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彤
(廣州珠江外資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0000)
為了推動廣州市衛生事業發展,加強應對傳染病和突發衛生事件能力設施建設,構建平安和諧社會,經廣州市政府研究,決定興建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新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新院是廣州市“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工程、第十六屆亞運會配套醫療保障項目。新院位于白云區嘉禾集賢莊以西,占地16 萬m2,規劃床位1000 張,是一所現代化綜合性醫院。醫院分兩期建成,一期工程(包括門診樓、急診樓、一期醫技樓、呼吸道住院樓(200 床)、后勤樓)于2010 年交付使用,二期工程(綜合住院樓、醫療學術培訓樓、感染病樓、醫技樓擴建)于2018 年底完工交付使用。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新址建立初期,定位為以傳染病防治及肝病、艾滋病綜合治療為特色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華南地區最大的傳染病專科醫院。然而在運營中,八院更多是面向廣州市白云區的市民,服務當地人口的綜合醫療任務。因此,在二期建設過程中,將醫院定位改為“以傳染病防治為主”的三甲綜合醫院,而原一期設計按傳染病醫院進行設計。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一方面會造成空間的浪費,另一方面會造成流線的混雜。
由于二期工程完成后位于一期的部分業務科室將搬遷至二期業務用房中;同時現急診科、婦產科、口腔科、耳鼻喉科、傳染病門診、ICU 等的業務用房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需要擴大業務用房;由于門急診與住院部較遠,現靠地面一層連廊銜接(醫院總設計原有地下連廊,即兩層連廊,實現潔污分流,后無實施),未能實現潔污分流。并且由于規范的更新,原有的設計也不滿足負壓的需求。為了滿足醫療服務需求、優化醫療流程、保障醫療安全、提高患者滿意度,急需對一期業務用房進行整體調整優化改造。
此外,隨著改造過程中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新址作為廣州市最大的定點醫院,還肩負著防疫的重大任務以及在確保疫情不擴散的前提下盡快實現“疫后復興”的使命。
(1)設計遵循“創作精品、高起點、高品質、人性化、可持續發展”的總原則。設計理念先進、功能流程合理、空間組織嚴謹、環境優美宜人,適應現代化醫院發展需求。
(2)本設計工程屬于院內改造,故需與醫院現有的建筑以及使用功能進行整合,包括布局、流程、風格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設計,正確處理新舊建筑的空間、流線、交通組織等關系。從總平面設計到交通流線的組織,從各種功能用房的位置選擇到平面布置等,均要滿足醫療功能的分區和要求,以及安全、衛生、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保證實現方便、快捷、高效和低運行成本。同時充分考慮平時能滿足綜合醫院的合理運轉,突發性重大疫情發生時能滿足搶救病員的基本需要。
(3)要體現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建筑設計理念。要求應用新的設計手法,創造吸引人、關懷人的公共空間,美化診斷及治療用房病房以及醫護用房。要通過建筑裝修的表現和環境設計,創造有利于病人診治、康復、休養的安靜舒適的內外部環境,有利于患者生理、心理健康,體現清新、典雅、樸素的行業特點。同時,要注意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使其能夠在較好的環境中心情舒暢地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務。
本項目改造面積約15670m2,加建面積約2720m2,連廊擋雨面積約4000m2。主要對一期已建成的急診樓、門診樓、呼吸道住院樓及連廊進行調整、優化和改造。改造涉及的系統有給排水系統、供電系統、消防系統、智能化系統、空調通風系統、門診手術室和ICU 系統、空氣負壓系統、醫用系統、垂直交通系統等,如圖1所示。

圖1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建設內容(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首層設置急診區、急救區。保留二層的急診手術室,通過二層局部加建,增加設置急診留觀區及門急診補液中心。在急診樓與門診樓、急診樓與醫技樓之間增加二層連廊,使其與門診及醫技樓便捷連通,方便病患就醫。
首層∶東翼設置體檢中心,空間上此區域可以做到相對獨立,且具有獨立的對外出入口,使體檢的健康人群與疾病人群分離。西翼設置為兒科門診,并且為兒科設置獨立的出入口及內部兒童等候、活動場地。院內的兒科與急診樓臨近,便于兒科內門急診調配人員、節省資源。二層∶東翼設置內科、中醫科;西翼設置現代康復醫學科、外科。三層∶東翼設置婦科、婦產科門診手術室、產科;西翼設置耳鼻喉科、眼科。四層∶設置口腔中心、醫生辦公區。
將現呼吸道住院樓首層改造為肝病門診、腸道門診、發熱門診,便于傳染病的集中管理。將二樓病房改造為感染病ICU,設置ICU14 間,均為負壓ICU。將傳染病門診設置在呼吸道住院樓,可以實現傳染病門診和呼吸道住院樓在同一棟樓內,可與旁邊的傳染病住院樓聯動,組成戰時傳染病集中收治區域,形成戰時的“院中院”。
因傳染病醫院建設要求特殊,目前院區各主要樓體布置較分散,各樓體的交通主要通過院內道路及連廊連接。項目在目前連廊基礎上,增加第二層鋼結構玻璃光蓬,使連廊增加一層,實現“潔污分流”的目的。在首層連廊增加兩邊防雨維護結構。拆除及遷移原連廊屋頂上的管線后,加建連廊的二層采用鋼結構全玻璃光蓬封閉。連廊改造后就可在交通上實現通道上的立體空間化,使院內各建筑之間相互連通,縮短了交通距離,達到路面平整,遮擋風雨、美觀大方的目的。連廊改造后不僅有利于醫務人員的工作穿行,還有利于患者安全、快捷、舒適的轉運,如圖2所示。

圖2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連廊改造對比
采用分區總控管理策略對內部功能進行周轉:
A:門診樓首、二層西翼臨時改造為臨時急診、急救用房。呼吸道住院樓首、二層改造為感染病門診,感染病ICU,三至五層翻新。
B:急診樓加建及改造工程(含門診樓與急診樓的連廊建設)連廊加建及改造工程。
C:門診樓首、二層西翼加建及改造工程(外科、康復理療科、兒科)。
D:門診樓首、二層東翼改造工程(體檢中心、內科、中醫科)。
E:門診樓三層東翼、西翼以和中區加建及改造工程(五官科、婦產病科)。
F:門診四層加建及改造工程(口腔科)。
現代傳染病醫院設計應嚴格遵循其設計方法和原則,合理規劃各個功能分區,做好防護隔離工作,以確保傳染病醫院的安全,有效地斷絕傳染病源的擴散傳播。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深刻體會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既能避免平時閑置造成的浪費,又不因規模過小而在疫情發生時產生應對無措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