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毅
摘 要:文物是一種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做好文物管理有利于發揮其遺留價值,更深刻地認識到自然和歷史,因此需要全面把握文物管理。而文物庫房管理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還存在一定不足,與社會發展不適應,導致文物管理工作難度較大。為從根本上提高對文物的良好保管和保養能力,切實加強文物庫房管理工作水平,文章結合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實際情況,分析文物庫房管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有效的可行措施,旨在為相關陳列館和博物館的文物庫房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文物;庫房管理;工作關鍵點
隨著現階段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精神層面的需求越來越大。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對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以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為例,其通過歷史圖片、文物資料、多媒體及各民主黨派主要創始人塑像、景觀浮雕、語錄墻等形式,展現我國各民主黨派成立和發展的光輝歷程。在對相應歷史文物進行保管的同時,陳列館內部也暴露出一系列問題。特別是文物庫房管理工作還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求相關人員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解決問題,保證各類珍貴文物能夠發揮出其應具備的作用和價值。
1 博物館文物庫房管理的價值
文物庫房管理是文物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保證文物完整性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做好文物庫房管理,則有利于更好地展示文物歷史文化。所以加強文物庫房管理工作的價值則是保證文物的良好保存,維系其原始面貌、原始形態等,最大限度地保證其反映真實的歷史情況,對保證文物的客觀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做好文物庫房管理,有利于確保文物的安全性,避免在長期保存中出現損壞或氧化變質等,以維護文物的完好性。①在目前階段,博物館開展文物管理工作時,對文物庫房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以通過合理保管文物,促使其發揮傳承文化和教育功能,在展覽中增強觀眾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養民眾的愛國精神,進一步提高精神文化素養。
2 文物庫房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文物保護是社會發展的必要趨勢和選擇,同時也是博物館等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內容。由于博物館的生存環境具有特殊性,即便是博物館事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其管理也仍存在較大的難題。尤其是在文物庫房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2.1 文物庫房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現階段我國對于文物庫房管理還未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規以及制度,只是提出對文物相應管理制度類型和庫房編制規范等,雖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無明確要求。大多博物館只能結合自身情況制定文物庫房管理制度,沒有統一的規范導致文物庫房管理制度難以有標準化的參考,導致很多博物館沿用傳統管理辦法。在當前社會科技高速發展以及文物挖掘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難以滿足文物管理需求。當前博物館文物庫房管理制度較為混亂,人員責任不清晰,對文物的保存和保養管理不到位,阻礙了藏品的良好保管。②
如在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中,對歷史圖片、景觀浮雕、語錄墻等保管保存缺乏明確的參考標準,往往是采用常規、定期的養護措施進行管理,沒有結合現代發展特性完善管理制度。最突出的表現則是人員崗位職責設置不科學,單人業務包辦缺乏監督和制衡,對文物庫房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權限沒有明確限制,接觸文物人員較多,存在較大的文物損壞風險。
