能夠成為一個好的編導的,因此專業能力尤為重要。
三、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培養一個編導不光是需要在專業能力上花功夫的,一個好的編導不光是專業能力強,也包括了文化知識的豐厚以及擁有獨特的眼光和散發思維。專業基本能力和文化知識也許可以經過培養來提升,但是我認為一個人的獨特思維是不能經過培養的。一個好的編導一定是對某件事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毒辣的眼光的,他們能夠從生活中積累素材,從細微的現象中得到靈感啟發。很多人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將專業知識學習得很牢固,但是思維卻也因此固化了,思維不夠靈活,身體上的東西可以傳授,然而思維上的東西是無法傳授的,只會跳舞卻不會編舞,這也不能被叫做編導。
獨舞作品《雀之靈》,一只孔雀的出現能夠帶來什么呢?不同的人會迸發出不同的想法,普通人也許就只是看到了一只孔雀,然而優秀的編導就會根據孔雀的一顰一簇得到創作的靈感,在舞者眼里孔雀是優雅美麗的,因此編導就會去挖掘孔雀美麗優雅的原因,將其進行編創并且在舞臺上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它所呈現出來的更應該是人思維中的想象與靈感,肢體只是一個傳播思維的介質。
因此,我們總結的就是編舞的技法和編導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是可以教的,但是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編導需要個人在課堂以外不斷的豐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