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重慶國際投資咨詢集團有限公司,重慶 400000)
目前,國家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科技發展也日新月異,這使人們對城市居住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城市設施的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必須保證其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從而更好地推動城市發展的進程。其中,城市的規劃設計是保證建筑滿足城市要求的重要工作,但是規劃設計工作非常復雜,其對設計人員也有很高的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才能達到設計的要求,才能參與到設計工作中。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設計人員要用積極的態度處理這些問題,要深入思考設計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除此之外,設計人員還要去相應城市進行實地考察,從而避免設計規劃中存在與城市發展需求不符合的地方,并且還要確保規劃設計中體現城市的特色,更好地推動城市的發展。
在國家經濟基礎提升的基礎上,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我國是人口大國,即便近年來人口增長速度減緩,也仍然位居世界人口排列第一。因此,城市化進程持續擴張,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農村人口大量遷移到城市,城市居民不斷增多,這給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增加規劃難度。城市規劃設計工作的重點是完成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城市長期發展的功能性需求。在城市規劃設計中,設計師們需要詳細了解城市發展需求和發展脈絡,使規劃設計符合相應城市的發展理念和目標。由此,設計師們需要從城市的經濟情況出發,結合城市的交通布局、人口分布情況和生態環境等開展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按照結果進行城市規劃設計。
1.2.1 以人為本
在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將人類的生活、工作以及社會發展作為主體,為城市的規劃設計和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目前,國家的社會經濟結構正在調整和優化,城市發展方向轉變為環保型和智能型,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獲取城市發展中的需求。在現代化城市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應該合理地進行城市規劃設計,充分思考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創新空間布局以及基礎設施,保證城市具備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備,從而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1.2.2 地域特色
在城市規劃和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保護好當地的自然景觀。城市建設工作要結合自然環境進行,保證創建出符合當地特色的生態文明型城市,從而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宣傳城市當地文化和城市特色,促進旅游行業的發展。為推動城市的經濟發展,要充分了解不同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結合歷史文化和人文文化,轉變為發展城市的優勢,打造特色化城市,使城市具有特點。
1.2.3 突出主題
在城市規劃和設計過程中,應該詳細分析城市的建設主題和城市的建設內容,并將其當作有效的規劃條件,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指導并開展城市規劃設計工作。在制定好城市發展主題以后,要將其應用到城市設計中,實現城市的價值和發展效益。
2.1.1 缺少整體性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城市規劃設計的主要問題是缺少整體性。現階段,隨著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城市功能開始變得多元化。在城市規劃設計中,通常偏重于某一領域的功能設計,而忽視整體布局,會影響資源的分配,造成資源的利用不足以及整體規劃不健全等情況,進而阻礙城市協調發展。例如,在城市工業區的規劃設計中,忽視對老舊城區和居民區的改造規劃,會對居民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會限制經濟的穩定增長。
2.1.2 產生資源浪費
城市規劃設計的本質是合理地安排和布局城市內的各種資源,在具體的規劃設計工作中,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情況,沒有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過度占用空間資源,無法發揮城市空間的功能和作用,會對城市的發展產生一系列不利的影響。特別是在新時代背景下,經濟發展推動城市向外部擴展,在規劃設計中對城市空間盲目布局,會大量浪費城市資源,延緩和停止城市的發展,無法建設環保型和智能型城市。另外,在城市規劃和設計時,常常忽視基礎設施的建設,不能發揮城市資源的實際作用,不能為人們生活提供充足的保障,減弱城市發展的動力,也制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降低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2.1.3 影響生態環境平衡
城市的規劃設計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系密不可分,城市居民往往追求高質量的環境,希望把個人生活和環境融合在一起,從而滿足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存在不重視生態平衡的問題。設計人員常常為了實現經濟利益而破壞自然生態環境,會出現環境阻礙城市經濟建設的情況,也會降低居民的生活質量,進一步影響城市的總體發展水平。
2.1.4 過分強調經濟發展
城市規劃設計會對人們生活造成極大影響,這也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部分城市的規劃設計存在不足,往往過于重視經濟發展,使城市規劃失衡,這也導致城市的畸形發展。例如,東三省的大部分城市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在過去的城市規劃中將經濟發展作為規劃的主要考慮方向,使這些城市在很短的時間達到繁榮的狀態,但在發展的中城市的不足也逐漸暴露出來,存在資源消耗過度的問題,對城市的活力造成影響。城市的整體布局也存在不足,在其影響下要實現經濟的振興存在一定難度。
2.2.1 均衡城市發展的整體規劃
城市的規劃和設計,要結合城市資源、環境和社會等諸多因素,將城市發展進行整體性規劃。從不同的層面對城市發展方向進行探尋,按照城市的規模大小和發展速度做好規劃。在城市規劃設計之初,協調好城市環境的發展和城市資源的需求,實施全方位的考察,制定詳細的城市規劃設計方案,確保城市整體發展達到均衡,使城市空間要素和城市功能分區之間聯系密切,經過規劃設計將城市的基礎設施完善,使城市逐漸成為整體的系統,科學規劃城市的空間要素和資源,從而滿足現代化城市的發展需要。
2.2.2 加強可持續發展的制定
在城市的規劃設計時,要重點考慮城市的環境和空間資源之間存在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還要綜合城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現狀,這樣城市規劃才能更好地促進城市的發展,明確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除此之外,設計人員在城市規劃時還要了解城市的承受力,在發展的過程中城市的環境資源的承受力是有限的,一旦突破其承受的界限,城市的發展就會出現問題。因此,在城市規劃時,要保證規劃發展的可持續性,充分利用城市自身的資源優勢。例如,福建省莆田市就利用自身的茶葉種植優勢建設茶園,擴大茶葉的種植,對外銷售茶葉,如圖1 所示。這樣既利用土地資源,又實現茶葉市場的拓展,促進當地的發展。

圖1 福建省莆田市茶葉種植園
2.2.3 創新城市文化建設
分析國內各個區域的城市風格,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又存在自身的特色,類似的城市建設風格往往會讓人們忽視城市本土的特色,不利于一個城市的文化傳承和發展。由此而言,城市的規劃設計要建立在經濟發展、人口情況、政治環境、文化底蘊、歷史背景等多個因素的基礎上,對于具體的城市,設計師們要因地制宜進行規劃和設計。城市的歷史文化是一種重要的精神財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彰顯城市的文化底蘊。歷史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名片,這也是別的城市不能復制的,在城市的規劃設計中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借鑒。與此同時,設計師們要了解城市的情況,在規劃過程中要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將歷史文化有效地融合到城市規劃中,使城市規劃更具特色。例如,湘潭城市發展規劃,根據當地革命老區,宣傳紅色文化,開展文化旅游業,推動城市的發展。
城市規劃可以為城市經濟穩定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能為居民提供更加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但是在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既需要考慮到居民的實際需求,也要注重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城市資源,保持城市的特色,更好地促進城市發展和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