2.2 文物庫房儲放不合理
當前,人們對博物館的展覽需求增多。同時為弘揚優秀歷史文化,博物館的業務范圍也不斷擴大。在文物發掘過程中,數量也有所增多,在文物庫房管理中,則出現了大量的文物。相關人員為保證文物的合理展出,應當注重其存放和展覽保護。而很多工作人員認為將文物擺放整齊即可,這種思想觀念較為落后。在現代文物庫房儲放工作中,其是一項科學和系統化的內容,對博物館面積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對每種文物需要結合其特性規劃特定的存放位置,特別是對于易碎和易破文物種類來說,必須要合理儲放,并保證其環境符合文物的存放需求。①但在很多博物館中,存在文物庫房面積較小、大量文物存放時,難以保障其所處環境的適宜性,很容易發生物理或化學變化,造成嚴重損失。
如在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中,各民主黨派的相關歷史資料、照片與雕塑、實體室內文物等儲放環境要求不同,在儲放和展覽時,需要合理規劃其具體位置,并保障溫度、濕度和空氣流通等條件適宜。
2.3 信息化建設不到位
近年來,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各行各業的管理模式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博物館轉型優化的過程中,應當注重結合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對文物的良好保管。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基層博物館和中小型陳列館等對信息化建設仍存在不到位的問題,在文物庫房管理中采用滯后方式和模式,導致出現有藏無管、文物檔案混亂等問題。雖然文物管理數據庫在當前已經初步建立,但未從根本上消除管理缺陷。
如在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的文物庫房管理中,對環境的溫度、濕度、監控以及技防和文物轉運性因素考慮不全,致使文物庫房設備較為缺乏、自動化和智能化控制不足,多是以人工控制為主,不僅難以精準控制環境適宜性,而且還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時由于信息化建設力度不強,多數文物庫房管理工作是以紙質檔案記錄為基礎,從而導致了各項文物的分類不科學、賬目較為混亂、庫房內文物擺放無序,很難實現集中保護。
2.4 文物庫房管理專業化人才緊缺
博物館的文物庫房管理是一項專業性較高、技術性相對較強的工作。所以對文物庫房管理人員的要求很高,既要保障工作人員具有豐富的歷史文物管理知識,又要有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但就當前博物館的文物庫房管理現狀來看,專業人才的缺乏是導致其管理能力較差的主要因素。②
以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為例,很大一部分的文物庫房管理人員都是其他崗位調入,或者是其他專業應聘而來,普遍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在開展業務中往往是依靠老員工的經驗或主觀思想進行,難以保障文物保護管理具有實效性。同時博物館人才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如很多文博專業畢業大學生對該工作的前景不認可,轉而從事其他行業。另外也有大批員工為追求高薪資而出現辭職的現象,導致文物庫房管理專業化人才越來越稀少,難以支撐現有工作任務,影響整個文物管理工作的開展水平。
3 文物庫房管理工作關鍵要點
針對當前博物館文物庫管理存在的問題,應當結合社會發展趨勢,重點把握其工作關鍵點,以保護文物為導向,注重采取有效解決措施和方法。
3.1 科學制定崗位職責
因為文物具有較強的特殊性,為確保文物庫房管理具有實效性,需要進一步完善其管理制度,重點對人員崗位配置進行優化和加強。比如在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的文物庫房管理工作中,其主要管理要點有如下幾點:
首先需要按照陳列館相應的崗位職責進行分離化操作,實施獨立配備原則,對單人業務包開展全面的監督和制衡,防范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風險。同時需要嚴格規范陳列館文物庫房管理的授權以及業務流程,明確授權人的管理責任和職能,嚴禁非授權人員進入庫房接近文物。
其次是完善文物庫房安保制度,為避免發生歷史照片、文件資料等文物丟失或損壞情況,應當組建保衛科。及時安排專門的人員負責庫房文物的安全,基于定期巡檢和實時監控等方式,強化文物庫房管理能力。并且應當健全文物庫房安全責任制度,對防盜、防火、防潮、防蟲等工作確定具體責任人員,保證館內陳列的各民主黨派的歷史照片、文件資料等文物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③
3.2 合理設計布局文物庫房建筑
