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娜
摘要:MCN模式的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多樣化提供了新的支點,也為媒體融合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今,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廣電都在嘗試入局MCN發展模式。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投資了全資子公司“云上新視聽”,孵化熱門IP,積極轉型,創新發展。本文以“云上新視聽”平臺為例,探析新時代媒體轉型升級的多樣化模式,研究MCN如何助力媒體創新轉型。
關鍵詞:MCN 成都廣電 云上新視聽 媒體轉型
2018年,成都市廣播電視臺(以下簡稱“成都廣電”)通過成立“云上新視聽”融媒體視聽內容產業孵化中心,投身5G時代,搶占短視頻內容風口,進一步部署傳統廣電向融媒體轉型戰略。2020年3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了2019年全國廣電媒體融合典型案例、成長項目征集評選結果,“云上新視聽”成功入選“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成長項目”。作為國內較早布局廣電MCN的地市臺,分析成都廣電的MCN模式,對于其他探索深度融合的地市臺具有借鑒意義。
一、以“人”為核心,打造平臺“頭部IP”
MCN機構類似于內容創作者的經紀公司,因此,旗下博主、視頻達人、主播等對于MCN機構而言十分重要。目前,“云上新視聽”已組織成都十余所高校搭建了“云上新視聽高校人才培訓基地”,通過高校平臺發掘潛力IP,集合內容資源,形成人才培養梯隊。
1.開發“主持人博主”,孵化“優質達人”。通俗來說,MCN是一種網紅經濟運作模式,MCN機構則是致力于簽約“達人”,幫助其進行內容持續輸出,實現內容變現的一類公司的總稱。傳統廣電近些年行業競爭十分激烈,人才的競爭更是愈演愈烈。成都廣電“云上新視聽”向內發掘,在系統內開發“主持人博主”,孵化“優質達人”。優秀節目主持人大多是專業出身,實踐經驗豐富,且極具鏡頭表現力,專業能力強,加之長期從事電視節目主持,累積了不少觀眾和人氣,轉型做博主更具優勢。
例如,劉羊漾是成都廣電的著名主持人,她主持了《星樂匯》、成都電視臺聯歡晚會等多檔本土知名節目。“云上新視聽”項目成立以來,劉羊漾成為該平臺首位“網紅主持人”,通過運營“主持人的日常”這一賬號,截至2020年8月,她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已經斬獲超320萬粉絲。目前,她的視頻累計獲贊5405萬,其中人氣最高的一條短視頻點贊數超過了265萬。優質主持人加入,使“云上新視聽”的傳播力、影響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2.打造“扶持計劃”,傳播“天府文化”。目前,全國一線與新一線城市的MCN機構不斷崛起。從地理分布來看,各地的MCN機構達人與內容特色大都與當地城市特征、產業發展聯系緊密。“云上新視聽”作為成都本土MCN機構,得益于成都得天獨厚的天府文化,在美食、美女、美景等方面有著獨特的資源優勢。憑借這些優勢,“云上新視聽”不斷發掘本地人才資源,打造“扶持計劃”,傳播“天府文化”,扶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IP。
例如,由成都廣電策劃組織的“金沙短片扶持計劃”創辦于2012年,迄今已舉辦了六屆。該計劃旨在為成都的短視頻團隊提供全方位展示平臺,吸引國內優質短視頻創作團隊落戶成都。“金沙短片扶持計劃”舉辦至今,每一屆都有數百部優秀作品參賽,其中不少獲獎作品都來自本土機構或包含四川元素。比如,在第六屆賽事中,主辦方以“逐夢未來,成都你好”為主題,最終獲獎作品中,既有以精致畫面展現天府美食、描繪“舌尖上的四川”的《川味之天賜神器》這樣的優秀紀錄片,也有展現年輕人對成都生活以及美好未來向往的《蓉漂群像》這樣來自成都大學生的特色作品。通過此類賽事,成都廣電發掘了多樣化人才,為“云上新視聽”深耕本地市場、拓展平臺聲量輸出了創作力,并為創作團隊與互聯網企業、風投機構、制作機構等各方搭建起交流合作的空間,促進了選手作品向商業產品的轉化。
3.對標市場導向,搶占“流量藍海”。近年來,國內短視頻、直播、電商等領域發展如火如荼,網紅經濟也成為熱門新經濟形式之一。但與最初的“單打獨斗”不同,如今90%以上的頭部網紅都已經入駐MCN機構,借助平臺分攤內容創作壓力,多方接洽商務合作。MCN機構的出現規范了網紅行業規則,以專業做法助力網紅行業健康發展。
要幫助平臺網紅增加曝光度,獲得更大流量,MCN機構自身的推廣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除了投身創作類賽事,積極為平臺爭取優質創作人才,“云上新視聽”MCN機構也不斷與各互聯網平臺實現對接,從而確保創作者生產出來的內容能及時、批量化投放到市場。例如,在2018年“云上新視聽”盛典暨第五屆金沙短片扶持計劃優秀作品揭曉儀式上,“云上新視聽”就與包括騰訊、搜狐、今日頭條、新浪微博在內的五家國內頭部平臺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各平臺將在優質內容入駐、聯合出品、流量扶持以及精品培訓課程等方面為“云上新視聽”提供支持。此外,與微博的合作為“云上新視聽”帶來了更多專屬資源扶持以及更大力度的政策傾斜。此次協議的達成,進一步為“云上新視聽”平臺聚合優質資源、搶占流量藍海、完善內容孵化體系奠定了基礎。
