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勇
(湖南麓鼎環境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長沙 410000)
風景園林工程在實踐開工操作時,含有多個施工環節,包括廣場、建筑、綠地、景觀等。此工程具有綜合性,對其進行EPC 開工管理時,需要配合成本控制工作,掌握開工操作活動中有效的成控節點。一般情況下,國內多數風景園林工程,需要從工程實際視角,逐一落實成本控制工作,從人工、耗材、用具等方面,逐一減少資源浪費,增加利潤可獲得空間。
EPC 管理工作,是以工程總承包視角,統籌規劃各項施工資源,比如人力、耗材等,增加項目管理的整體性,減少資源浪費,確保成本控制效果。
工人是確保施工管理有效進展的重要因素。人員的自主管理能力,直接關聯于工程進度、成本消耗。而EPC 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運行,是建立在設備平穩運行、材料性能無誤、管理制度有效、綠色清潔型施工操作等各項條件基礎上。在EPC 施工管理工作中,較為關鍵的因素是工藝管理。管理人員在用工方面加以有效管控,聯動工藝、制度、環保各個工作環節,形成完整的施工管理體系。在施工組織中,崗位種類較多,包括管理崗、工藝分析崗、綠化處理崗、養護崗等。每個崗位進行了合理劃分,以此確保管理效果。
如圖1 所示,是某單位在進行EPC 施工管理時,結合自身風景園林工程的情況,規劃的管理對象與管控目標對照圖。管理對象分別對應的是:人員、設備、耗材、工藝制度與方案、環境保護工作。對應的開工操作管理目標是:推進工程進度;確保園林工程質量;合理控制施工成本;按時提交工程;維護工程與環境的雙重安全,減少工程事故、降低施工帶來的環境污染[1]。

圖1 風景園林工程管控視角與目標對應
風景園林工程的規劃與建設,是城市中重要的環保項目。因此,在開工操作時,施工單位引進了前端的施工方法、高效率的施工設備、先進性的管控理念,以期嘗試提升工程進度的推進能力,加強用工成本的控制效果。風景園林工程在實踐施工期間,栽植苗木時需要進行樹坑開挖,采取人工、小型設備等操作方法,存在挖坑成效不高、樹坑規格不一致等問題。在技術進步背景下,用于園林工程的施工設備,其工藝先進性有所提升,改用挖坑設備,能夠顯著提升挖坑成效,確保樹坑規格一致,具有較強的工程美觀性、優異的用工成本控制效果。
比如,在苗木修剪與整形期間,使用的施工設備,有打藥類、綠籬類等樣式,能夠有效確保工程進展有效性,減少設備閑置問題。與此同時,工程管理人員需要設立專員,對設備加以有效養護。
用于園林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具體表現為苗木、鋼筋等。材料質量直接關乎于工程建設質量。在施工管理各項工作中,綠化苗木基于其生命體的內在活性,對其開展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難度,在栽植、養護兩個程序中,表現出較高的操作難度。施工組織需要加強工程用料的采買管理,合理挑選苗木資源,確保供應商的經營能力,有序開展材料檢查工作。同時,在苗木選擇上,需要結合地區種植特點,選擇適應生長能力強的綠植,便于后續養護。
一般情況下,苗木適宜生長在環境清新、水源充足、光照輻射均勻、溫差不大、空氣中水分較大的環境中。各地區苗木種植規劃為:
(1)在新疆、青海、內蒙等西北、東北地區,在苗木選擇時,以耐寒、抗旱、防風、土質要求不高為主要選種方向,代表性苗木有松柏、針葉樹等。
(2)江蘇地區,表現出全年氣候溫和、降水量充足等特點。適宜種植的苗木類型有桂花、雪松、垂柳等,灌木種植可選品種有紅花木、紅葉小檗等。
(3)湖南地區,具有土壤資源豐富、地質環境優異等特點,作為國內苗木資源的豐產區,苗木資源以銀杏、水杉為代表,同時黃山欒樹、楓香等苗木,具有種植的廣泛性[2]。
