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


隨著國際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國外貿市場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在外貿市場發展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以迅猛的發展速度崛起,并且在我國市場經濟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時,跨境電子商務也迅速搶占了外貿市場空出來的那一塊土地。跨境電子商務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外貿行業的發展,并且也提高了我國在世界經濟市場上的地位。
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與前景
跨境電子商務為國內和國外市場架起了一座大橋,通過跨境電商可以讓我國市場上生產的產品銷售到國外,同時國外的產品也可以通過該平臺向國內市場銷售。這樣不僅為我國進一步打通了世界市場,同時也提高了我國商品制造的世界影響力。在當今世界市場上,我國在跨境電商方面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國國內市場巨大,這對國外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所以,世界上那些在跨境電商方面起步較晚的國家都十分積極地與我國開展交流合作。這不僅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而且也為我國的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國內電商巨頭與時俱進,積極地開拓國內外市場。我國政府也出臺政策和提供資金支持,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注入了動力。我國各大院校也在積極地進行跨境電商行業相關人才的培養。高職類院校也及時增設了該專業,開展了該專業人才的培養計劃。這為社會輸送了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為該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1.電子商務課程設置不合理,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跨境電子商務是一個跨度十分巨大的專業,想要學好這門專業,不僅要掌握與電子商務有關的專業類課程,還要掌握計算機信息科技、互聯網、國際市場經濟、市場營銷、消費心理學等關鍵課程。當前很多高職類院校的課程體系都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由于電商專業的課程體系較為龐大,并且該專業所學的課程之間聯系比較緊密,所以高職類院校必須及時摒棄老舊的教學模式,針對自身情況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因為高職類院校對該課程的開設較晚,所以在早期的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模式設計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高職類院校的教學重心發生了偏移,太過于側重學生理論知識方面的培養,而忽略了該專業的應用性與實際性。這對將來要從事該行業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缺陷,所以高職類院校一定要將教學重心從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構建轉移到實際應用中去。
2.跨境電子商務教師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高職類院校學生的基礎相對于其他高校學生來說比較薄弱,并且高職類院校的師資力量以及院校之間綜合實力差距也較大,這就造成了高職類院校之間課程教育質量存在較大的落差。在那些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跨境電商專業的教師相對比較稀缺,這對高職類院校的發展極其不利。另外,還有相當多的院校由于從事該課程教學的教師比較少,所以從事該課程教學的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有的教師甚至需要帶四五個班的課程。這就造成了教師的工作壓力過大,不能保證教學工作的質量。從事課程教學的老師大多數都是從大學畢業以后直接進入教育行業中,并沒有真正從事過該行業的工作,這也就造成了從事該課程教學的老師缺乏相關的行業實踐經驗。老師身為學生們在跨境電商行業方面的領路者,如果沒有過硬的自身條件,那么很難帶領學生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披荊斬棘,成為該行業的人才。
3.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不健全,缺乏實踐條件
跨境電商專業作為一個實打實的以實際應用為目標的專業,學校固有的傳統教學模式不能夠滿足該專業的培養目標。由于高職類院校起步較晚,沒有形成適合該專業特點的教學模式。學校大多數都缺乏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方面的培養,這將會造成畢業生無法很快進入工作狀態。因此,高職類院校要做到校企合作,在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培養下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
完善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
1.組建專業教師團隊,提高教師水平
老師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核心人物,對高職類院校教學工作質量有著關鍵的作用。老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教學能力,對學生的培養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類院校一定要構建一支屬于自己的強有力的教師團隊。高職類院校在招募老師時一定要嚴格把關每個環節。在筆試方面,學校要建立完善的科學的考察體系,以此來考察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專業技能是否達標。在面試方面,對于那些有工作經驗和教學經驗的老師來說要優先錄取。只有從這兩方面嚴格把關,才能為學校選出優秀的骨干教師。學校還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專業培訓,為了保證每個教師都能積極參與進來,學校可以將這一項納入期末對教師的綜合測評,這不僅可以提高老師們的積極性,而且可以確保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除了對老師們進行課程培訓以外,學校還要積極地與社會上的企業展開合作交流,采用校企合作的培訓方式對老師們進行更深入的培訓。學校可以通過引進企業中的優秀工作人員到學校為老師們開展講座,讓老師們可以及時了解到比較前沿的行業知識以及市場動態和方向。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老師們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能,并且也可以讓老師們比較準確地把握市場動態,對當前市場人才的需求有著比較全面的了解。老師們可以更好地為自己的教學工作制定相應的課程體系。
2.加強校企合作,完善教學條件
通過學校和企業雙方達成共識,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模式極大地提高了跨境電商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企業通過與學校簽訂相關的協議來深化二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學校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中規中矩的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學,還要加入企業培養的教學工作。這樣的教學模式分工明顯,學校負責構建學生的知識框架,企業負責培養學生的實戰能力。這樣學校和企業就成了學生日常學習的兩大陣地。校企合作的優勢在于通過學校和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在相關專業方面的綜合能力。學生通過在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的模式下學習,不但可以對學校所設置的課程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并且在企業的培養下還可以接觸到一些更前沿更實用的知識。通過在企業中進行實訓,可以讓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前就積累大量的實戰經驗,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
3.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和課程建設
由于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更新換代十分頻繁,造成市場活躍度很高,因此企業對跨境電商專業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高職類院校必須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能夠準確地把控人才市場的方向和需求。懂得與時俱進,善于創新,能夠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能夠根據市場的需求和方向及時制定適合的人才培養體系。想要做到以上幾點,單靠高職類院校是很難實現的,所以高職類院校必須懂得與社會上的企業合作,在企業的帶動和幫助下來完成“訂單”模式。學校要與社會上的企業通過簽署協議達成合作共贏的目標。企業可以通過協議簽訂,讓高職類院校給企業輸送跨境電商專業的人才和實習生;同時,企業也可以入駐校園,給學校提出要求,圈定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目標,并且及時為學校的教學工作提供指導和幫助。企業除了要給學校在資金和人力方面的支持,還要幫助學校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和課程體系。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當前高職類院校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欠缺與不足。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必須從實際情況入手,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學校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通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雙重培養來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徐州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