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站的三位宣講員在舞臺上為大家傾情講述了湘東“三農”戰線上獨有的故事。
宣講人巫文萍,排上鎮橋頭村第一書記。她是基層工作中的“女漢子”,橋頭村是排上鎮脫貧任務最重的一個村,巫文萍不畏艱苦,帶領全村發展咸鴨蛋制作和制種產業,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將咸鴨蛋發展成了“金錢蛋”,讓鄉親們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宣講人陳步上,臘市鎮明塘村第四黨小組組長,他是鄉親們的“陳管事”,總是把鄉親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做,事事記心上,件件有回應。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看新聞讀黨報黨刊,知黨情學黨史,寫下了上百萬字的讀書筆記,還在家中設立黨小組活動室,帶動身邊黨員群眾學習。他多次受邀在全市講黨課,受眾達10多萬人次。也因此,陳步上榮登“中國好人榜”,獲得“江西好人”、全國“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榜樣、“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等多個榮譽稱號。
宣講人楊業明,萍鄉市立新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他是農藝師,是鄉村醫生,更是萍鄉市的青年致富帶頭人,他用通俗的語言將黨的政策以故事的形式,講給鄉親們聽。近年來,楊業明相繼獲得江西省“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創新創業十佳先鋒、江西省優秀科普帶頭人等榮譽。
“湘東加速度”,離不開一個個像巫文萍、陳步上、楊業明這樣為家鄉辛苦付出的平凡英雄。正是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湘東才能發揮綠色資源優勢,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之路,以“湘東智慧”跑出令人稱奇的“湘東加速度”,一批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正不斷“破繭”,一個科學布局規劃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的美麗湘東正在加速成型。
宜豐的三位宣講人,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訴說著宜豐鄉村發生的巨大變化。
宣講人何志欽,黃崗山墾殖場炎嶺村支部書記,外出創業十多年,最終放棄好不容易打拼成功的事業,選擇回到家鄉,建設家鄉。他提出要打造“七彩炎嶺”品牌,于是帶領著村干部和鄉親們一起策劃項目,爭取資金支持,搞起了鄉村旅游。功夫不負有心人,炎嶺村2017年被評為全市十大美麗鄉村,2018年被評為全省“十大醉美鄉村之錦繡村”,2019年被評為全省5A級秀美鄉村和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現在,炎嶺村名氣越來越大,游客越來越多,老鄉家里的農副產品賣得越來越好,村民們的腰包也都越來越鼓。
宣講人李春林,中南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生,在城里工作生活的十年間越發意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最終,他選擇放棄高薪工作,脫下西裝皮鞋,卷起褲腳,回歸土地,起早摸黑地做各種農活,嘗試各種生態種植方法。他在一個生態自然環境優越的山谷創辦了五斗米農場,從事生態水稻、特色水果、特色經濟作物的種植銷售,以及水產養殖、雞鴨鵝等家禽的套養,既可以保證食材的健康,又能夠逐步修復和改善土壤環境。
同時,該農場搭建平臺傳播農耕文化、傳統文化、本地民俗文化、自然教育和親子教育等,為家鄉的振興盡心盡力。僅2017年,農場就為周邊的十來戶村民創造了近30萬元的務工收入。
宣講人姚慧鋒,宜豐縣稻香南垣生態水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2005年大學畢業后到北京工作,五年后,他放棄了都市的白領生活,回到南垣村,從零開始,打造自己的“生態夢”。最初,他用自家20畝田做示范,種植生態水稻,最終高價賣出。后來,他帶頭成立專業合作社,吸引更多的農戶加入生態種植,一方面,他們能獲得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還能保護家鄉的青山綠水,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凈土。現在,已經有十多個村莊的100多戶農戶,加入到了姚慧鋒的合作社,種植富硒水稻面積超過3000畝。
鄉村要振興,根基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只有奮斗在“三農”一線的人民腳踏實地、開拓進取,才能實現“醉美鄉村”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