二、以“內容”為核心,借助短視頻“彎道超車”
從本質上來說,MCN機構的作用是聯合內容生產者所生產的內容,通過有力的資本運作,保障持續的內容輸出,最終實現穩定的資本變現。因此,除了要培養人才隊伍以外,MCN機構還要鞏固多元化欄目風格,以內容征服市場,擴大IP影響力。
1.垂直化+專業化,細分深耕領域。目前,大部分廣電MCN機構選擇將IP孵化方式分為兩部分:一是塑造以“人”為核心的IP,鼓勵員工自創IP或通過簽約網紅創作者迅速發展出較為成熟,且具有一定粉絲基礎的IP;二是打造以“內容”為核心的頻道IP。在這一點上,廣電機構或著眼于開辦全新的自制垂直內容欄目,或對原有電視節目進行切分,然后投放至互聯網平臺,以形成系列節目IP。
“云上新視聽”作為MCN機構,聯合各垂直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內容生產者,致力于以“短視頻”項目為平臺孵化重點,集結優秀短視頻創作者,同時幫帶廣電傳統內容、創作者轉型,兼顧音頻、電商及直播等內容形態發力。目前,平臺垂直細分內容已基本覆蓋新聞、音樂、旅游、美食、動漫、美妝、運動、養生、娛樂、財經等多個賽道。除“主持人的日常”這一IP外,“云上新視聽”也整合了成都廣電視頻制作方面的專業資源,孵化了大批具有影響力的IP賬號,這其中就包括以“云上星娛樂”為代表的自制垂直內容IP。該IP聚焦明星娛樂,對電視臺欄目進行細小化切分以及重新制作,目前已成為西南地區極具影響力的明星娛樂類IP。“云上深夜快遞”則是傳統電視節目向融媒體轉型的典型代表,由成都電視臺王牌節目《深夜快遞》進化而來,主打新聞資訊類快遞,通過每天3~4場新聞直播,在成立僅兩個多月后就累積了200多萬粉絲。
2.規模性+組織力,開拓“內容工廠”。經濟資訊服務頻道是成都電視臺的一面“金字招牌”,“云上新視聽”融媒體平臺成立以來,該頻道從300多名員工中抽調了50多人參與“云上新視聽”內容孵化。目前,“云上新視聽”共成立4個部門,包括IP孵化、自制內容、渠道運營以及商業運營。由此可見,“云上新視聽”的成立成為成都廣電內容轉型的核心引擎。
傳統廣電往往缺乏強大的資本支持,許多內容也不適合新媒體傳播,需要依托新媒體重構傳統生產模式,煥發傳統媒體強大生命力。自誕生之初,“云上新視聽”就決定把平臺運營重心放在內容上,面向全網進行內容生產。2020年4月,“云上新視聽”成立了“內容工廠”,簽約非獨家網絡內容分發權,允許原始素材經修改后成為新的內容產品。除了自主孵化IP外,“云上新視聽”也積極承接政府、企業以及其他互聯網平臺的內容生產,并幫助百余個IP做商業代運營,代理他們實現廣告資源對接。通過自主打造、合作孵化和商業代理等形式,“云上新視聽”已擁有百萬級粉絲IP百余個;通過入駐短視頻平臺、內容電商等模式平臺發展出了全媒體內容整合與植入營銷的強大IP矩陣;通過資源代理,實現了以量取勝,加大了平臺談判籌碼。由此,“云上新視聽”平臺鞏固了自身內容創造力,打通了多方變現渠道,以專業化的孵化運營模式形成了規模化、資本化、產業化的IP以及互聯網內容矩陣。
3.廣電背景+宣發渠道,提高IP價值。面對新媒體帶來的壓力,傳統廣電正經受著愈發惡劣的生存環境。近年來,近半數省市級電視臺面臨營收虧損的困境。電視媒體轉型成為各家平臺求生存、謀發展的必經之路。廣電媒體轉型借助MCN機構,要利用好原有的市場存量,重新調度資源配置,從而突破區域影響力。在成立之初,“云上新視聽”就集結了成都廣電優質主持資源,竭力打造專業直播IP,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如今,“云上新視聽”已經與今日頭條、抖音等多家新媒體平臺達成深度合作意向,并在抖音上擁有了企業號藍V認證的代理商,這也意味著,“云上新視聽”目前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認證申請、內容運營以及流量運營等一系列流程服務。
三、結語
當前,廣電MCN機構正在成為傳統廣電媒體融合的又一“破局”機會。市級廣電長期以來發展了大批自創品牌欄目,積累了豐富的本地用戶資源,短期內能夠實現內容創作與人員轉型。成都廣電“云上新視聽”平臺以品牌欄目與知名主持為抓手,打造網紅KOL,實現資源重組;以本地高校人才培養基地為依托,挖掘內容創作人才,闡釋地域特色文化;以省市級平臺資源為導向,打通分發渠道,發揮營銷價值。成都廣電媒體融合新思路和實踐,為市級廣電媒體轉型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經驗。
作者系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傳媒學院講師
參考文獻
[1]李夢楠.MCN模式在中國短視頻行業內的興起[J].新媒體研究,2017(20).
[2]藝曦.為網紅“續命”的MCN[J].齊魯周刊,2018(16).
【編輯:沈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