在各項施工管理工作中,較為關鍵的因素是“法”,以制度規范施工行為,提升施工效率。“法”是圍繞施工工藝展開的管理主體,工藝管理包括工藝規劃書、規范操作流程、施工圖紙、進度控制方案等。在風景園林工程中,工藝管理的側重點在于“后期養護”。苗木栽培表現出季節適應性特點,可結合工程運作的實際情況,依據工作規劃內容、工程量規格等因素,逐一規劃栽植方案。與此同時,在反季時重視種植工藝管理,比如苗木栽培期間的雜草去除、水肥管理、病害防控、外觀整形、極端天氣防護等各項工作。因此,需要結合園林施工與種植的實際情況,編寫工程養護計劃,逐步增強養護人員的栽種專業性,配置較強運行能力的養護設備,逐一提升園林工程的環保性。
在工藝管理中,較為關鍵的是“測量”結果準確性。在開工前期,施工單位需要使用較高精密性的測量設施,再配備專業性較強的測量人員,合理確定測量器具的先進性,校準處理測量設備,確保測量結果與真實值的出入最小。比如,2019 年,重慶某園林工程的綠化管理局,采購質量檢測儀器方案,最終選定了A021211-量具,采購數量1 個。此測量儀器能夠對零附件進行精準測量。同時給出了采購限額:介于50 萬以上、100 萬以下的采購項目,采取分散采購形式;高于200 萬的采購項目,選擇公開競選方式。
綠色清潔型工程規劃,成為園林開工管理的主要方向。環境保護的基礎條件,包括施工內外各項因素,內部施工因素有工程組建、臨建項目策劃等,外部施工因素有交通便利性、環境生態性、對周邊居民帶來的施工影響等。由于工程開工操作時,會產生一定量的粉塵、噪聲等,對施工環境帶來了一定不利作用。
圍繞風景園林工程開展的成控工作,需要構建出成本管控體系,確保工程資金使用的公開性。搭建園林活動公示平臺,邀請周邊民眾共同進行園林工程的環境管理,促使人們積極參與環保工作,形成全流程成控機制。
比如,以某單位進行的成本控制工作為例。在設計環節,施工單位選擇能力優異的設備單位,全面優化了設計方案,以此提升工程運作的高效性。同時,加強園林植物配置,依據自然環保、植物多樣性等設計思想,多層次展現出植物景觀的藝術性,有效融合各類植物景觀要素,以色彩、外形姿態等方面,對植物組合進行了合理搭配,極具植物景觀空間特點。比如,圍繞寬廣湖面,進行景觀設計時,以沿岸植物為主要綠植對象,加強景觀水平沿線的長度控制,以垂直視角給予遠近視覺設計[3]。在施工進行時,采取造價跟蹤控制方法,以動態化視角及時查看成本消耗的合理性,結合投資目標進行工程費用分析,以減少預算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距,確保成本控制效果。
在風景園林開工期間,施工單位在全面貫徹成控思想時,可從圖紙、合同等視角,逐步落實成本控制工作。依據圖紙與合同給出的預算方案,是工程程控工作的關鍵因素。例如,工程使用的合同中,對于工程整體成本給出了大致價位,在合同成本價基礎上,給予相應的成本設計、成本使用調整等處理,以提升合同履行效果;在工程合同中,給出了具體的成本使用區間,需要依據圖紙,精準測算工程量,在明晰各環節成本后,開展圖紙設計更改、索賠各項工作。
比如,在招標期間,評標工作是依據投標單位給出的工程成本、施工期限、主要用材、耗材量、工程方案操作性、質量控制方案等因素,對投標單位進行全面性、客觀性的評價。評標工作是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有效方法。常用的評標方案:逐一確定各評價項目的指標權數,工程成本40%、工程期限15%、質量控制15%、工程方案與耗材其他項目各占10%,給予綜合評價。借助客觀的評標方式,積極落實工程前期的合同成控工作,減少成本超出預期情況。
構建價格信息管控平臺,動態化預測工程各階段可能發生的費用、價位變動等情況,測定方向包括用工、耗材、設備等。在價位預測的基礎上,給予價格定額控制,控制方法為:實際開工時間的定額=Σ(定額工期+各部門工期)=各階段工期定額×Σ(定額工期+各部門工期)。
綜上所述,圍繞風景園林工程開展的EPC 管理工作,以開工操作、成本消耗為主要方向,以加強施工成控效果,確保工程質量。因此,在后續實踐EPC 管理工作時,需要結合風景園林工程的實際情況,對應開展有效的開工管理、成控分析,以此減少施工問題,確保工作利潤的可獲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