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典鋼琴曲因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感染力被社會大眾所喜愛。現代社會中影視作品的表達方式極為豐富。早期傳統的場景、人物塑造、精美的服裝和電視畫面早已不能滿足人們對藝術審美的時代需求。因此,影視作品與古典鋼琴曲的融合對提升影視作品的品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針對當代古典鋼琴曲與影視作品的融合現狀,分析古典鋼琴曲對現代影視作品的美感提升的價值以及古典鋼琴曲對現代影視作品的應用,為古典鋼琴曲未來在影視作品中的進一步應用和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影視作品;古典;鋼琴曲;應用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5-114-03
【本文著錄格式】王曦平.影視作品中古典鋼琴曲的價值及其應用[J].中國民族博覽,2021,08(15):114-116.
引言
音樂被應用于很多影視作品中。除了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的影視劇的片頭曲、片尾曲等,背景音樂也成為多加運用的樂曲作品。在影視劇中應用的眾多音樂類型里,伴奏曲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包含了人聲伴奏和無人聲伴奏。作為最有感染力的樂曲,鋼琴曲在伴奏樂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鋼琴為眾樂器之王,彈奏者通過變化彈奏技術使鋼琴發出各種清脆悅耳的聲音,傳達演奏者、表演者在彈奏當下的不同感情。因此鋼琴曲是最常用的影視作品伴奏音樂之一。近些年,中國文化繁榮發展,影視作品在國內層出不窮。古典鋼琴曲因彈奏方式多樣能夠改編成不同的樂曲形式,多應用于影視作品中。古典鋼琴曲以其獨特的曲風深刻表達影視作品中戰爭的肅殺場面、人物的形象以及故事情節發展形勢的急迫等,對渲染氛圍、帶動觀眾情感、抒發表演者的情緒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影視作品中古典鋼琴曲的價值和應用,并解析其應用方式。
一、古典鋼琴曲的發展
1709年,意大利人巴爾托洛梅奧·克利斯托福里制造了世界史上的第一架鋼琴。從鋼琴誕生一來,人們發揮智慧對其進行不斷的改良、加工、完善后,便成為作曲家們最喜愛的一種鍵盤樂器[1]。古典鋼琴曲就是在鋼琴曲的基礎上演變出來的一種音樂。古典鋼琴曲具有豐富的藝術價值,這是其他樂曲所不能與之相比的。此外,古典鋼琴曲的表現能力也被世人所贊頌。古典鋼琴曲可以采用鋼琴營造不同的環境氛圍、情緒氣氛。古典鋼琴曲曲調可以時而變得憂郁、時而變得明朗。在眾多影視作品中,古典鋼琴曲的融入可以充分發揮出曲的表現能力。古典鋼琴曲的融入也可以盡情發揮風格特點以及對影視藝術的表現力。從而,將古典鋼琴曲融入影視作品中可以增強影視的氛圍渲染力以及對觀眾的感染力。此外,將古典鋼琴曲融入影視作品中還可以深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抒發影視人物的情感,增加整體影視作品的節奏感、呼應影視作品的主題,使人物的形象在古典鋼琴曲的映襯下凸顯出來。古典鋼琴曲在提升影視作品的質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許多影片都應用古典鋼琴曲,例如著名的電影影視作品《時光倒流70年》《鋼琴家》《為了霍洛維茨》等,都應用了古典鋼琴曲,成功的烘托出影視作品整體的層次感,人物也在古典鋼琴曲的應用下變得鮮明起來,古典鋼琴曲也為觀眾帶來全方位的聽覺享受。