為保障文物庫房管理能力有所提高,確保文物完整性和安全性,則要合理設計布局文物庫房建筑。如在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的管路工作中,應掌握以下管理工作要點。
①先按照陳列館的性質、發展目標和空間、藏品特性等,綜合所有因素對文物庫房進行科學設計和布局。如庫房中對珍貴歷史照片的保存應當采用密封框排列在墻上,以免出現鼠蟲破壞。對文物資料的庫房管理則是建造一定高度的存放架,與通風口和燈光保持一定距離。以此打造優越的文物儲存環境,以實現高效、可行的管理。
②對于文物庫房的建設,應區別一般建筑。具體來說,則是注重庫房建筑的自成體系,避免與其他建筑發生干擾或影響,并要預留寬敞的通道,目的是便于文物運輸和搶險。
③在對文物庫房內進行文物擺放管理時,需充分考慮到文物的性質和對環境的要求,實現外圍便于安全管理,內部避免發生變質和碰撞損壞。如在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內,其多數文物為歷史照片、文件資料和語錄墻、景觀浮墻等,在保管中需要保證其良好的通風性和干燥性,防止因空氣過潮而對紙質文物以及墻體等造成損傷,還要盡量避免陽光直射和近距離燈光直射等。
④在文物庫房中還要配備完善的消防設施,以防范發生嚴重火災,最大限度地保證文物管理安全。
3.3 加強文物庫房管理信息化水平
對于當前的文物庫房管理工作,需要進一步強化信息化建設水平。對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的文物庫房管理信息化建設要點如下。
首先則是加大資金投入,積極引進各項軟件和硬件設施,如高清視頻監控、庫房環境中央控制系統等,實現對庫房的科學化管理。同時注重對文物庫房的安全保衛和環境管理。在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的文物庫房管理工作中,要針對防盜、防火、防災等工作的實施進行監督,即在庫房內外布控技防,實行晝夜值班制,強化日常巡邏和開館前、閉館后巡檢,將技防、人防和物防相結合,形成完善的庫房管理制度。
其次是對文物庫房的進入進行嚴格管理,規范審批和身份權限核對程序,準確記錄各項出入庫業務。對庫房內重要文物可實施雙人雙鎖制,避免監守自盜現象的發生。應當定期檢查消防設施、信息監控設施的運轉情況,對文物保存狀態進行監視,定期進行通風換氣、有效預防霉菌和灰塵,做好防蟲防蛀,可采用專業的防蟲藥劑,以實現文物安全保管。
再次,需建立文物庫房管理數據庫,按照我國制定的統一標準,全面采集本館內的文物信息,將其輸入到信息系統中,建立清晰明確的賬目或卡片,以形成完善的電子資料,便于實現集中管理和庫房提取文物,保證文物庫房管理具有實效性。
最后,在文物庫房環境管理中,則是要完善機房監控體系,實時關注庫房內情況,并按照溫度和濕度等傳感器,準確控制庫房內的環境因素,營造良好的文物保管環境。同時可設置恒溫、恒濕機組,保證及時通風換氣,保證文物保存的最佳環境,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
3.4 注重引進和培養專業化人才
要想提高文物庫房管理水平,則要從根本上出發,注重強化專業人才的引進以及培養。在重慶特園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的管理工作中,應當將專業人才建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如可借鑒其他行業的人才建設機制,即是在招聘環節,采用知識考核和面試等方式,有效篩選社會優秀人才。同時可以高校開展合作,吸納文博專業優秀大學生,保證人才隊伍具有高素質、高專業能力的特點。
針對現有工作人員,應當結合博物館的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文物庫房管理的實際要求,制定詳細的、合理的培訓計劃,從管理觀念、業務技能、職業素養等角度出發,提高在崗人員的綜合素質。
通過以上措施可建立一支熟悉文物庫房管理工作、善于經營、思想先進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充分提高庫房管理水平。另外,還要加強管理交流,可通過定期開展工作會議、與當地或周邊省市博物館單位實行工作人員“交換”等機制,促使文物庫房管理人員能夠擴展視野,積極借鑒和學習先進管理經驗,以形成適合自身的管理模式,改善原有的文物庫房管理缺陷,提高文物保護管理能力。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物庫房管理工作是博物館的基礎性內容之一,對于文物保存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具有積極意義。但就當前而言,多數博物館的文物庫房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如庫房管理制度不完善、文物擺放不合理、信息化建設不足、專業人才緊缺等。針對這一狀況,相關博物館需要順應社會發展趨勢,通過實施科學制定文物庫房管理崗位職責、合理設計布局文物儲放位置、加強信息化建設以及引進和培育專業化人才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物庫房管理工作水平,充分確保文物保管具有安全性,切實發揮文物本身價值,推動博物館長遠、穩定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