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瑋
為弘揚、創新傳統文化,培養既具有現代公民道德素養、又富含中華民族自豪感的小公民,長沙市芙蓉區五一中路小學依托“傳統節日文化”德育項目,將傳統節日文化作為學生幸福教育的載體,家校攜手共育,讓學生在傳統節日中品味幸福的滋味,真正促進全體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一、“傳統節日文化”德育項目的目標
長沙市芙蓉區五一中路小學在面向學生進行的抽樣調查中,發現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知之甚少,少數學生對傳統節日有所耳聞,但不確定具體日期。由此,學校決定把體驗傳統節日作為學生公民教育的載體,通過開展傳統節日體驗式教育,建設傳承經典的班級文化,造就精、美、實的校園文化,培養具有公民道德素養的新時代“五小”學子。
二、“傳統節日文化”德育項目的實施策略
1.依托六大節日,搭建多彩活動平臺
學校充分調研,征集教師、學生、家長對“傳統節日文化”德育項目的優秀建議,從中提煉培養目標,最后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這六大節日為契機,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分層次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中華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
2.營造節日教育的文化氣場
教師以校園生活為背景,精心策劃活動,將中華傳統節日融入到主題演講中,讓無形的文化在校園的各個角落自然流淌,為學生營造了培育民族文化精神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傳統節日的傳承歷史以及其中的豐富內涵。
三、多元綜合,提升學生幸福指數
1.傳統節日活動與愛心慰問結合,幸福滋潤學生內心
如2020年的端午節,學生以年級為單位,制作粽子小掛飾,繪制精美的端午節手抄報,還學習了如何包粽子等。學校部分同學及黨員教師帶著學生們包的粽子和制作的漂亮手工作品前往社區,給那些辛勤勞動的環衛工人、殘疾人、空巢老人等一些生活上有困難的人送去溫暖。
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豐富學生的內心,迅速提升幸福感,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端午民俗文化,同時,也體驗到一個不一樣的低碳環保的端午節,一個輕松、愉快、收獲頗豐又特別溫馨的端午節。
2.傳統節日與少先隊活動結合,提升學生民族自信心
每年的清明節,學校大隊部會組織新隊員前往烈士公園或長沙市楊開慧紀念館,舉行“傳承英烈精神,弘揚愛國情懷”少先隊員入隊儀式暨清明節祭掃活動?;顒又校玛爢T能夠感受到入隊的光榮,繼承先輩們的浩然正氣,厚植愛國情懷,這樣的活動又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在傳統節日中品味幸福滋味”案例研究以中華傳統節日為載體,從成立“傳統節日文化”德育項目、建立傳統節日活動組織、實施六大節日活動研究、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等方面著力,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了解中華傳統節日文化,陶冶學生愛家、愛鄉、愛國的民族文化情操,同時通過對各個節日的了解,培養學生尊重不同地域文化的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讓他們在活動中找到樂趣。
建立傳統節日活動組織,創設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教育共同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們扎實推進,與學校大課題“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相配合,努力讓學生們體會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教師將經典與現實相連接,感受與踐行相結合,引導學生行為,提高文明素質,打造氛圍濃厚的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特色校園,讓學生幸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