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
【摘要】園本教研是以園為本的教育教學研究,是幼兒園教師學習、成長的重要陣地。對于集團化民辦幼兒園來說,要立足于集團和教師隊伍的現狀,通過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以教師發展為本,關注教師的職業認同、專業成長、實踐需求、成長保障和自主成長,通過人文管理、創新培訓方式、建立健全制度、以問題為導向和建立評估制度等策略開展集團化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推動集團園所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
【關鍵詞】集團化民辦幼兒園;園本教研;問題與對策
園本教研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組織形式,它對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發素質和幼兒園整體的教學水平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隨著集團的發展,集團旗下的幼兒園不斷增加,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升和園所的保教質量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嘗試從集團和教師的實際情況出發,探討建立集團自己的教研科研制度,積極探索實踐多種教研形式。
一、立足集團,查找不足
(一)缺少專業成長機會,導致教師有所流失
民辦幼兒園園本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是關鍵,但近年來隨著民辦園的增加及公辦幼兒園的擴容,教師的競爭就顯得更加激烈,教師隊伍的流失阻礙了教研的進程。究其流失的原因,于本集團而言,近幾年發展速度加快,招聘了大量的教師,雖然努力在工資待遇上給予教師保障,但是因為發展過快而缺少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導致了教師的流動,也有個別優秀教師離職。
(二)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增加園本教研難度
對于園本教研工作而言,其之于教師本身專業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科研態度以及過硬的業務能力。目前,幼兒園中的一些教師基礎理論知識相對薄弱,科研水平較弱。與此同時,幼兒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會承擔較大工作壓力,沒有充足的精力加入到園本教研工作中。另外,一些教師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較為膚淺,相應培訓的參與較少,他們的思想觀念中認為園本教研活動是管理人員的工作,于自身的發展并無太多益處,這亦是阻礙園本教研活動有效開展的原因之一。
(三)教研與實踐關聯不強,阻礙園本教研開展
幼兒園開展園本教研工作的意義在于提升幼兒教育的總體質量,使其更加具有科學性。然而在實際推行中,園本教研工作的開展與教學實際之間的關聯需要進一步加強。怎樣通過教學實踐經驗對園本教研工作進行落實,是我們需要重點考慮及解決的問題。
二、關注教師,尋找對策
(一)實施人文管理,關注教師的職業認同
俞敏洪在《打造企業一百年的成長力》中說道:“一個企業,員工的幸福指數來自于兩大要素:第一是薪酬體系,要給出員工有競爭力的薪酬,這是最基本的要素;第二個就是他在這個企業工作是否有自豪感和成就感”,這一要素就主要來自企業的價值體系和員工對于企業所做事情的認可。基于集團化民辦幼兒園近年來流失情況,我們采取了相關措施,一是制定了五星級工資標準體系,根據學歷、工齡、職稱、績效制定了相對高于市場價格的工資體系。二是加強教師的思想建設,通過讀書分享、觀看《一生只為一事來》、“我是幼兒園教師演講比賽”等活動大大加強了教職工的職業認同感;三是通過工會和團支部組織開展三八節活動、教職工運動會、教師節慶祝大會、教職工年會、教師生日會活動來激發教職工對集團幼兒園的歸宿感,我們通過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情感留人等策略穩定了教師隊伍。
(二)創新培訓方式,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教師是關鍵。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我們教職工隊伍充滿活力,富有個性,有著非常可貴的敬業精神,但因為年輕而缺少經驗。為了讓這個團隊不斷進步,一是采取了“普及培訓、分層培訓、小組培訓”方式加強教職工隊伍專業成長,每學期初的通識培訓,集團總園長親自掛帥為教師培訓,鼓勵團隊努力學習;二是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多種渠道拓展教師的視野,譬如每年都邀請東北師范大學王小英教授蒞臨集團為大家做“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系列培訓,每年教師都會分批去到深圳、廣州、珠海、東莞等名園學習;三是廣大教師向書本學習,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集團每月都有推薦書目,通過閱讀寫心得,然后同伴交流分享書中精華;四是教師重視繼續教育學習,通過公需課,專業課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通過職稱評定來激勵教師專業成長。
