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護理措施對經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時間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以隨機抽樣法將46例子宮肌瘤患者分參照組、試驗組各23例,均給予腹腔鏡手術剔除術,參照組術后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快速康復護理,相比臨床各指標(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結果:試驗組相比參照組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差異顯赫(P<0.05)。結論:快速康復護理不但縮短了腹腔鏡手術剔除術患者住院時間,并且優于常規護理,具有一定臨床價值意義。
【關鍵詞】腹腔鏡;子宮肌瘤;手術;快速康復護理
子宮肌瘤為育齡女性常見良性腫瘤,現已逐漸年輕化,月經初潮提前與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子宮肌瘤發病率升高[1]。子宮肌瘤在40歲左右女性占77%,其中25%~50%女性出現骨盆疼痛和異常子宮出血等,因此,給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負面影響,與此同時造成巨大壓力,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為該病常用治療方式,具有損傷小和恢復速度快等特征,因此對其圍術期進行快速護理,能夠加快速度提升患者恢復速度[2,3]。文章現以接受如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護理措施在其中作用效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時間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以隨機抽樣法將46例子宮肌瘤患者分參照組(常規護理)23例、試驗組(快速康復護理)23例。參照組,年齡30歲~59歲,平均年齡(44.50±1.58)歲,直徑5.0cm~9.5cm,平均直徑(7.20±1.20)cm。試驗組,年齡29歲~59歲,平均年齡(44.48±1.61)歲,直徑4.8cm~9.5cm,平均直徑(7.18±1.41)cm,兩組接受腹腔鏡手術剔除術患者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本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納入患者均接受腹腔鏡手術;陰道或盆腔超聲、診斷為子宮肌瘤;肌瘤數量大于4個;排除合并存在重大功能臟器衰竭;合并具有血液疾病的患者;同時參與其他研究者。
1.2 方法
參照組遵醫囑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幫助其做好術前裝備,對患者生理特點觀察,同時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即可。
試驗組實施快速康復護理,在術前,將手術室內溫度和濕度依次調節為25℃、60%,并保證病房安靜,另外,醫護人員加強與護患間溝通和交流,同時對患者健康教育,能夠提升對手術方案與相關病情認知程度,給予個體化護理支持等。另外,囑其術前禁食禁飲。在術中時,對患者做好安撫,緩解其生理應激反應,另外,做好保溫工作,對需要的沖洗液、輸注液體進行加溫等。術后密切對患者生命體征觀察,給予吸氧,持續4小時~6小時,進而幫助盡快排除CO2,對于較為嚴重者給予藥物干預,同時分散其注意力等,另外,防止深靜脈血栓發生,以及加強對引流管、尿管的護理,避免感染發生。
1.3 觀察指標
對臨床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即,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出血量、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相比參照組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差異顯赫(P<0.05),見表1.
子宮肌瘤是常見良性腫瘤,50%以上患者具有明顯癥狀,表現出壓力感與盆腔疼痛、胃腸道癥狀和泌尿以及月經大量出血導致貧血等,因此,給女性生活質量和心理造成不良影響,給其帶來嚴重經濟負擔[4]。腹腔鏡手術近年來被廣泛用于其中,具有有創傷小、出血量少和恢復快等優勢,但術后也極易出現并發癥,故需要給予患者有效護理措施進行干預,能夠促使術后康復。
為選取適宜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護理干預措施,文章圍繞常規護理和快速康復護理進行展開對比研究,快速康復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模式,為減少應激反應與并發癥,促使其術后康復,使臨床療效提高。文中主要通過術前、術中、術后分別對患者展開細心護理,而常規護理只注重疾病,并未注重患者心理、社會、文化等因素,最終研究結果顯示,下床活動時間、術后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方面,試驗組相比參照組更短(P<0.05)。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護理相比常規護理更利于縮短患者治療時間,患者恢復效果也更好,值得臨床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 沈壽祥,王思亮,曹大徽.七氟醚和丙泊酚對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炎癥因子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實驗診斷學,2021,25(1):57-60
[2] 王璇,許莉,孫明霞,等.開腹手術與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對患者肌瘤復發、氧化應激及血清學創傷指標的影響[J].中國內鏡雜志,2021,27(4):26-30.
[3] 楊岢嵐,蔣萍,唐婷.快速康復護理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2):221-223.
[4] 陳曉娜.快速康復護理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17):16-18.