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中央宣傳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弘揚中華美學精神,進行科學的、全面的文藝評論,發揮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文藝健康繁榮發展。建立線上線下文藝評論引導協同工作機制,建強文藝評論陣地,營造健康評論生態,推動創作與評論有效互動,增強文藝評論的戰斗力、說服力和影響力,促進提高文藝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糧。
中宣部等十部門:持續深入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
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8月4日報道,中央宣傳部近日在京召開持續深入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協調行動,全面深入推進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是加強傳媒監管、營造良好新聞輿論環境、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舉措,要深刻把握新形勢新特點新挑戰,增強政治自覺、鮮明問題導向、扣緊時代特征、堅守人民立場,牢牢扭住嚴厲打擊網絡新聞違法違規活動這個關鍵戰役,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作為優先處理項,突出重點領域,明確主攻方向,下重手、出重拳,堅決打響打贏專項行動攻堅戰。
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實施中國紀錄片對外傳播推優扶持項目
8月18日,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將聯合實施中國紀錄片對外傳播推優扶持項目,每季度對取得較好國際傳播效果的優秀國產紀錄片予以扶持獎勵,加快推動國產紀錄片“走出去”,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華文化,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申報要求:此項目所稱紀錄片是指以自然世界、人類社會為表現對象,以非虛構的聲像記錄為主要表現手法,以公開播映為展示渠道的影視紀錄片。此項目所稱海外主流媒體平臺包括國際性媒體、區域性重點媒體、對象國主要媒體以及國際性流媒體平臺、國外主流媒體的網絡平臺等。如使用社交賬號在海外各類新媒體平臺傳播,累計點擊觀看量需達到50萬次以上。擇優標準為:堅持國家站位、全球視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力講好中國故事;堅持守正創新。
動態
2021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公布
據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8月6日報道,中宣部日前下發《中央宣傳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21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的通知》,公布170種2021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其中圖書選題145種、音像電子出版物選題25種。根據《中央宣傳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年主題出版工作的通知》,各地區各部門各出版單位精心組織上報主題出版選題2232種,其中圖書選題1934種、音像電子出版物選題298種。
山東24家縣級融媒體中心新獲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站8月5日報道,山東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許可24家縣級融媒體中心(17家市轄區融媒體中心、7家縣市融媒體中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共計53個服務形式,其中應用程序24個、公眾賬號29個。其中獲得許可的17家市轄區融媒體中心,是省內首批獲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資質的市轄區融媒體中心,標志著山東市轄區融媒體中心規范化運營邁出重要一步。截至目前,山東全省共許可84家縣級融媒體中心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共計238個服務形式。
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入選作品揭曉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效發揮優秀作品的引領示范作用,推動網絡文學提高質量、多出精品,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實施了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經嚴格評選,最終確定《王謝堂前燕》等9部作品入選。這些作品聚焦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從不同視角書寫偉大時代、偉大民族。“優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是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的一項推優工作,自2020年開始實施,每年推選不超過10部優秀作品,鼓勵網絡文學平臺加強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作品創作出版,推出更多尊重歷史、關注現實、貼近群眾、反映生活的優秀作品,推動網絡文學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為人民群眾奉獻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
中國文聯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
8月24日,“修身守正 立心鑄魂——中國文聯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座談會”在京舉行。會議針對“飯圈”文化、“唯流量論”等不良現象和近期文藝界及娛樂行業接連出現的一些違法失德現象進行座談,表達了對堅決處置違法失德問題、治理不良粉絲文化亂象等涉及行風建設、行業引領等方面工作的共識和態度。
《新京報》8月1日起改為周五刊
7月30日,《新京報》在頭版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推動媒體深度轉型融合,2021年8月1日起,《新京報》(郵發代號1-87)將由日報(每日出版)改為周五刊(周一至周五出版,周六、日休刊),逢國家法定節假日休刊。公告還指出,調整出版周期后的《新京報》,將堅守融媒體時代的變與不變,變的是報道的載體、渠道和形式,不變的是一如既往對優質原創內容的孜孜追求。新京報APP及全媒體矩陣將向廣大用戶7×24小時不間斷推送更多、更好的新聞產品。
海外
臉書2Africa海底電纜網絡再增分支
8月16日,臉書宣布將在其“2Africa”海底電纜項目中增加四個國家,并將加快擴大在非洲的建設。臉書與包括中國移動國際、MTN GlobalConnect、Orange、STC、埃及電信、沃達豐和WIOCC在內的2Africa財團合作進行這項工作。新項目分支將拓展到塞舌爾、科摩羅群島、安哥拉和尼日利亞。去年,臉書宣布了2Africa項目,預計鋪設37000公里的光纜。這些光纜在16個非洲國家共設21個登陸點。加上新加入的阿爾卡特海地網絡(ASN)來建設新的分支,2Africa在26個國家的登陸點達到35個。電纜服務預計將于 2023 年末上線,屆時將超過目前服務于非洲的所有海底電纜的總和。非洲的互聯網市場雖然已有較大的發展,但互聯網接入仍然落后。目前,非洲各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平均約為 26%(世界平均水平為 51%)。
波蘭修媒體法限制外資控股
8月11日,波蘭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新的媒體法案,立法限制歐洲經濟區以外的公司持有波蘭媒體的控股權,規定其持股比例不得超過49%。這將迫使美國探索傳播集團出售其在波蘭電視媒體TVN的多數股份。TVN是波蘭最大的私營電視網絡之一,其旗下的新聞頻道TVN24由探索傳播完全控股。TVN24在波蘭的播出許可將于9月到期。波蘭執政黨法律與正義黨一直認為,外資媒體扭曲了公眾輿論,不符合波蘭的國家利益。新法案還需要參議院及總統杜達的批準才能成為法律。
數字
10.11億
8月27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較2020年12月增長2175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1.6%。10億用戶接入互聯網,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截至2021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2.97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9.2%,較2020年12月提升3.3個百分點,城鄉互聯網普及率進一步縮小至19.1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6月,50歲及以上網民占比為28.0%,較2020年6月增長5.2個百分點。
25229.7億元
8月23日,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央視市場研究(CTR)、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中國新聞史學會傳媒經濟與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21)》發布會召開。2020—2021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傳媒產業的總體規模仍然保持增長,但增速有所下降,中國傳媒產業總產值規模達25229.7億元,較2019年增長6.51%,增長率較2019年下降3.3個百分點。2020年報紙、期刊廣告刊例花費分別下降28.2%、30.0%,報刊經營收入繼續大幅收縮。2020年全國人均收視分鐘數近幾年首次回升達到132分鐘,相比2019年增長了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