(三)建立健全制度,關注教師的成長保障
健全的園本教研體制可以推動集團園本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幼兒園已經創建了園本教研體制,然而實際中各園并沒有根據體制中的相關規定實施教研活動,體制的制定只是流于表面形式,真正作用沒有得以發揮。為了從根本上提升保教質量,推動教師專業的良好發展,集團總園長及各分園長意識到了園本教研的重要性。再次制定了集團健全的園本教研制度。一是成立教研活動領導小組,每學期初根據集團教研計劃結合園本實際制定本園教研工作計劃,按照計劃定期開展活動;二是各園根據自己園本的實際情況成立語言教研組、環境創設教研組、科學教研組、一日帶班教研組、家園共育教研組,制定細化的教研活動計劃,具體還包含教研活動主題的選取、研討時間、教學實踐等諸多方面。三是經費的保障,集團中心教研組每個學期給予每個教研組5000元的教研培訓經費用于日常教研活動,每學期還會對優秀的教研組給予獎勵,頒發證書,鼓勵先進。只有在集團各幼兒園的管理人員及教師真正意識到園本教研之于幼兒園及教師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制定真正可行的園本教研體制后,園本教研才會充分發揮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以及推動教師專業良好發展的重要作用。
(四)以問題為導向,關注教師的實踐需求
園本教研活動與保教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然而目前大多數園本教研活動主題與保教活動相脫離,沒有聯系教師在保教活動中遇到的各式問題,園本教研無法有效調動教師的自主性。基于此,園本教研活動的主題需要以教師在保教活動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加以選取。在集團一節音樂欣賞公開課展示活動中,教師對音樂欣賞活動的整理思路不清晰,于是就生成了一次音樂課例的園本教研活動,在活動前,教師們從《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藝術領域的視角查閱資料,活動中大家積極發言,最后得出總結,音樂欣賞類活動從傾聽音樂、理解音樂、最后到表現音樂的三步法來實施。最后大家都達到了很好教研效果。又如在疫情期間,教師們沒有辦法面對面進行教研,他們通過企業微信、騰訊直播、釘釘等網絡方式來進行園本教研,這也是從實際出發增強了教師的教研能力。幼兒園的教學實踐是園本教研活動開展的前提保障,教師在園本教研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旨在解決教師平日開展教學活動遇到的各種問題。教師只有利用園本教研活動對自身工作開展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決的過程中,才可以親身體會到園本教研活動之于自身工作的開展、專業的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也才會加強參與園本教研活動的主動性。所以,選取園本教研主題的過程中,需要從幼兒園本身的真實狀況入手,依托于教師在保教活動開展中遇到的問題,以加強教師保教質量為宗旨,才能夠使教師的自主性得到有效激發。
(五)健全評估制度,關注教師的自主成長
健全園本教研開展的評估制度旨在更加良好地激勵教師提升保教質量,且使教師本身的專業得到良好發展。往往沒有健全的評估制度,極大影響了教師參加園本教研活動的自主性,如具體評估過程中,重視評估的最終結果,卻忽視評估的實際過程,同時通常將科研論文的發表數量當作重點評估標準,存在評估形式單調的情況。正因如此,自集團成立以后我們創建更為客觀和公平的園本教研評估制度。一是評估制定的園本教研計劃是否順利完成,過程性材料是否完善,總結是否到位;二是評估各幼兒園是否有申報市級的科研立項的課題研究,并根據立項內容進行專項研究;三是積極鼓勵各園教師積極參加東莞市幼兒教育研究會、廣東省學前教育研究會論文評選活動;四是看各園是否有名教師工作室或東莞市學前教育能手;五是每學期會評選出教研能手、教學能手,每學期末都會有獎勵,做得好的幼兒園,在集團年會上會評為優秀教研單位。我們不僅僅關注成果的具體形式,更加需要注重的是其實際效果,我們組織教師教研風采大會,創建教師教研專題欄目和教師成長記錄等,激勵教師教研工作的開展,使他們能夠從中感受到教研工作開展中所帶來的快樂,讓教研活動變為教師職業發展中重要的一環,確保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完成目標的順利實現。健全評估制度有助于加強教師加入到園本教研的主動性,推動教師專業的良好發展。
綜上所述,集團化幼兒園組織園本教研活動時,需要做好相應的創新工作,全方位貫徹并落實“以人為本”基本教育觀念,不但要保證教師的穩定性,還要保證教師自主性的充分發揮,也要給教師的發展提供相應平臺,健全教研機制,重視評估制度,從而推動教師專業能力的良好發展,提升幼兒園的保教質量。
參考文獻:
[1]曹麗莉.幼兒園園本教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J].成才之路,2019,24:70.
[2]馬富成,馬雪琴.當前幼兒園園本教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西學院學報,2011,2706:82-85.
[3]李曉芳.園本教研:反思與對策[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104:62-65.
[4]張靜. 幼兒園教師園本教研的意義與途徑[J].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4):64-65.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