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趙一諾 衣春翔)T細胞是脊椎動物適應性免疫系統的關鍵細胞,在病毒感染、癌癥以及自體免疫疾病中起著關鍵作用,是世界生命科學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28日,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哈工大生命學院黃志偉科研團隊題為《人T細胞受體—共受體復合物組裝的結構基礎》的研究文章。該研究揭開了T細胞受體復合物結構這一世界之謎,有助于人類理解細胞適應性免疫機制,為開發免疫療法提供關鍵基礎。
免疫系統是生物抵御周圍世界中各種病原的重要屏障,高等生物的免疫系統可以分為天然免疫和適應性免疫。適應性免疫不但有錯綜復雜的特異性,還可以產生免疫記憶,是發展疫苗的基礎,為人類防治傳染性疾病起到了重要作用。T細胞是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員,黃志偉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形象地說,T細胞就像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警察”,專門追擊那些發生感染、病變的壞細胞,在治療病毒感染、癌癥以及自體免疫疾病中起著關鍵作用。
過去的二十年,人們對T細胞進行了很深入的研究,但作為細胞免疫基礎科學問題之一的TCR-CD3復合物組裝以及信號轉導的結構基礎仍然未知。黃志偉科研團隊的研究,首次回答了免疫領域關于T細胞受體復合物結構的基礎科學問題,對解析T細胞活化的分子機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同時也為開發基于T細胞受體的免疫療法提供關鍵結構基礎。
《自然》雜志文章審稿人對黃志偉科研團隊的該項研究給予高度評價:“該研究工作代表了細胞適應性免疫的分子機理研究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通過闡明第一個在膜上組裝的人T細胞受體和其共受體CD3復合物的結構,極大地增加了我們對T細胞識別抗原反應的激活機制的理解。”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教授也對該項研究給予高度評價:“T細胞受體復合物結構之謎一直是世界頂級科學家們夢想解決的細胞適應性免疫學的重要科學問題,哈工大黃志偉團隊對該復合物結構的解析是理解細胞適應性免疫機制的重要里程碑。”
(選自2019年8月30日《黑龍江日報》)
—— 鑒賞空間 ——
消息正文的結構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遞減的原則安排的,即所謂“倒金字塔結構”。具體來說,導語部分集中講述最重要的新聞事實;隨著文章的展開,事實的重要性逐漸減弱;如果有相關的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聞事實的后面。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是“倒金字塔結構”的樣板:電頭與導語交代時間、地點和事件;主體部分介紹獲獎者情況、頒獎機構、時間、地點、獎金來源與運作模式,其中獲獎者信息是主要內容,所以放在主體部分最優先的位置;然后,信息的重要性逐漸遞減;結尾部分交代新聞背景。《重要里程碑!哈工大教授破解“T細胞”世界之謎》獲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它也呈“倒金字塔結構”:導語介紹最重要的事實——何人、何時、何事;主體部分依次介紹與事件相關的免疫系統的作用和分類、T細胞的作用、黃志偉團隊研究成果的重要性;結尾部分交代《自然》雜志審稿人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對該項研究的高度評價,其中暗含著作者的態度。
閱讀這些消息,我們要分清導語與主體,理清主體部分的寫作順序,并從新聞事件的敘寫中感受新聞語言的特點。
—— 讀有所思 ——
1.結合本則消息,分析消息的語言特點。
2.結合全文和鑒賞空間的提示,繪制本則消息的倒金字塔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