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
(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無錫 214081)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招投標交易流程逐漸向智能化、電子化和自動化方向不斷發展。推行電子招投標是中央懲防體系規劃、工程專項治理的明確要求,有利于預防弄虛作假、暗箱操作、串通投標、限制排斥潛在投標人等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對于提高采購透明度、節約資源、降低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電子招投標模式作為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解決傳統招投標存在的透明度較低、信息不對稱、地方主義保護、權限制衡機制不足、監察不力和效率低等問題。自2012 年始,國家大力鼓勵推廣電子招投標,但早期的電子招投標僅是將招投標工作從線下轉移到線上,隨著近10 年的發展,電子招投標逐步實現了內核的轉變,擺脫了簡單的線上操作模式,搭載互聯網技術,最大限度實現了標準化和規范化,使監管效能更加彰顯、行為更加規范、成果更加高效,在持續改善政風行風、營造良好采購生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為健康推廣電子招投標,規范電子招標投標活動,2013 年2月,八部委聯合出臺了《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及其附件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技術規范》。該辦法是國家推行電子招投標的綱領性文件,確定了電子招投標交易系統的建設方向與電子招投標工作的開展路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電子招投標在減少人員聚集、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障采購效率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2020 年2 月,財政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政府采購活動有關事項的通知》(財辦庫〔2020〕29 號),再次提出推進采購項目電子化實施,要求在有條件的地方盡量在線提供采購文件、提交投標(響應)文件,實行電子開標、電子評審等流程。從統計數據來看,近年來電子招投標發展迅猛、成果顯著,根據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2020 年1—12 月統計數據,2020 年1—11 月電子招投標中標金額 53889.64 億元,較2019 年全年的40367.81 億元上漲33.5%。
(1)建筑工程應用電子招投標模式能夠增強招投標程序、招投標信息的透明度,使社會公眾了解工程招投標的實施進展,充分尊重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2)電子招投標對全部投標主體進行全面開放,使更多的投標人有機會參與到工程投標競標中,避免建筑工程招標出現暗箱操作等腐敗行為。
(3)電子招投標模式采用實名登錄投標機制,能夠防范投標人惡意圍標、串標,有助于創建公平公正的招投標環境。
(1)電子招投標模式實現對各類招投標信息的數字化管理,使平臺能夠及時更新招標信息,方便招標人與投標人通過平臺進行溝通,節省招投標工作的耗時。
(2)電子招投標模式下,招標文件資料可以從網絡交易平臺上獲取,節省投標人的投標時間和成本,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
(1)電子招投標系統能夠自動整理統計投標人的相關信息,將投標信息納入企業檔案庫管理,用于完善建筑施工企業的信用評價機制,為建筑工程建設市場的信用評價提供真實可靠資料。
(2)電子招投標系統執行信用評價機制,通過系統平臺對外公開通報投標行為不誠信、故意擾亂投標秩序、填寫虛假信息的投標人,對信用較差的投標人起到警示約束作用。
按照國務院“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的投資改革原則,我國電子招標采購交易平臺逐漸發展為兩大類建設模式:
(1)依法設立的招標投標交易場所,即各地政府服務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包承包交易中心等有形交易場所,包括政府主導模式、PPP 模式以及企業化改制。
(2)市場化第三方平臺,由依法設立的法人組織,包括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互聯網、軟件開發商等建設運營的市場化平臺,如圖1 所示為電子招投標系統的基本架構。

圖1 電子招投標系統的基本架構
上述兩大類建設模式中,第一類是落實《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即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建立統一規范的招標投標交易場所,為招標投標活動提供服務,一般由政府或其下屬部門使用財政性資金進行投資、建設和運營,或是政府在一定時間內出讓其依法應當提供運營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費,與社會資本合作開發招標投標交易平臺,或是向社會第三方購買電子招標采購交易平臺服務,以實施依法必須進行招標項目的招標投標交易活動。第二類是由社會資本方投資、建設并按照市場化方式運營,自負盈虧,依法為招標投標活動提供交易服務的第三方平臺。
應用這一系統的過程中要使其具備電子評標的功能和特點,以此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作用于招投標活動中。因此要首先建立投標人與招標人準入條件相同的平臺,為其各項活動的開展而服務,建設多功能板塊,使服務平臺具備聯合特性,以此完成線上投標、評標等工作,將信息予以明晰,發揮協助評標的作用,進而實現對招投標行為的管控。建構功能性模塊,推動電子化信息平臺的架構進程。目前所形成的電子招投標系統已經能夠對投標人員的相關資質予以核查,為保證此系統的應用效果,需要在滿足相關規章制度和法律規范的基礎上開展,同時明確地說明投標的結果在線上公開投標、評標、定標的整個過程,并要求投標人將文件在線上傳,設立相應的觀看公告和項目資質稽查的板塊,要求下載相應的資料,通過線上答疑澄清的方式完成對糾紛的判定,保證證據的透明程度。
誠信數據庫的建立有利于監管人員對投標人的資質以及其在其他項目中的表現予以評測,這就要求在實際構建過程中,相關人員能夠廣泛收集相應的數據,并聯系有關部門提供對應的招投標資料,將其作為網絡資源充分呈現在電子招投標系統平臺上。而有些投標人在其沒能拿到此標后,對結果產生質疑,此時可通過調取誠信數據庫的形式,首先對其資質以及能否實現誠信建設給出相應的答案。我國十分重視信息公開制度的確立,這就要求所構建的誠信數據庫能夠集中并且完整地披露相關不良信息,展示存在的弊端以及不良現象,因而在保守機密的基礎之上維持穩定的運行狀態,將整個招投標過程置于公眾的視線之內,接受公眾以及社會人員的監督管理。同時開設相應的端口,鼓勵社會公眾以及其他職能部門將所發現的不良情況以及在招投標環節出現的企業違規現象予以曝光,從而在相應系統的支持下對各個企業的資質以及其誠信度有更科學的考量,避免出現暗箱操作的情況。
開展招投標電子系統設立的時間相對較短,難以與國外成熟的技術匹敵,因此在這種技術落后的局面下,應當對信息化發展程度的研究加以重視,從而保證在市場條件的支持下,使整個流程更具有信息化的特點,保證各流程工作等均可在線完成,使數據傳輸的過程更具有穩定性和安全性的特征。這就要求積極開展工作就基礎設施的建設予以完善,相關部門應當加大對此電子化系統構建的扶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并在自治區、直轄市和相應省份投放不同的信息平臺,國家要做好表率,對各項工作的開展予以支持。同時相關人員應當立足于安全防范和信息保密性等多方面的作業要求,完善操作流程,使各個組織機構的主體責任更明確,此時所給出的開發方案將更為契合目前工程建設招投標的現實情況,從而使電子招投標系統以載體的身份完成建檔存檔的工作。檔案統計報表和歸檔調料的形式可在試點工作完成后得以有效推進,通過將水印技術和防火墻引入其中保障安全防范類工作開展的效能,從而使資源檔案等有關材料,可更準確地應用于后續相關活動中。
綜上所述,電子招投標是建筑工程更好適應信息化發展趨勢的重要表現。為進一步提高電子招投標質量與效率,需進一步完善電子招投標系統,完善電子招投標流程,落實電子評標、投標人誠信數據庫建設工作,并開展試點工作,為建筑工程有序開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