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品
蘇格蘭曾被認為是一個荒蠻之地,而司各特通過他的一系列歷史小說,為蘇格蘭民族認同建立了一套浪漫神話。
自1983年首次舉辦以來,圖書節已經成為每年8月愛丁堡最讓人期待的文化活動之一。去年的圖書節改成完全在網上舉行,今年采用的是混合方式,全部節目都可以在網上觀看,但是部分節目也有現場觀眾。
舉辦地點從往年的夏洛特廣場,搬到了位于舊城的愛丁堡藝術學院,“中心場地”是藝術學院內的大庭院,觀眾游人可隨意出入,還可以通過場地大屏幕觀看正在進行的節目。學院的禮堂成了主會場,聽眾可以買票進入現場,但是每個座位之間都留有一定距離。嘉賓有的在現場,有的則通過網絡加入。雖然有的場次和去年一樣沒有現場觀眾,但主持人和嘉賓背后窗外的景色就是不遠處的愛丁堡城堡,感覺比去年敞亮很多。圖書節書店就開在藝術學院旁邊的原消防站里。
今年圖書節的主題之一是蘇格蘭的文學創作。圖書節日程剛剛過半,已上演不少有趣的節目。今年圖書節的開幕日,幾乎就是蘇格蘭作家司各特(Walter Scott)誕辰250周年的紀念日。在一個討論司各特的節目中,嘉賓之一斯圖爾特·凱利曾為司各特寫過傳記,副題是《發明了一個國家的人》。他指出在司各特之前,蘇格蘭一直被認為是一個荒蠻之地,而司各特通過他的一系列歷史小說,重新塑造了蘇格蘭的形象,可以說為蘇格蘭民族認同建立了一套浪漫神話。
另一位嘉賓卡洛琳·麥克拉肯–弗萊舍(Caroline McCracken-Flesher)則提出,今天的蘇格蘭急切需要在現代世界找回自己的位置,而司各特塑造的蘇格蘭是一個進步主義的社會,對蘇格蘭的明天仍然有意義。
司各特去世后,各界捐款,在愛丁堡市中心的王子大街花園內,建了一座高大的紀念碑,一座哥特式建筑。愛丁堡不乏哥特風格的建筑,以愛丁堡為背景、情節神秘恐怖的“哥特小說”創作似乎也一直沒有中斷過。今年的圖書節上,就有好幾位作者是寫這一類型小說的。不過,最令我感興趣的一部作品,是以愛丁堡為背景的歷史小說《美麗的植物學家》。
故事發生在1822年,愛丁堡植物園剛剛搬到現在的位置,一株來自美洲的龍舌蘭盛開,各方人士競相前往觀看。兩位女士在植物園邂逅,一位是來自英格蘭的“正統”女士,另一位是熱衷香水調制的高級交際花。作者莎拉·謝里登與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合作,揉入了大量愛丁堡的歷史人物,其中就包括司各特。
蘇格蘭文學創作的興盛,與其繁榮的出版業相輔相成。在今年圖書節的一個節目中,我第一次了解到蘇格蘭有超過100家獨立出版社,有的專做某一類圖書,如連環漫畫小說,或是少兒讀物,有的則各類題材俱有涉獵。一名嘉賓代表一個位于蘇格蘭高地的出版社參加節目,他特意強調:“每次說到我們出版社位于蘇格蘭高地,就有人問我們是不是只出蘇格蘭民間故事,其實我們什么題材都做的!”
很高興看到愛丁堡圖書節在形式上不斷演變以適應疫情帶來的各種限制,蘇格蘭的文學創作傳統也在蓬勃延續,今年圖書節剛剛過半,我就已經有好幾本想買的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