二、影視作品中古典鋼琴曲的作用
(一)古典鋼琴曲渲染影視劇中劇情的氛圍
古典鋼琴曲可以渲染影視劇中劇情的氛圍[2]。首先,古典鋼琴曲是音樂的一種,音樂具有表達情感、傳達感受的作用。單獨聽古典鋼琴曲,也能夠使聽眾的心靈跟隨音樂旋律的起起伏伏發生不同的心理變化。單獨的古典鋼琴曲也能夠通過調節曲調營造不同的音樂氛圍。因此,將古典鋼琴曲應用于影視作品中,音樂可以緊密貼合影視作品中的劇情,渲染氣氛、調動觀眾對劇情的情緒。選擇適宜的古典鋼琴曲對影視劇有錦上添花的作用。此外,現代影視作品除采用傳統的例如拍攝優質的畫面、適合的場景布置、吸引人心的劇本以及優秀的演員們帶來的精彩演繹方法外,后期都需要大量的制作增加影視作品質感。古典鋼琴曲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后期制作的配樂師們通過對劇情的走向發展、人物的感情表達及場景地理位置的轉換,潛移默化的將古典鋼琴曲加入到影視作品中,可以最直觀的刺激觀眾對當下場景的聽覺神經,使觀眾達到與劇情氣氛產生共鳴得境界。例如恐怖片《普羅米修斯》片尾曲用的是肖邦的《降D大調前奏曲“雨滴”》,字幕出現時聽到這首優美的鋼琴曲在影院中響起,使影片提高至另一個層次,渲染出緊張的氛圍。《萬圣節10》中血腥的手術場面背景音樂用的是莫扎特的《Eine kleine Nachtmusik》,牽動了觀眾的心靈,營造了恐怖的氛圍。《海扁王》中毒販在微波爐中被烤炸和在汽車回收站被碾碎時背景音樂分別是羅西尼的《The Barber of Seville Overture》和莫扎特的《Chi Mai Del Mio Provò Piacer Piu Dolce! (Act 2)Idomeneo》營造了恐怖的氛圍。
(二)古典鋼琴曲推動影視劇中劇情發展
古典鋼琴曲可以推動影視劇中劇情發展,當古典鋼琴曲與影視作品融合后,古典鋼琴曲就不單單只是音樂那么單一。古典鋼琴曲與影視作品融合后被賦予了一定的任務,就是為推動影視作品的情感主線或其他主題而服務。我們可以將這種推動作用理解為任意加入于影視作品中的音樂都與故事的劇情發展主線緊密結合、遙相呼應[3]。古典鋼琴曲本身的旋律、曲調就有推動影視作品發展的重要功能。制作者會根據影視作品的風格特點加入古典鋼琴曲的片段或整曲,以滿足劇情的需求。尤其是,主題鮮明的影視作品會選擇層次豐富、主題更為突出的古典鋼琴曲目來呈現所需表達的影視作品的主題和內容。例如,一部經典的意大利電影作品《海上鋼琴師》就是一部以鋼琴師的發展為主線的影視作品。該電影是由意大利著名的導演多納托雷進行創作的。電影的配樂總監是他的好友,著名的古典鋼琴音樂家莫里康。莫里康將古典鋼琴曲貫穿于《海上鋼琴師》的整部作品的始終,將古典鋼琴曲的曲目緊緊貼合故事發展情節的主線路。從影視劇目一開始,主人公是一個孤兒,他被遺棄在船上,是一個無家可歸、無父無母的孤兒,這樣的他第一次聽到了古典鋼琴曲。而電影中這時配的是古典鋼琴曲的旋律,表達了主人公對新事物的新奇、動容。這時的主人公的內心也是被帶動的,古典鋼琴曲的旋律與劇情緊密結合,帶動了觀眾對主人公剛聽到鋼琴時動容的心。之后,主人公開始對鋼琴音樂癡迷,這時的古典鋼琴曲是纏綿的、眷戀的,為主人公未來與鋼琴結伴同行一生奠定基調。慢慢的,主人公練就了高超的鋼琴技藝,吸引了很多船上的游人。這時的古典鋼琴曲配樂不再單調,而是多了情緒和鋼琴技術的表達,采用了鋼琴曲Big Fat Ham,表明了主人公鋼琴技藝的成熟。在主人公與謝禮的鋼琴比賽中,配樂了Slient Night,這首古典鋼琴曲的節奏溫馨、安靜,展現出主人公對謝禮囂張態度的不屑一顧。