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梅,欒圣愛
1.棲霞市中醫醫院骨科,山東棲霞265300;2.棲霞市中醫醫院ICU,山東棲霞265300
手部是骨折的常見部位之一,近幾年隨著交通行業的發展,交通事故頻發,手部骨折的患病率明顯增加[1]。掌、指骨骨折是手部骨折最為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由于掌指關節是由腕掌關節、掌指關節、指間關節組成,且與臨近組織之間的關系復雜,導致治療難度加大[2-3]。目前,臨床針對手部骨折一般在傳統治療方法的基礎上予以外固定治療,但治療效果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常受復位不準確、固定不牢靠等因素的影響而導致骨折愈合延遲、手部功能恢復緩慢,部分患者甚至出現了手部關節僵硬等并發癥[4-5]。另外,骨折引起的創傷與疼痛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應激性反應,大部分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導致其治療效果受影響[6]。因此,有必要加強對此類患者的護理干預,提高護理質量,以促進患者盡早康復[7]。鑒于此,該文為進一步分析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治療手部骨折的護理措施,就該院骨科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94例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分析,并對比常規護理與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差異,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骨科收治的94例手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治療,根據治療期間的不同護理方法將其納入A組與B組各47例。A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18~65歲,平均(38.93±8.76)歲;受傷至治療時間1~15 h,平均(7.73±2.89)h;骨折類型中,掌骨骨折16例,指骨骨折23例,掌指骨骨折8例;骨折部位中,左側19例,右側23例,雙側5例;致傷因素中,交通事故25例,跌倒11例,斗毆6例,其他5例。B組:男28例,女19例;年齡18~66歲,平均(38.90±8.78)歲;受傷至治療時間1~15h,平均(7.77±2.86)h;骨折類型中,掌骨骨折17例,指骨骨折23例,掌指骨骨折7例;骨折部位中,左側20例,右側22例,雙側5例;致傷因素中,交通事故24例,跌倒12例,斗毆6例,其他5例。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病歷資料真實、完整;②年齡≥18歲;③經查體、X線檢查等證實,符合臨床診斷標準;④均行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治療;⑤臨床隨訪依從性較好;⑥對研究內容知情且同意參與;⑦該次研究活動涉及到的患者,均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既往有同處骨折史;②既往畸形;③合并主要臟器嚴重疾病;④血液系統疾病;⑤凝血功能障礙;⑥惡性腫瘤;⑦精神疾病;⑧妊娠與哺乳期婦女。
A組:實施常規護理。①心理護理:多與患者交流,給予安慰、鼓勵、支持,交談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患者的心理問題并予以疏導。②健康宣教: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采取合適的方式對其進行宣教,告知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方法、護理措施、注意事項等,以提高患者的正確認知,使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③飲食護理:向患者強調飲食營養的重要性,予以術前、術后飲食指導,術后可多吃含有蛋白質、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多飲水,保證營養,保持大便順暢,預防便秘。
B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①術前護理:指導患者完善相關檢查,準確評估其病情,保證符合手術適應證。主動關心患者,與其多交流,以拉近護患關系;予以患者鼓勵,交談期間了解患者的個人情況與性格特征,觀察其情緒變化,存在負面情緒者予以相應的心理疏導,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做好術前心理準備,提高治療依從性。采取視頻、宣教冊、口頭、健康講座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告知手部骨折的相關知識,使其對自身疾病與治療方法有正確的認知。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包括皮膚清潔、修剪指甲等。②術中護理:指導并協助患者取合適體位,配合醫生完成手術,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并協助處理。③術后護理:認真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注意患肢血運變化、感覺及活動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指導患者取正確體位,抬高患肢,以促進血液回流,預防患肢腫脹。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通過轉移注意力、音樂療法等方式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減少術后牽拉或摩擦引起的疼痛或不適,必要時予以止痛藥鎮痛。觀察釘孔有無滲血、滲液、及時更換無菌紗布,每天以75%酒精擦拭釘孔,保證其清潔、干燥;每天檢查外固定器螺釘的松緊度,保證連接螺釘牢固。指導患者合理進食,食物選擇清淡易吸收、易消化為主,不宜進食油膩、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每日多餐,同時保證營養均衡。指導患者循序漸進地進行術后早期的功能鍛煉,術后48~72 h開始做手指關節的主被動活動,訓練時間與活動范圍從小到大慢慢增加;4周后,待骨折有纖維骨痂愈合形成時拆除外固定架,保留克氏針固定,加強康復訓練,骨折完全愈合后取出內固定物。為患者制定出院后的康復訓練計劃,以電話、短信、微信等工具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提醒按期復查,以便醫生及時了解患者的康復效果。
