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河南廣播電視臺連續原創推出《唐宮夜宴》《洛神水賦》等“中國節日”系列節目,以傳統文化的創新呈現與現代表達,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形成“破圈效應”,好評如潮。7月1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鄭州組織召開“中國節日”系列節目暨文化節目創作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論述,總結推廣河南廣播電視臺創作經驗,交流文化節目創新創優成果,部署推進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化節目創作播出工作,就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展開深入交流。
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指出,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深刻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要增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使命感。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承文化精髓、弘揚美學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激活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生命力。要用心、用情、用功做好文化類節目創作播出,抓好扶持引導,抓好重點項目,抓好推廣傳播,抓好人才培育,為弘揚中國文化、中華文明貢獻更大的力量。
座談會上,河南廣播電視臺臺長王仁海介紹了“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創作經驗和體會。北京廣播電視臺臺長余俊生、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卜宇、浙江廣電集團總編輯華宣飛交流了文化節目創作經驗。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俞虹,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冷凇等就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以及融合傳播等進行了發言。
本刊邀約部分發言嘉賓以座談會發言為基礎,應專題要求撰寫稿件,以饗讀者。
策劃人:沈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