后來,主人公認識了一個女孩,配樂的古典鋼琴曲有大量的連音,表達了主人公此時融入了個人對女孩的情感,此時的劇作中主人公也用靈巧的雙手彈奏出悠揚的樂聲,后隨著女孩的離開,古典鋼琴曲的樂聲越來越小,表達了主人公的傷感。至電影最后,主人公閉起雙眼彈奏Playing love,樂聲緩慢,表達了主人公對女孩的想念。《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應用了大量的古典鋼琴曲。在這部影視作品中,古典鋼琴曲早已不只是渲染故事氛圍,而是用古典鋼琴曲將整個故事串聯起來,古典鋼琴曲作為整個劇目的重要一部分,貫穿了整個的故事情節。從主人公接觸鋼琴的初始、到比賽的中段、到用鋼琴曲對女孩表達愛意的高潮到主人公的最后結局,都可以發現古典鋼琴旋律對整個電影作品起到的銜接作用,這也給予了觀眾聽覺的慰藉和震撼。
(三)古典鋼琴曲烘托影視劇中人物性格
古典鋼琴曲可以烘托影視劇中人物性格。一般在影視作品中,人物角色的發展牽引著整個劇情的發展走向[4]。也可以說,影視作品大多通過人物形象的角色塑造來向觀看者傳達影視作品的中心表達思想和表達主題。因此,人物形象需要鮮明、深刻。對人物的塑造來說,除演員的功底、劇本的描繪以及場景的輔助作用外,更重要的也需要音樂的輔助來渲染人物的情緒,刻畫人物的形象。例如暴力經典《發條橙》中大量使用貝九和羅西尼的《賊鵲(The Thieving Magpie)》來表達主題,同時影片中配上羅西尼的《Overture "William Tell"》,來體現主人公的暴力、殘忍。
(四)古典鋼琴曲抒發影視作品的感情傳送
古典鋼琴曲可以促進影視作品的情感傳送。與紀錄片有所區別的是,通常影視作品都需要劇情、人物來對故事進行闡述,讓觀眾可以清晰明了的感受到影視作品所表達的喜、怒、哀、樂,建立觀眾的情緒跟蹤體系。古典鋼琴曲恰恰也是一種抒發情緒的音樂[5]。古典鋼琴曲創作的本身就是用來表達鋼琴演奏者對當下的情緒的感受。因此,將古典鋼琴曲與影視作品相結合,恰恰達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能使得抒發情緒的功能事半功倍。著名的鋼琴家莫扎特,其古典鋼琴曲能夠烘托人物的情感。此外,莫扎特的古典鋼琴曲大量用于影視作品,能夠對演員所表達的細微的情感變化、情感過渡精準的通過音樂表現出來。且他的音樂能夠完美的結合喜、怒、哀、樂的情緒。
三、古典鋼琴曲與影視作品的碰撞與融合的美學價值
(一)古典鋼琴曲與影視作品畫面結合的一致性
觀眾來說,他們在影視作品中所體會到的一切的感覺都不單單只是通過畫面向外傳輸。視覺在影視作品中也要發揮作用。觀眾對影視作品的體會一定會包含聽覺。如果人們只通過眼觀而沒有耳聞,那么現代的影視作品就會回到最初的啞劇時代。因此,人們的感受是通過眼與耳的結合,這就是樂聲美對影視作品的作用。古典鋼琴曲比起傳統的樂聲,其是以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影響著影視作品,影響著觀眾。優秀的古典鋼琴曲常與畫面結合的天衣無縫。如果在影視作品中,音樂大于畫面,那么這個音樂是不成功的。古典鋼琴曲恰恰隨著劇情的發展潛移默化的滲透于影視作品中,觀眾被其牽動著心弦還難以輕易的感受到它的存在,這就是古典鋼琴曲為影視作品帶來的潛移默化的聽覺美觀感受[6]。例如在《費加羅的婚禮》中,尤其是當丈夫喬裝打扮下跪,鋼琴在男高音歌聲的陪伴下彈奏出優美的旋律,19世紀奧地利貴族社會瞬間就鮮活的出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們感受到影視作品中的社會基調的同時,感受到了古典鋼琴曲與影視作品的契合。古典鋼琴曲與影視作品的契合對位,是對影視作品畫面進行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的感官加深。古典鋼琴曲與影視作品的最高境界,是聲音畫面兩者對立統一,相成一體。