(1)心理狀態:包括焦慮、抑郁情緒,分別運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SAS、SDS)進行評估,評分越低表示焦慮、抑郁情緒越輕微[8]。(2)疼痛程度:運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滿分10分,評分越低表示疼痛越輕微[9]。(3)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運用日常活動能力量表(ADL)評價中的巴氏指數(Barthel)進行評估,總分100分,評分>70分視為生活基本可自理,41~70分視為生活稍微依賴,<40分視為明顯依賴,即評分越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好[10]。(4)住院時間與骨折愈合時間。(5)康復效果:分為①優:手部關節活動功能正常,患側與健側手總主動活動度一致;②良:患側手總主動活動度≥健側的70%;③可:患側手總主動活動度為健側的50~69%;④差:患側手總主動活動度<健側的50%[11]。(6)護理滿意度:評價項目包括滿意、一般、不滿意,患者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00%。
B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均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對比[(±s),分]
組別SA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SD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A組(n=47)B組(n=47)t值P值66.60±3.21 66.64±3.18 0.061 0.476 59.57±3.74 50.81±3.36 11.945<0.001 65.22±3.48 64.17±3.51 1.456 0.074 56.49±3.82 47.60±3.45 11.840<0.001
A組護理前的VAS評分為(5.58±1.31)分,護理后為(3.08±0.90)分;B組護理前的VAS評分為(5.62±1.35)分,護理后為(1.79±0.67)分;B組護理后的VAS評分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882,P<0.001)。
A組護理前的ADL評分為(61.23±10.66)分,護理后為(74.14±9.58)分;B組護理前的ADL評分為(61.30±10.54)分,護理后為(85.53±7.17)分;B組護理后的ADL評分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526,P<0.001)。
A組的住院時間與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17.25±1.93)d、(19.71±1.96)周;B組的住院時間與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11.05±1.45)d、(12.44±1.62)周;B組的住院時間與骨折愈合時間均短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7.608、19.600,P<0.001)。
A組的康復效果評價中,優11例,良17例,可15例,差4例,優良率為59.57%;B組的康復效果評價中,優18例,良19例,可8例,差2例,優良率為78.72%;B組的優良率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39,P=0.044)。
A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價中,滿意21例,一般20例,不滿意6例,護理滿意度為87.23%;B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價中,滿意29例,一般18例,護理滿意度為100.00%;B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51,P=0.035)。
手是人體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手部骨折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導致生活質量嚴重下降[12]。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在手部骨折的治療中可發揮一定的應用優勢,能夠保持骨支架穩定,且對局部軟組織的影響小[13]。但是手部骨折的術后恢復慢,且部分患者康復期仍然會出現骨折端的輕微移動,導致骨不連、骨折延遲愈合等情況,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治療信心,部分患者甚至出現明顯的焦慮、抑郁情緒[14-15]。因此,必須加強此類患者的護理,為其提供細致、周到、全面地護理服務,以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臨床療效[16]。
該研究對比常規護理與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結果顯示,B組護理后的SAS、SDS、VAS評分均低于A組,且ADL評分高于A組,提示B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狀態、疼痛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程度均優于A組,其中綜合護理干預后患者的VAS評分為(1.79±0.67)分,與劉巍等[17]報道的(2.2±0.6)分相近,且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的VAS評分;B組的住院時間與骨折愈合時間短于A組,提示綜合護理干預能促進患者盡早康復;康復效果對比顯示,B組的優良率高于A組,進一步證實了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康復具有積極影響;護理滿意度中,B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87%,與龍迪等[18]報道的100.00%相近,且明顯高于A組的(85.11%,提示患者對綜合護理干預服務的滿意度評價高于常規護理;該研究結果與王秀芬等[19]、聶瑩瑩等[20]相關報道基本一致。從王秀芬、安玲艷等研究過程中獲取的數據來看,在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治療手部骨折的護理過程中,常規性護理方式下,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低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患者,并且在隨訪過程中,患者并發癥或者后遺癥的發生率也存在明顯差異,接受綜合護理干預護理的患者后遺癥發生率低于接受常規護理的患者。
綜上所述,外固定支架結合有限內固定治療手部骨折的效果確切,治療期間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減輕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可縮短住院時間與骨折愈合時間,有助于患者盡早康復,護理滿意度高,值得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