(二)古典鋼琴曲對影視作品畫面的間斷性
樂曲是一種有時間限制的獨特藝術形式。無論是歌曲還是樂曲,音樂總有時間的不連貫性的特點。古典鋼琴曲更是有其間斷性,舉例來說,鋼琴創作的古典曲目少則一兩分鐘、多則十幾分鐘。但是,由于加入到影視作品中需要追求古典鋼琴曲與影視作品的統一性,因此不可能在影視作品的從頭至尾全部加入古典鋼琴曲,如果一直加入古典鋼琴曲,就會對觀眾形成聽覺疲勞,這與影視作品的畫面要高頻次的變換否則會導致觀眾視覺疲勞是同樣的道理。因此,制作者們大多情況下,通常根據劇情需求,截取古典鋼琴曲不同的片段以適應影視作品的劇情需要。這就是古典鋼琴曲對影視作品畫面的間斷性,這種間斷性也對觀眾形成了獨特的聽覺美感。一般一部1小時30分鐘的電影影視作品,其古典鋼琴曲的間斷大于等于20次,但是對觀眾來說,這種間斷并沒有帶來任何不舒服的感覺,反而沉浸在其中,因為古典鋼琴曲還有著潛移默化深入影視作品的能力。例如《閃亮的風采》中應用了五段古典鋼琴曲,這五段鋼琴曲《雨點序曲》《C小調序曲》《鐘》《月光奏鳴曲》《第三鋼琴協奏曲》分別插入在影視作品的不同片段。每一段的應用都對影視作品起到了不同感情的渲染作用。古典鋼琴曲插入影視作品中的時間間斷性是影視作品不同畫面變換與不同鋼琴曲調性相對應的從屬關系形成的。如何形成這種緊密的從屬關系,就需要影視作品后期制作者融入自己對當下所看到電影畫面的理解。根據影視作品中導演所傳達的思想,故事情節的不斷轉變,人物命運的變遷,以及整體背景環境的變化,搭配出或創造出與之內容、情感、變換相對應的古典鋼琴曲,引起觀眾的共鳴,從而領略這種間斷美。
四、結束語
在影視作品中,古典鋼琴曲可以稱為影視作品的靈魂。古典鋼琴曲精準的將其聲音和影視作品的精彩畫面緊密結合起來,同時還擔當了引起觀眾共鳴的作用。古典鋼琴曲融入到影視作品,準確的表達了影視作品的主題,以及影視作品的內容。樂曲作為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早不是傳統的聲音傳播,而是在影視作品中起著多方面提升的作用。古典鋼琴曲曲調多樣,或婉轉或悠揚的變化形式符合影視作品的變化。將古典鋼琴曲加入到影視作品,能夠渲染影視劇中劇情的氛圍、抒發影視作品的感情、烘托影視劇中人物性格、推動影視劇中劇情發展,為影視作品增添了無比絢爛的色彩。相信在未來的影視作品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古典鋼琴曲一定能夠為影視作品增加新的亮點。
參考文獻:
[1]潘金. 淺析古典鋼琴音樂在電影中的運用[J]. 神州,2016(3):62-63.
[2]孟凌.從古典音樂的運用看電影音樂的美學特征[J].美與時代(下半月),2008(11):76-78.
[3]李靜.電影中鋼琴音樂的美學特征及表現作用[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20):114-115.
[4]呂靖雅.淺析影視作品中鋼琴音樂的美學價值及其應用[J].新聞研究導刊,2020(16):115-116.
[5]劉培發.淺談電影《莫扎特傳》中的鋼琴音樂藝術[J].芒種,2015(10):129-130.
[6]張晶.影視作品中鋼琴音樂的應用及美學體現[J].藝術大觀,2020(32):101-102.
作者簡介:王曦平(1994-),女,吉林長春,助教,研究方向為影視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